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想开始什么鬼新生活,我只想往死里报复他!

 昭德心理官方 2021-07-06

我与小A的相遇是在一场朋友聚会上。

那天在吵闹的KTV,人群的喧嚣声中对面沙发那个一脸笑容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

因为尽管她表露的那么开心,可是那几近疯狂的一杯接一杯的喝酒方式与她眼睛里和表情相反的悲伤和阴郁,让我感到她大约正陷在深深的痛苦之中。


酒过三巡,阴差阳错之中,小A被挤到了我的身边。

聊天中,我透露我是学心理学的之后,小A阴沉的眼睛里突然闪过了一丝光亮,她抓住我的手对我说:“帮帮我,我真的好痛苦”。

那时的小A,刚刚经历一场于她如地狱般痛苦的分手。

恋爱经历不多的她,在搬来这栋学生公寓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她以为的白马王子——可惜,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

在遇见不久后的几天,他就趁着考试季以一起学习为由强行在晚上敲开了小A的房门,一待就是好几夜的时间。

从那以后,单纯善良的小A每天都会早起为他准备早餐,帮他写论文复习功课,甚至家里给的生活费,都被小A拿来带他去吃各种好吃的,为他买各种电子产品奢侈品上面。

而原本爱美的小A,那三个月,却就连新衣服都没舍得买几件。小A满心欢喜,看着他的笑脸觉得自己离幸福很近很近。

可是,他却用最残忍的方式从一开始就欺骗利用着小A的感情。

比如,那天晚上小A请他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他却突然说自己要去找朋友匆匆离开彻夜未归;

再比如,那天他和朋友出去玩,却突然辱骂小A,因为都怪小A一直给他发信息他才没注意钱包被人偷走了。

后来在他的压力下小A给他买了新的Prada,却没想到那天其实他是和那个“朋友”去约会了。

又或者,在小A躺在他身边说着带他去见朋友的时候,他突然笑着说“提醒你一下,我们现在只是闺蜜哦。”

直到我遇见小A的时候,这个单纯的傻姑娘都还哭着问我说:“两个人到底怎么样才算是在一起?”

《请与废柴的我谈恋爱》

三个月后,这个渣男足足消失了一个礼拜,小A的无数条信息都石沉大海。

吃不下睡不着暴瘦七八斤后,渣男突然宣布自己恋爱了,对象就是那个“朋友”。

而小A,却连他的面都见不到。而或许是知道自己有多渣,他更加狠辣的先人一步,四处在朋友圈中宣扬小A的坏话,将她描述成一个缠着自己幻想在谈恋爱还四处说朋友坏话的变态跟踪狂。

单纯的小A怎么玩的过渣男的套路?就这样,一时间,什么也没做错的小A失去了爱情的同时,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诸多友情。

《三十而已》

“我真的好恨他”,那一天,小A咬着牙紧紧的攥着手中的酒杯对我说,“我一定要报复他。”

复仇成功了,

我就会开心了吗?

那天我认真的问过小A一个问题:“可我觉得也许你该向前看,报复只是在浪费你的时间”。

然而小A的回答,也唤起了曾经我被渣男欺骗时的感受:“只有报复他,我才能走出来。他感受到了我的痛苦,我才能扯平,才能快乐。”

《昼颜》

每一个受过伤的灵魂一定都有过这样的感受。

我们对于报复如此执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对于这么做带来的快乐感受的期待;仿佛只要我们也伤害了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他,我们的痛苦就会被快乐取代。

可是报复,真的能使我们快乐吗?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诸多努力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个比较有趣的实验中,他们将受试分为了四人一组,然后给了每个人一美金。

受试们有两个选项,要么留着这一美金,要么捐给一个小组存钱罐里。

不过捐到小组存钱罐里会有一个好处——等实验结束,小组存钱罐里的钱会再次平均分配给大家,并且会根据存钱罐里的总额再加上40%的红利。

不过,你有没有发现一个设置好的小BUG?尽管对小组最好的是大家都捐钱,然后一起分享那40%的红利;但是对个人来说最好的,其实是不捐钱,到时候依然平分其他人那三块美金+40%红利。

好了,数学不好的小伙伴我知道你们已经懵逼了,简单来说,如果捐钱,大家会公平拿到4+4x40%,等于每个人会平分到1.4美金。

但如果不捐,就变成你自己不仅独享那1美金,还会获得其他人的3+3x40%=4.2,也就是说,你会最终获得2.2美金,其他人就只有1.1美金了。

你会怎么选择呢?想象一下,你们当时是会在协商好的情况下选择平分,毕竟大家都不愿意吃亏嘛。

然而,如果你们中间出现了叛徒,说好了大家都放进去,结果他一个人偷偷没有放结果白嫖了你们的利润还害得你们亏损,你会有什么感受呢?这就是研究者们安排好的,每组都会出现这样一个叛徒。

不过,研究员们也分别安排了被背叛的受试们两个选项——报复或者不报复。

当然,报复需要交一小笔费用,为的也是模拟现实中我们报复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毕竟报复现实中都不是白嫖的。

而报复者和不报复者都需要在实验后当下与10分钟后分别评估他们的感受。

而这之中也有一些无辜群众,被强行要求不能做任何选择,但是要预测如果他们可以报复会有什么感受。

结果是不出意料的:报复了的人其实比预测的感觉更糟糕,甚至比没有报复的人还要糟糕。

且10分钟后,报复的人比起其他人,对这些背叛者的负面情绪更显著。

这个实验有趣的证实了大家都以为报复会使得他们开心,能够获得一种了结感;但现实却其实是相反的。

就像我的朋友小A一样。这个被深深伤害欺骗的女孩,终于黑化成了大女主。

借助社交媒体,她找到了渣男女朋友的联系方式——但是,她也知道,盲目去找这个女生是没意义的。

渣男一定已经费尽心思将她抹黑成了神经病,她需要确凿的证据才能锤死这个渣男。

《致命女人》

于是,小A决定借助渣男心目中这个软弱无能战斗力为负值的自己。

在某天晚上,她以想见他最后一面并“把之前给他买的IPAD和奢侈品给他做个了解”为由成功将毫无防备的他约到了自己的家。

随后的五个多小时,她哭着以想要一个答案,真的舍不得他为借口,一步步和他回顾了从相遇到现在的点点滴滴。

当然,这个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的渣男根本没有意识到她的目的。

之后,她将自己关在家里一天一夜没合眼,将这五个多小时的录音按照渣男说过的每一个谎命名剪辑成片段,然后打包发给了所有朋友和那个女生。

同时,小A直接以骚扰为由,向警察局申请了限制令,从此渣男不能以任何方式联系小A,甚至不能靠近她十米之内的范围。

渣男从此人设崩塌,再也无法翻身做人。而小A也不仅博得了同情,漂亮的操作还收获了诸多新朋友的好感。

可是,又怎么样呢?花费这么久终于报复成功的她,却反而更加难过了。

她不止一次无助的对我说:


“我报复完了,但我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才好”。

“我为什么,一点也不快乐呢?”

为什么?凭什么?明明终于扯平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受那些人渣带来的痛苦?

其实,这是因为,如果我们不选择报复,我们的大脑完美的防御机制会本能的选择其他的方式来应对这些痛苦的情绪——例如不断告诉自己没什么了不起,逼迫自己往前走忘掉这些糟心事,把心思放在工作上等等。

但是如果你选择了报复,你的大脑就无法从这件事中挣脱出来,你会一次次的在大脑中重现那段痛苦,甚至愈演愈烈。

不仅如此,随着报复所需要花掉的时间的推移,这些原本针对这个事件的负面情绪会逐渐转移为一种长期状态,变成长期的焦虑,抑郁,耻辱感,对自我的怀疑,对他人的不信任等等。这些长期状态是不会因为复仇成功而改变的。

而报复的行为本身也是要花掉大量的认知资源,原本这些时间和能量你都可以用于更有意义,更健康更有建设性的解决愤怒悲伤的方式上面。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对报复这件事如此执着?

因为我们在渴望一样东西,一样我们深深以为报复可以带给我们,但实际它却不能的东西。

而我们却始终意识不到报复给不了我们这样东西。你有没有想过这到底是什么呢?

小A真正渴望的,能让她解脱的,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是公平罢了。

我对你付出了真心,就会期待你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我——这是写在我们基因中的自我防御机制。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在千万年前没有法律存在的那个远古时代,我们不得不进化出“报复”这种防御机制来维持公平以达到保护自己利益甚至生存的目的。

这样的人类共有机制能够维持部落的和平与生存,也是我们传达“别惹我”的震慑力的重要方式。

所有的报复,不过是我们的潜意识渴望找回这种失去的平衡。

这种平衡就在于,如果你不能以和我一样的方式让我开心,那至少,我要和你一样的方式让你痛苦;

唯有这样,我们才算扯平,这来自于被不公平对待的痛苦似乎才能得到释放。

可是,如果报复做不到,我们要怎么才能找回失去的平衡呢?

到底报复,

要怎么才能使你快乐?

看着痛苦的小A,感同身受的同时,我却也深刻的明白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

我们期待的报复带来的快乐,其实分为两类。第一类叫做相对痛苦(comparative suffering),也就是单纯的让伤害你的人感到同等痛苦,但这也是我们说的不能够给你带来快乐与解脱的报复。

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叫做“理解假设”(understanding hypothesis),即光是让伤害我们的人痛苦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他必须要因为伤害了我们而痛苦,他必须明白现在所受到的一切都是因为当初伤害了我们,我们要的是他为此而深深的后悔,是他发自内心的一个道歉。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报复行为目的其实是传递这样的信息,而如果这样的信息没有传达到,其实并无法重建这种失去的公平。

那,到底怎么样,才能让他为自己的行为后悔呢?

或许这不是你最想听到的,但唯一的答案,确实是你需要创造一个对方能够向你道歉沟通的条件。

即使你为对方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没有他那句道歉,你永远就感受不到他因为伤害了你而后悔;

而如果你一直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报复他上面,你也永远无法创造这样的条件,因为你们之间的隔阂只会越来越大。

心理学家发现,许多心怀恨意想要报复的人,往往却都能因为一次开诚布公的沟通,看到对方的歉意而就此走出来。我们需要的,是创造这样一个沟通的机会。

你这样做并不是允许他们伤害了你还一笑而过,而是给他们一个向你补偿的平台。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说,最好的报复其实是过好你自己的人生。

我们在报复中追求的其实是感受到对方那份“我不该伤害你”的后悔,从而重建失去的公平感,来释放那些痛苦。

而你如果一味沉浸在疯狂的报复中,也会无形中激起对方的逆反情绪,制造更多的仇恨,他们更不会因为当初伤害了你而后悔。

同时,前文我们也提到,长此以往,你也会陷入长期的焦虑抑郁无法自拔。

小A的故事很遗憾并没有一个happy ending。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但是小A却依然陷在那份挣扎之中。

上一次聊天时,她叹了口气对我说:“我好像再也回不去从前那个自己了。再也没法那样开开心心的相信一个人,现在遇见了很多男生,但是他的阴影却好像始终伴随着我。”

如果当初,小A能以某种形式获得他真诚的道歉,或许,现在已经步入了下一段美好的爱情吧。

而我能做的,也只有希望看了这篇文章的你,能够不要成为下一个小A。

无法帮助小A的我,也因此感到了深深的无力与难过。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做出不同的选择,收获最好的“报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