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镜365】与父亲关系亲密的重要性。

 明镜365 2021-07-06

生活案例——

身边有男性和我自己的社交距离较近,我就十分不舒服。包括在家里也是,和父亲没有过多接触。曾经谈过恋爱,但是内心感觉越来越不舒服,呼吸也会紧张。没有过被性骚扰的历史。请问该怎么办?

明镜解析……

人际关系中关于性别的部分,一般都是跟自己父母关系的投射有关,包括同学、同事、朋友、搭档、伴侣,而伴侣的关系模式更能体现出来和父母的关系梳密(关系模式的投射现象),因为父亲和母亲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遇见的第一个同性和异性的人,因此,对于后天的同性和异性的直观感觉和相处方式会有很大的影响。而婚恋的关系尤为突出。

案主自己已经说出来与异性相处不舒服的原因与父亲没有过多接触可能有一定关系,这就是对第一男性的印象。因为和父亲接触不多,同时排除经历过家暴或虐待之类的创伤性事件,单一的从父亲接触不多这一情况也可以推测出来父亲在案主心中的印象和地位是怎样的。

父亲一般代表了力量和方向,和父亲关系亲密的孩子对于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是比较充沛的,而且遇到挫折和困难的解决能力也比较强,还要对于权威(与上级领导的关系)的理解较为客观和全面,对于男同学、男同事或男性朋友都有比较良好而融洽的关系,而对于伴侣(婚恋模式)则更加的亲密和尊重,不但能复制父母的婚姻模式,还能延伸或改善不足之处,所以,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也指的是模式和家庭文化的相通性。因此,与父亲关系好的女孩,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配偶选择、学业(事业)定向也有着明确的目标,并能够独立而持续的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这里需要着重的注意持续性,因为,大量的案例证明孩子与父亲关系欠缺的话,导致学业(事业)的受阻非常大,而且容易放弃,遇到挫折和困难也容易被绕进去,近乎于无法自拔的状态。

另外,孩子还会出现怨天尤人、杞人忧天、报复社会……的认知和行为偏差的表现。自我承担意识薄弱就会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容易被动的陷入困境,人际关系也因此会变得糟糕,严重的会患上反社会人格障碍,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不仅仅是赚钱养家,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教育)情况,而做到这一点也非常容易,比母亲的家庭工作要简单许多,只是父亲对于家庭教育还有一些误区或者理解不足的地方,这也导致了父亲对于这方面的忽略和缺失,直接影响了教育方式的合理化和科学性。因此大众意识的父亲教育就是简单粗暴而已,这也给孩子(无论男孩女孩)对于男性的认知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孩子没有完善自我意识之前都会认为(甚至是笃信)父亲就是所有的男性代表,对待所有男性就应该是这样的,而这个时期恰恰是孩子的青春期,这也就理解了当今为什么青春期变成了叛逆期的原因了。所以,父亲与孩子相处方式和互动模式可以简单到陪孩子玩耍就行,甚至说教的部分都不用太多(比起母亲要省很多口舌),父亲做给孩子看、陪着孩子做就已经可以建立基本的和谐的亲子关系了,而孩子也能从父亲身上获得基本的性别属性的认知,这样的事每天只用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了(针对十二岁以前,十二岁以后需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调整),比起母亲的工作是不是要简单省事呢?重点是父亲是否能明白这样做的重要性,是否知道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所在,这就需要根据父亲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而定了。

还有一个情况是因为一开始对父亲的偏见,孩子后天形成对男性排斥的心理。因为对父亲的性格不了解,有的人就会对“父亲”的概念进行思想加工,也就是脑子里幻想出来一个虚拟的父亲。如果是排斥的情况,很大可能就是虚拟出来一个恐怖、凶猛、冷酷、残暴、无情……的父亲,孩子就会根据这个虚拟的“父亲”来看待现实中的父亲,结果可想而知。也因此会泛化到身边所有的男性关系,因此,这份投射的现象就会被放大(一般情况会这样,也有区分开来弱化的情况),人际关系一定会有影响,严重的情况就会出现上面说的反社会人格障碍,而真相就是孩子要自我保护,不被“父亲”伤害自己,只不过这份安全感是建立在自己思想的虚拟中,而不是客观事实上,但这不重要,因为孩子的表现就是事实,一旦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就需要做心理疏导才可能调整到正常的认知水平。这也是自我意识中的安全感不足的情况,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就了孩子对男性有了自己的认知体系(价值观),那么,他自然而然地遵循这个认知体系来行动,就容易理解多了。

总结,成人之后可以通过主动调整和父亲关系的亲密程度,来弱化自己对男性的认知偏激,从而建立新的认知体系,平衡与男性的人际关系,对于自己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如果是母亲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参考以上所述,但是,关系紧张或恶化,一定要需求心理辅导的支持!这样对于彼此的关系才可能起到保护性的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