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镜365】后悔当初的选择怎么办?

 明镜365 2021-07-06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之前在广州那边初中上学读书很勤奋很用功,但是我不是很喜欢广州,在我心目中一直感觉那地方特别乱,也特别差,所以才会想要回老家读书,觉得老家社会氛围我更喜欢。中考考试成绩考得也还不错,与初中同学交往关系也很密切,但中考后转回老家读县城高中,上学很堕落很疲惫,放假的时候也很悲观,疲惫,每天都只想着睡觉,嗜睡严重。学习动力不足,心理情绪压抑悲观,在学校也交不到朋友,每天都是独来独往,感觉很孤独寂寞。我这是正常的吗?

明镜解析……

有句话叫既来之则安之!说的是我们与其后悔之前的决定,不如想想现在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的处境变得好起来,至少也没有这么悲催。

选择总是要去验证才知道是否正确,而且正确与否也不是固定的某个标准确定的。那么,没有选择也就没有了结果,也更没有了现在的选择,人总是要做选择的,只不过随着个人的阅历越来越丰富,做出的选择也会越来越精确,出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少,这些也都是曾经选择过了,才会有的,所以,还是需要感谢自己曾经做过的选择。而现在能做的就是如何扭转困境,让自己去适应。

在某种程度上会出现强迫自己的情况,因为外界的环境塑造了一个不可控的时空,也就是说不容易按照我们设想的那样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做些内在调整来匹配他们。而这也不是失去自我的情况,恰恰是知道自己为什么配合,为什么要去适应。否则,选择逃避也是可以的,但是,没有面对过,逃避就形成了一种模式——没有适合我的。这是一个绝对化且理性化的想法,因为这个世界上一定没有完全适合我们的环境,所以,也不可能直接选择到最合适自己的那个环境。环境是人类的产物,是一个人和一群人创造的环境,这就是规律,要想改变自己的现状,首先一定是适应和了解,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清盘了,也不现实。所以,接受自己选择的,面对自己不能改变的,同时,尝试去做些什么能让自己慢慢地好起来,都是需要验证的,不是光靠想一想就解决了,而且,环境也不可能给每个人更多的思考时间,不同的是每个人时间节点而已,其他的,都需要自己来处理。

情绪是在这个时期最为敏感的方式和现象,情绪发泄可以让我们不至于被憋死,当然,也不会实际地帮我们解决问题,有时还会成为我们的绊脚石,因此,就需要处理情绪给我们带来的后果和付出的代价。当觉知到自己情绪发生了变化时,就需要刻意做些观察来分析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空间和时间段,需要和自己的内在待在一起,这就是反求诸己向内看,三省吾身也是这个原则。因为只有看到自己更多的情况,了解自己更多的模式,分析自己更多的状况,才能够看清周围的一切发生发展,这样才是解决的方向。说出来有些抽象,但是真正去做的时候就不会这么复杂了,所以想到并做到,才能得到。如果是反过来的话,就会变成自我否定,自我苛责,自我迷失。而身体是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比如反应迟钝,思考力下降,睡眠失衡,语无伦次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先和内在的自己对话:我是怎么了?我要怎样?我能做些什么?

总结,由于选择不当造成自己情绪失常的情况很正常,毕竟是背离了自己的初衷,但是,接受现实才是改变事实的前提条件,而一门心思地对抗和排斥,对于解决问题起到的作用几乎为零,不如换个思路,可能才会找到自己真正的出路,如果要消耗精力,就耗在“未来的事儿”上面,也好过后悔“假如过去没发生”要好很多,当然,选择不想动,不愿动,懒得动也是选择本身,只是结果是否被动还是主动则需要自己做好承担的心理准备就好了,一个敢于承担的人,可以理解为他的面前没问题,问题面前也无他,这是另一层境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