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镜365】11岁男孩打妈妈,怎么办?

 明镜365 2021-07-06

图画:焯焯

案例——

我儿子11岁,疫情期间,我让他写作业或者说他不愿意听到的话,他就会甩东西,或者对我拳打脚踢,几乎每天都会这样,如果我还手了,他就会砸东西,拿刀子棍棒之类的,我只能一味的忍让,怎么办?这孩子还有救吗?

解析……

近些年青少年的暴力行为越来越多,而家庭教育肯定是摆脱不了干系了。在孩子的眼里,简单粗暴是有效的解决方法,而他不知道这只是父母在让着他,一旦在外面碰到比自己强势的对手时,要不秒怂,要不死磕,这就是这类孩子的行为特点。

先说说原因吧,至少在15岁以前还有可能教化,当然,也要根据父母自身情况而定,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自身成长的条件的。

孩子之所以养成暴力习惯,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父亲不在身边,母亲一味地忍让和哄骗所造成的。而这也不是孩子一下子养成的,人有一个天生的本能就是尝试,当他试探着用这种方式来对抗时,如果父母是一笑了之,或者是认怂逗乐,那么,下次他就会再使用,而且在使用这招的同时,自己也会总结经验,虽然他不知道那是在总结,一直到最后自己的力量能够完胜父母,他也就坐到了“霸王”的位置了,大部分情况都是由母亲造成的,因为性别的天性,女性本能认为自己是弱者,无法对抗男性力量,哪怕是一个小男孩;再就是母亲身份的原因,要“爱”孩子,不能打骂孩子,殊不知,这种爱确是毁灭的爱,愚蠢的爱,变态的爱,一步步把孩子培养成了“霸王”,一步步养成无法无天的“神人”,而第一个实施的对象就是母亲。如果父亲在的时候,强硬一些,严厉一些,也不会造成这种情况出现,就怕父亲也觉得没什么,更有甚者,觉得男孩子就应该是战斗的、武装的、暴力的,不得不说这缺乏了人性的教育,只是动物本性的展现。按照这样的分析,案主的儿子有今天这样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继续发展下去,我们都能推断出来这个孩子的结果了。只是,谁又愿意看到那样的结果呢?就像案主发出的无奈求助:这孩子还有救吗?

不是孩子有没有救?是自己能不能先自救的问题。这种过激行为模式下,最好的就是减少冲突,隔离互动,屏蔽干扰,既然知道做什么和说什么能引起孩子的反抗,那就不要去干,自行隔离,保持空间距离,让自己先退出来,把冲突限制住,不去激化,同时,在自己抽离出来后,进行思考:孩子为什么对这件事或这句话这么敏感?可以做些什么能让自己与孩子和平相处?自己到底怎么做可以避免冲突等等,总之,就是对亲子关系起到缓和作用的事儿和言语,都可以做,多做,慢慢地让孩子转变态度,因为父母的方式改变了(一直做到出现效果为止,不是一两次没效果就不做了,是因为自己能力还没有提升),所以,孩子单纯的一面就会出现,毕竟他们的思维体系还有漏洞,只不过,多数父母都是跟着孩子走,围着孩子转,忽略了自我独立思维的重要性,而痛不欲生。

总结,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孩子的父母和老师。为人父母,要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身份和身份所赋予的使命和权能,当然还有义务和责任,父母自己不进行自身提升,就只能干巴巴地看着孩子在人生的岔路上渐行渐远,到那时,只能自生自灭,一声叹息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