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镜365】我该怎么和你相处,我的公婆?

 明镜365 2021-07-06

图画:焯焯

案例——

婆婆不太尊重我,当我帮她忙时,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从来不说谢谢,当我很辛苦的帮她弄完后,她会觉得这些都是小事情,跟我说话的语气有时会冷淡,不知道到底喜不喜欢我。公公每天都很聒噪,嗓子跟大喇叭一样,说话就是喊叫,吃饭吧唧嘴,每天嫌这嫌那的,跟我三观不合,长期这样生活下去,感觉日子很压抑,我该怎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家里开心一点?每天想到这些都不太想回去,但是又不得已住在一起,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他们经常不冲厕所,不管大便小便都会忘记冲,我真的很崩溃了。

解析……

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大部分已经发生了变化,和父母分开而独立过自己的小日子就是其中很普遍的现象。道理也简单的很,父母和年轻人的生活作息和习惯都不同,而且很大一部分儿女都在外地,所以,就不能像以前或者一些农村那样再居住一起,呈现四世同堂的景象了,这个景象也会慢慢的变成经典,只能存留在零零前的一部分人的回忆中了。

案主的反应也告诉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也出现很大的变革。结婚前几乎是独立的存在(同居除外),无论和自己父母住还是自己租房住,都是有自己的空间来让自己支配,但是结婚以后这个居住的环境就完全改变了,多一个枕边人,还可能多一对或一个老人,对于任何一个独立自由惯了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适应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最难熬的就是生活习惯,同一屋檐下,大家都要用卫生间,厨房,客厅这些公共空间,除了自己的卧室真的找不到还有哪里是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了,于是,因为各自生活习惯不同,肯定会发生习惯上的冲突和矛盾,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不必夸张。但为什么很多人会像案主这样反应强烈呢?是因为我们的观念无法扭转,看待事物的看法不想转变,甚至就没想转变,这就造成了事件的激化,朝着发酵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解决的方向。

所以,首先是要思考自己在和长辈互动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案主,难道帮助婆婆干活就为了一声谢谢吗?不说谢谢就表示不尊重吗?冷淡就说明不喜欢吗?如果这些是目的的话,不做也罢!如果不做,婆婆会不会认为你不懂事呢?婆婆会不会觉得你懒呢?婆婆会不会认为儿子找错媳妇了呢?任何事都是相对的,但自己对待事物的看法是关键的,是你能否与对方友好相处的关键。简单的说就是:你理解这事儿是好的,它就是好的;你认为是坏的,它一定就是坏的。心中有佛见谁都是佛!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这个心理现象,所以,为了让自己更轻松更舒服过好日子,尤其是家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平时没事儿就多想好的,慢慢延伸出去就是人际关系了。这是上策。

其次,每个人的行为习惯也是多年养成的,不是故意为之,而是无意识为之。比如公公嗓门大,不冲厕所,吃饭吧嗒嘴这些,如果定义的话就是恶习,也能看出公公没有接触过良好而正统的礼仪文化和概念,那么,你要跟这样没有意识的人去证明、去改变,可能吗?可能性大吗?好比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所以,可以考虑不断地提醒或提建议,也可以默默无闻地去做,总之,别把这股气撒在自己身上。人都是被影响的,时间长了也就有感觉了,只是这个过程需要自己刻意控制,否则最后受伤的一定是自己。

最后,对于这种情况有两个有效的建议:1、和老公沟通,让老公出面去和公婆交流;2、搬出去住,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只有想不想,有多想,与其在一起都不开心,为什么要消耗彼此的精力呢?结果还坏关系,这笔账怎么算也是赔的呀。关系大于一切,除非身边需要人照顾,否则没有理由不能分开的。

总结,不要以为和公婆岳丈住一起像魔咒一样无法解决,只能说明是自己懒得解决,无能解决。自己想做的事儿,除非自己允许别人控制,否则,谁又能控制的了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