分享

混吃等死做蹲族,城里的年轻人为啥变得又佛又丧?

 昭德心理官方 2021-07-06

添加好友【昭德心理】并加入社群,

解锁您的专属管家赢取社群福利!

继啃老族之后,城市蹲族又进入大众视野,这是一群怎样的人?

不同于啃老族,有着一手好牌,找不到工作的意义,也不爱社交,甘愿放弃自我做社会的隐形人。

一条路通向大厂,大公司难上加难,一条路通向卧室。

做一个又“佛”又“丧”的蹲族是怎样一种体验?

我现在不需要别人把我拉起来,我只想找个人陪我一起躺在泥潭里。

在豆瓣里深藏着一个专门的蹲族时光小组,是在2019年末组建的,这个小组里记录了不少蹲族的无奈和心酸,能与何人说,就像一个隐秘的树洞。

@蹲神1,大专学历,函授本科,工作五年多,近三年越来越找不到工作的意义,换了两三个岗位,虽然收入有所增长,但仍因为找寻不到工作的意义而选择辞职,在家里蹲。

@蹲神2,一线城市互联网行业打工5年,虽然工作量没有很夸张,但日积月累地重复劳作也身心俱疲,职位在前司干到天花板了,对未来无比迷茫,决定辞职在家里好好休息休息,已经在家蹲了6个月,这几年挣的钱还可以维持现在的生活。

@蹲神3,累,自己真的好废,也知道自己不能再蹲了,但最后想想还是继续蹲......

日本在80年代的经济泡沫之后也出现过类似的一群人,被称为“平成废物”,缺乏热情,没有理想,虽然相似,但和当下的蹲族又有一些区别,平成废物蹲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站”起来,但是真正的蹲族很难,会上瘾。

成为蹲族后,在家可以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在床上玩玩手机,打打游戏,刷刷剧,每天过着无人管束的生活,个把月可以不出门,要是没钱了就做做日结的工作,拿到钱继续玩,再没钱了再干一天循环往复,也不开火,天天吃外卖,内心只告诉自己:我只想做个废物,做个废物也挺好的。

从职场退身到卧室,锁上房门就是整个世界,从竞争场域“蒸发”实质上也反映了一个个体社会化的失败。

我们所说的社会化就是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学习,接受他所成长的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图源:电影《不求上进的玉子》

但很显然在走向社会化的这个过程中,蹲族很痛苦,一步步消磨了自己的欲望和斗志,但是蹲久了要想再社会化,那就更是一个难上加难的过程。

这就是当下蹲族最真实的现状,活得“丧”,看起来“零”欲望,内心却对自己充满厌恶。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城市蹲族?

蹲族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蹲族的本质是职业倦怠,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罗伊登贝格尔(Herbert J. Freudenberger)在20世纪首次提出的。

心理学家曾对职业倦怠做过一些研究,职业倦怠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情感枯竭,对工作已经失去了激情,提不起兴趣,导致整个人身心都很疲惫。

第二:个人成就感降低,从工作中得不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往往会很消极地评价自己。

这实际上来源于自我付出和实际获得的存在一定的冲突感,还有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感。

图源:电影《雪莉:现实的愿景》

经历过种种找工作,适应社会的艰难,乃至自信心受挫之后,便不想再继续挣扎。

在做的工作没意思,混日子,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对原本应当提供支持的社会支持系统最终失望至极,这时候做一名蹲族就成为了他们自我保护的一种应激选择。

记得一位蹲族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提到:

职场处处碰壁,对生活失去掌控感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那种强烈的习得性无助无人能懂,慢慢地就减少了生活的半径。

所以,当严酷的职场竞争和内心的自我要求形成过大落差,“蹲”也逐步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

而且一旦蹲的时间过久,就产生了生活的惯性,年轻人不愿意再背负任何一种风险,更不希望生活再有什么伤筋动骨的改变。

城市蹲族如何“站”起来,

实现自我救赎?

“消失的这群人口”还有救吗?家里蹲的未来在哪里?

         

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梭罗,他曾也是一个资深蹲族,他28岁时开蹲,为了不交房租,他自己在湖边建了一座小木房子,为了不用工作,他吃穿用都非常简朴,还自己开始种菜,但是他有两大爱好:看书和发呆——一直没有放弃追求自由和丰盈的精神生活,虽然舍弃了大部分的物质生活,就这样整整蹲了两年。

和现代蹲族不一样,卢梭虽然也在蹲,但是一直保持着读书和思考,生活停下来了,但是精神还在继续。

而现代城市蹲族,选择了沉迷游戏和网络世界,自我放弃。舒适区里待久了,对蹲族来说要再站起来必定难上加难。

         

图源:美剧《摩登家庭》第五季

蹲族的内在有很大的冲突,长久的自我批判以及欲望的消磨造成了他们内在活力的“表面丧失”。

对于蹲族来说,最迫在眉睫地就是保持持续的思考力。

不妨先搞清楚一个问题:

现在的生活能真正感受到快乐嘛?

这个问题是重新唤起我们内在被隐藏在深处的活力细胞。

在此基础上,重塑对自我的认知系统,从负面,自暴自弃以及自我贬低的系统里走出来,这里列举了一个自我分析的清单帮助你更好地看到和记录自己所获得的成就,看到自己内在的价值,花上十分钟的时间好好做一个自我觉察:

1.我的才能是什么?列出至少三个,可以是自己做成功的事情,也可以是从别人口中获得的。

2.停止关注自己的缺点,我想做什么?我在做吗?如果没有,为什么不呢?蹲在家里是不是就不能做了?是我真的没有欲望?还是我害怕承担失败?

3.是什么让我感到满足?我是在为此工作还是在忙于他人的满足?

4.对我来说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图源: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当我们把自我的评价交给外界时,自我价值便会直线下降,但是当我们回归内在,开始深度挖掘内在的需要,看到内在的自己,我们的自我价值就会再次被激发。

蹲是非常消磨人的意志力的,要给自己的蹲族生活进行期限管理,最多不要超过三个月。

因为呆在自我否定的时间里越久,就会慢慢接受并认同内心那个声音:

我就是那么颓废,我就是一个废物,没用的人。

勇敢的人都已向前奔跑,只有还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还在做蹲族。

蹲族的未来没有人能给,只有你自己。

作者:蝎子的瞳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