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上戾气越来越重,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昭德心理官方 2021-07-06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

不论打开哪个app,都觉得乌烟瘴气。

前几天,易烊千玺发了一支超酷的vlog,好不容易在内娱看到一个真实的人。

打开留言区,想看看有意思的评论,没想到仍旧是粉丝千篇一律的控评。


有时,翻看每一个信息下的评论,都觉得像泼妇对骂。

微博“暴走米拉的米拉”表示:“我们斗争是为了让两性更加融洽,绝不是为了女性独大。”

评论区却是这样的:

似乎每个人都像炸药包,一言不合就爆炸;

有时,你甚至都想不通他们到底在吵什么,为什么乐此不疲地相互攻击?

UP主“卡夫卡松饼君”,25岁,被诊断为肺癌。

她对自己的痛苦轻描淡写,总是积极地健身旅行,她说:“我还能动,我还可以动,我还动得不错,这让我感觉到自己还好好活着。”

质疑却不断涌来:

“你看上去这么好,怎么会是癌症晚期?会不会是作秀或者炒作?”

“为什么得了癌症还能那么开心,还那么活泼,还能去健身房健身,还能活蹦乱跳的去旅行?”

“化疗不掉头发,实属给力哦。”

直到她离开人世,弹幕仍旧是“祝你早日被病魔战胜”。

我们曾以为网络能更好地传播信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然而,你会发现,每一个信息之下,每个群体都在抱团。

他们因为同样的观点而聚集,在彼此认同中构筑着情感共同体,不断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忽视、攻击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人群。

他们针锋相对,动不动就谩骂攻击,极端的情绪与表达不断增多。

为什么网络戾气越来越重?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日剧《3年A班》剧照)

情绪,

有多容易被传染?

你是否想过,那些随手划过的信息,如何影响着你的?

Facebook曾做过一个充满争议的实验,他们随机挑选出60万用户。

对一部分用户只推送好友的积极状态,对另一部分用户只推送消极状态。

只用了一周,前者发布的动态就更为积极,而后者更为消极。

在每一条信息背后,我们最快接受的其实是信息背后的情绪。

情绪的传播迅速,且难以察觉。

或许你也有这样的感受,刷了半小时手机,虽然不记得具体的内容,心中却充斥着烦躁、焦虑、愤怒等等情绪。

而网络之所以充满戾气,就是因为“负面情绪”更容易被传播,坏事常常比好事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消极偏见”。

研究发现:

我们在人群中找到愤怒的脸比找到微笑的脸更快;

关系中,人们会记住更多的负面互动,而不是正面互动;

这是我们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形成的。

就像一条鱼在大海中,食物多的是,忽略几次,没吃到也没关系;但忽略一次自己的天敌,就可能一命呜呼。

人类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最迅速地识别危险,注意到坏事,作出反应,才更有可能存活下来。

所以说,我们对坏事的反应比好事更快、更强烈、更持久。

坏事,比好事更容易、更经常被分享。

(《监控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剧照)

靠偏见理解世界,

我们离乌合之众有多远?

不仅是情绪容易传染,思维,也是可以传染的。

心理学家曾追踪研究了100位大学生,在入学时、3个月后和6个月后分别测量他们的抑郁水平。

结果发现,抑郁水平在入学时较高的人,他们室友的抑郁水平随后逐渐提升。

这是因为室友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反复回忆那些不愉快的经历。

网络中,也是如此。

我们很容易在网络的互动中,逐渐习惯一种“二极管”的思维:“我是对的,与我不同的,都是错的。”

这源于“证实偏见”,我们倾向于注意那些证实我们已经相信的事情,并忽略那些与我们观点相悖的信息。

心理学家马克·斯奈德(Mark Snyder)和威廉·斯万(William Swann)曾做过一项实验。

实验者会提前告诉人们,他们接下来将要见到的那个人是“外向”还是“内向”。

人们总会在交谈之后,证实实验者提前告诉他们的“假结论”。

争论到最后,他们在乎的早已不是真相,而是真相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

符合的,对他们而言,就是真的。

不符合的,对他们而言,就是假的。

就像《乌合之众》中写道:

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群体中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不是智慧。

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你看到的“真相”,是被阉割过的真相吗?)

网络吵架,

全变成“敌我”的故事之争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极化”,就是说一个人一开始有某种倾向,在和人交流后,沿着这种倾向继续发展,最终变得极端。

比如“男人大多普通却自信”,逐渐变成“男人就是垃圾”

比如“恋爱需要彼此理解”,逐渐变成“不理解我,你就是在PUA我”。

比如“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有很重要的影响”,逐渐变成“我的问题,都是原生家庭的错”。

比如“一个人需要追随内心,自我实现”,逐渐变成“一切社会规则,我都要批判反抗”。

调查发现:人们通过网上交流走向极端的可能性是现实中的两倍。

为什么呢?

这可能源于“我们——他们”的部落心态。

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倾向,希望自己属于某一个群体,从而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心理学家泰菲尔曾将44位陌生的人随机分为两组。

这些陌生人在研究过程中没有任何互动,但研究结束后,他们总会认为同一组的人更好,还会把更多的金钱和奖励分配给自己的团队。

即使完全陌生,分组前没什么差异,仅仅因为贴上了两个组别的标签,人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扭曲自己的认知。

最终,“我们”总是比“他们”更好,人们更在乎的是“我是谁”,而不是“事实是什么”。

(《3年A班》剧照)

面对难以避免的网络环境,我们究竟该如何参与网络讨论?

心理学家丹尼尔·鲁德金的一项实验指出了方向。

实验中,他让小组成员停下来,花点时间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惩罚一个小组外的成员,真的公平吗?”

仅仅是停下来,让理性重新回来一下,人们就不那么容易党同伐异,做出冲动性的行为。

想想你们的交流是基于事实还是基于立场?那些你反对的意见,真的全无可取之处吗?

要记住: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今日测试:

你容易被网上的极端言论影响么?

指导语:请根据你过去6个月的实际表现,选择适合你的答案。

每道题选择A记2分,选择B记0分,选择C记1分

1、你上网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极端言论么?

A、是       B、否       C、偶尔

2、你上网的时候会碰到“垃圾人”并与之发生过争吵?

A、是       B、否       C、偶尔

3、网络上的观点对你的三观有很强的影响(无论是强烈的认同或者反对)?

A、是       B、否       C、偶尔

4、当你的情绪波动的时候,你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消化情绪?

A、是       B、否       C、偶尔

5、你很少认识到,人们在网络上的言论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的不同?

A、是       B、否       C、偶尔

6、你在网络上的人际关系,会对你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A、是       B、否       C、偶尔

7、你每天都会花费很长时间在网络上?

A、是       B、否       C、偶尔会

8、你会经常把网络上的话题/争吵,带到生活当中去么?

A、是       B、否       C、偶尔

9、你有非常明确的网络群体标签(如二次元、某某粉丝团等)  ?

A、是       B、否       C、偶尔

结果解释:

本测评得分范围在0-18分之间得分越高,网络上的消极言论对你的影响就越大。

0-6 分:网络驾驭者:你拥有着高于普通人的认知能力,时刻保持清醒,很少被网络上的极端言论影响,你拥有很强的现实感,很少迷失在网络当中,你能够理解网络上的喷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是喷子。你对网络上的观点抱有深刻的理智和睿智的思考,虽然你偶尔也会受到网络上的观点影响,但这完全在你的承受范围内。

7-13分:网络沉浸者:网络对你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已经渗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上的极端言论很容易对你造成冲击,有时你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家在网络上如此暴戾,对网络的极端和充满情绪的语言会让你信以为真,很多时候,你并没有办法很好的区分水军或是喷子,你可能勇于在网络上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一旦受到冲击,你会奋力维护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你已经受到一定的影响。

你消化情绪的能力并没有你认为的那么优秀,所以你很容易在网络上有不良的体验,有可能对网络上的言语产生一定的回避行为,有时你也会把这种回避带入现实生活。

15+ 分:网络迷失者:网络已经成为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你沉迷于网络,你在网络上也有很多朋友,你的人际关系和心情也受到网络上的朋友和观点的影响,即使你能够看到问题,但你网络上的朋友也会受到极端观点的影响。

网络极端言论对你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你自己的反思自己,你会发现你很多生气的点都是网络上一些极端的观点。

虽然可能有些难,但你需要适度的脱离网络感受现实世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