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高考再次证实:语文为何如此重要

 开心的桂花鱼ay 2021-07-06

今年高考第一天高考语文就冲上了热搜第一。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把考查重点放在考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上,力求通过一种平稳平和的方式考查出考生的能力水平,使考生能以积极平和的心态正常发挥,达到服务选拔的目的。

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专家表示:试卷难度合理平稳,试题材料亲切平实,问题设置清晰平和,考查内容全面平衡。

苏步青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考试,我希望第一堂课考语文,不合格者,以下的其他科目就不需要再考了。语文你都学不好,别的学科就更不用说了。

伴随着新课改,语文学科越来越与时俱进。语文是“百科之母”,近几年语文学科也一跃成为了“拉分王”,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依托于教材,取材于生活,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家国情怀的培养。学习这件事,从来不是目的。语文也已然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一种文化,她更是中国人审美性格的精灵,是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

01

“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句话,广为流传。这句话的直观意义是显然的。与确定性、客观性强的数理化相比,语文学科特有的主观性总使人有几分忌惮。

特别是自新高考以来,数学不再分文理,用数理化拉开差距变得越来越难,语文的区分作用因此而更加显著。语文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总成绩的高低。这是不言自明的。

但“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句话的含义,还远远不止这么简单。高考的语文试卷虽然只有150分,但是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却远远不止150分。为什么这么讲呢?

首先要搞清楚,语文难在哪里?对于基础牢固的同学而言,字词、句法、诗文的背诵都不是真正的难点,语文最难处莫过于各种阅读(诗词鉴赏、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和作文(作文独占60分)。换言之,语文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的考验。

问题的关键就出在这里——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学科的考察重点,同时也渗透在其他科目的考察当中,而且其他科目的难点,也都与这两种能力有关。

以数学为例:

数学:高考数学的绝大多数题目都是有章可循,可以“按照套路出牌”一一解决的,即使是难度较大的“压轴题”解析几何也不过如此。唯独最后一道“大轴题”防不胜防,没有固定的出题方向,也没有固定的解题套路。这道“大轴题”承担了数学绝大部分的区分度,它的难点究竟在哪里呢?

有三点:读清楚、想清楚、写清楚。首先,这道题目的题意会比较“绕”,透彻的理解本身就是个问题,许多同学就是因为读题不清而折戟;其次,理解题目之后要把数学推理的过程想清楚,这是不言而喻的;最后,由于推理过程比较复杂,如何把它完整地呈现在纸面上又是一个问题,有些同学明明想清楚了却写不清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分数从指头缝间溜走,实在可惜。

这三个难点当中,“想清楚”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属于数学的范畴,“读清楚”和“写清楚”则分别体现着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因而都与语文有关。

简单来说,做题的第一步是什么?读懂题,你得先把题读完,理解了题意,接下来才是怎么把自己的思路表达出来。你连题都没读懂何谈做题?

02

来看看学霸们的语文是如何封神的。

当年高考分数分布较为扁平化,考生成绩挨得很近,有些科目满分的人也不少。语文试卷因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成为了“高手”之间拉开分数的最重要科目。王雷捷正是凭132分的语文成绩,在浙江的“学霸”里脱颖而出。

王雷捷的作文写得很好,他的经验也是多阅读。“只有你自己储备丰富了,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深度、有力量。”

高中三年,他从来没有放弃阅读和写作。

“阅读是我紧张学习生活的调剂。我会在自己的抽屉里放本书,做题累了倦了,就看一下。睡前读书习惯也从未改过,虽然只有晚自习到熄灯的半小时,也会抓紧时间读一点。”

唐楚玥成为2020高考当之无愧的“网红”,一方面,她来自经历大疫情、一直备受关注的湖北,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唐楚玥的语文拿了令人咋舌的146分,连各地语文老师都称之为“学神”,她的语文成绩如此优异有很多原因。

唐楚玥表示,意志和自律很重要。唐楚玥十分注重锻炼耐心和意志力。她爱好读书写作,中学时发表很多文章,学习再紧张都坚持练字。

前几天,她在知乎分享学习心得说,她有几个本子。

第一个本子,里面就是老老实实地把不会的成语、敬谦词,老师讲的一些现代文、古诗文题型和一点作文技巧记下来。

第二个本子是摘抄本,见到喜欢的不管是啥都抄。然后每周都会写随笔,“自己经常会跑到学校里面的竹林或者其他风景比较不错的地方发发呆晒晒太阳写写文字。”

我们一般会觉得,这种学霸肯定不会补习语文,因为她的语文能力可能超过大多数上课的语文老师啊。学霸们基本都在狠补数理化。

但唐楚玥不是,她说:

在由几位文学院年轻毕业生开的培训班上课,这是我至今最感谢的补课经历,没有之一,没有这个老师,我现在可能就是一个语文学习机器。她教我们写三行诗、民国体的书信,给我们讲才子佳人、名家名篇……受益良多。

读杂书,写杂记,记杂事,上杂课。

不做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对于成人,或许是一种自我派遣的说法。

而对于一个惜时如金的高中学子而言,这实在是得了语文的真谛:语文学习,实在应该是无关分数的学科,而且是无用堪大用的学科。

一心为了分数而学语文,未必能有多高的高度;而不盯着分数,只管去读去记去写,语文高分往往不请自来了。

03

学好语文,是其他学习的基础与前提,意味着人生的起点与高度。

语文为何如此重要?因为,语文教会你们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本身,更是一种学习能力。

这种学习能力,概括起来,就是听、说、读、写等四种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果你们熟练掌握了学习能力,那么,无论学什么学科,都能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而学好语文,千头万绪,让人摸不到边际,让人无从下手,总结起来却又很明了,很实在:

多练字,爱读书,勤写作。

语文可以成为拉分王,得语文者可以得天下。

对于进入高中的学子来说,对这三点还可以践行,并没有为时已晚。

关于练字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共识。书写一流者未必都是高分作文,但高分作文基本都是书写一流最起码较优秀者。

毕竟谁不喜欢美的事物呢?尤其在语文等文科科目,如果字占优势,多个10分8分很容易。

而阅读和写作,从来就是相伴相生的孪生兄弟。从应试的角度看,中高考重视阅读与写作的语文命题趋势越来越明显。

1、语文试题文字阅读量增加,难度居高不下。

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说过一句话,“高考要实现15%考生做不完卷子”,后来他反复澄清这句话的特定语境,但其实,早在十年前,这就实现了,在我的高中阶段,很多同学就做不完题目,以后做不完试题的人数会更多。

2、没有考试大纲,命题范围广,不再局限于课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