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镜365】妈妈让我生孩子,我该怎么办?

 明镜365 2021-07-06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结婚多年一直没要小孩,一是经济压力很大,二是担心自己做不好父母的角色,三是体质也不好,担心如果有了小孩天生体质差,那会害了他,这是我跟老公的共识,不一定不要,说不定某天条件具备了,也许会要。今天第一次跟妈妈讲电话,聊起这个话题,告诉了她我的真实想法,她完全接受不了,她说我心理有问题,如果不要小孩结什么婚,让我一定要小孩,不要让她失望,结果不欢而散。跟我妈说了后,我很后悔,一来觉得不被理解,二来我妈有烦心事就会睡不好,就会头疼,也担心她的身体。哎,我该怎么办?

明镜解析……

观念是每个人根深蒂固认为正确和应该的做的事儿。也是一种限制性观念和控制性行为,因为,别人的事儿是很难用观念去控制的,只能自我受限,所以,就会发生冲突和矛盾,更多的是争执和斗争,这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较量了,更多的是两个人对未来的生存权力的争夺。比如父母强加给孩子的观念,上司强加给下属的观念,领导人强加给跟随者的观念。无论观念正确与否,是否有效,只要不能达到共识的目的,最好尊重对方的观念,接受对方的行为,保留自己的意见,毕竟,没有人能够真正的、完全的可以控制另一个人,父母也不行,除非孩子自己允许了。

关于婚后要不要小孩这件事,看似是结婚的合理理由,但也只是理由之一,这需要上升到生命传承的层面来讲,同时,并不是结婚的必须理由。如果这样的话婚姻就成了结婚生子的工具,而结婚生子就成了结婚的目的。结婚就一定生子吗?这是必须的吗?有没有结婚不生子的呢?有没有生子不结婚的呢?明显这是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如果从简单的层面来看是为生命传承的使命而为,但从人身自由来看却是精神的束缚,道德的绑架,“如果不要小孩结什么婚?”需要重新思考:一、生孩子是谁的事儿?二、生孩子是偶然事件还是必然事件?三、生孩子是可控事件还是不可控事件?这是生命的事儿,谁能左右?谁能控制?谁能安排?这是常识,更是认知的合理性。

因此,只需要简单直观地理清这件事是谁的事儿就好解决了,而且生不生小孩与道德无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理解,不能盲目和迷信,更不能成为捆绑家庭关系的条件,这就是固有观念,而这种观念需要纠偏,因为,一旦固着在这个观念里面,就陷入了心理危机,比如偏执,自私,内疚,抱怨,指责,憎恨,焦虑和狂躁,都是造成心理病和精神病的前提,而这就是自己搞死自己的节奏,体现出来的就是个人强烈的控制欲,类似的情况还有上什么学?学什么兴趣班?跟谁学?和什么人结婚?找什么工作?在哪里买房?等等,而父母最容易扮演这样的角色,因为,父母本身的心智缺失导致了通过这样的控制来满足自己这部分缺失,实际情况就是破坏关系,案主的情况已经说明的很详细,这个时候恰恰需要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成年人的状态。

总结,孩子忠诚父母的方式有很多,父母忠诚孩子的方式也不少,但是,忠诚不是条件,而是一份生命之间连接的感受,也是家庭成员之间一种无法规定和评估的状态。同时,忠诚不只是感性的自然形成,更是需要理性的分析,盲目忠诚会导致亲子之间自我意识的缺失,而父母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独立生长,成为孩子自己本来可以成为的人,并不是父母期望的,也不是别人期望的,所以,成年人的标志就是需要有独立意识,分清我和我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否则,复制的人生是不幸福的,也是无法长久的,更不符合生命本身的规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