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立梅《旧时月色》阅读答案及解析

 中小学阅读写作 2021-07-0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旧时月色

①四时的月色,是各有千秋的。

②春天的月色,清澈透明,伴着草芽儿和花的清香,吸上一口,有微醉的感觉。夏天的月色,轻歌曼舞,轻盈若羽,如梦似幻。秋天的月色,浓酽黏稠,像冰得化不开的奶油。冬天的月色,如盐胜雪,洁白闪亮。

③在城里很难得见到这样的月色了。即便有月亮的晚上,你发了心,一定要看看月亮。然后,你站到阳台上,等了好久,等着月亮爬上来。隔着许多的高楼,隔着许多的灯光,你寻过去,夜色浑浊不清。没有星星,天上的那枚月,很像宣纸上滴落的一颗泪,模糊着,看得你心疼了。

④你轻轻叹息,也只能,去记忆里寻。

⑤年少的记忆,是浸泡在月色中的。

⑥我看见月光探了身子,跑到屋内来,跑到母亲的梳妆台上,那上面放着梳子、镜奁、百雀羚、剪刀和母亲晚上新裁的鞋面子。月光均匀地吻过每一样物件,吐出一朵一朵银白的花。蒙了一层纱的窗,亦描着银边,那么的亮。满世界仿佛都藏着秘密。多年后,我知道,那是自然的大美,任一个小孩,也为之动容。

⑦冬天的月夜,陪着母亲去担水。母亲白天要忙农活,家里的吃喝用水,都是晚上去一公里外的河里挑。有母亲在,是没有害怕的。天上空空荡荡,只一个明晃晃的月亮,把我和母亲的影子拉得忽而短,忽而长。近处远处的田野,都铺上一层白霜似的月光。小路上,则像敷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糖,让人忍不住想弯腰下去舀上一勺。

⑧我们踩着这样的月光路,到河边。冰面上,敷着同样一层厚厚的白糖。河边的树和芦苇,浴一身月光,再看不出萧条和枯萎,有的,只是温情脉脉。母亲用扁担砸破冰面,清幽幽的水里,立即掉进一个大而白胖的月亮。这个月亮很快被母亲装进水桶里。母亲挑着装着月亮的担子,晃晃悠悠地走。我开始唱歌了。那样的月色,唯有唱歌,才能消化。母亲也唱歌了。母亲不识字,唱的是她自己编的歌谣。我们的歌声,消融在月色里,变成了月光,四处飞溅。

⑨转眼是春。春天的月色,浸满花香。这边是桃花。那边是梨花。胡萝卜开的花也是好的,像头顶着一个一个的胖蘑菇。菜花更不用说了,一开一大片,满地滚地金。我们几个孩子约了去放风筝。所谓的风筝,是用破塑料纸做的,是包东西剩下的牛皮纸做的,风筝线是偷的母亲的纳鞋线。我们牵着这样的风筝在乡村土路上快乐地叫着跑着。风筝被月光托在半空中,像只展翅奋飞的鸟儿。眼前的各色花们草们,被月光涸染,像瓷雕的。我们一时惊诧,齐齐仰了头看天上的月亮,觉得它也像一朵盛开的花,梨花,或是胡萝卜花。

⑩最喜欢的,是夏天的月夜,孩子们不会待在屋里。大人不会待在屋里,他们要趁着好月色,去社场上剥玉米。

母亲是剥玉米的能手,一晚上能剥上百斤,可以换到十来只脆饼。那个时候,脆饼是我们有限的见识里,最好吃的点心。我们都自告奋勇地跟着母亲去,帮着剥玉米。一路之上,月光曼舞,风中飘来阵阵稻花香。青蛙们的合唱此起彼伏。萤火虫多得像撒落的星星。社场那边,早已人声鼎沸,玉米棒子堆成了一座金黄的小山。

我们加入进去。月光被搅动得四处流溢,又迅速合拢,如船划过一道道水波。终于,所有人各就各位,迅速剥起玉米来。大人们喁喁闲谈,偶尔有轻笑的一两声。月光也安静下来,趴在人们的头发上、肩上、膝盖上,淌进每粒玉米里。我们几个孩子剥会儿,手就火烧火燎地疼,也不大坐得住,心早野了,母亲叹一口气,宽容地说一声玩去吧。

我们如得了特赦令,立即飞跑开去,追逐嬉闹,如快乐的小鱼,在月光里游弋。玩到大半夜,困了,回家睡去。却不知母亲什么时候回家来,第二天,枕边有脆饼的香,扑鼻。而母亲,早去地里忙活了。

那个时候,从没见母亲吃过脆饼。我们以为,那是属于小孩子吃的,所以,吃得理所当然。多年后,母亲也回忆起那样的月夜,她剥玉米的事。她总是要剥到月亮西斜,手掌通红,火辣辣的。孩子多,她要多挣些脆饼。看着你们吃,我就很满足了,母亲说。一片月光倾泻下来,淹没了我的心。我追问,妈,你当时想没想过要吃?母亲笑了,傻丫头,那么好吃的东西,怎么会不想?

(选自丁立梅《只因相遇太美》,有删减)

1)文章题目为“旧时月色”有何妙处?

2)文中作者围绕“旧时月色”作者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中画线字的妙处。
月光也安静下来,在人们的头发上、肩上、膝盖上,淌进每粒玉米里。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

阅读答案:

【答案】

1)“旧时月色”题目新颖,富有诗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月色”是作者的描写对象,作为一条线索贯穿全文。作者借“月色”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之情。

2)冬日月下,“我”与母亲担水。春日月下,“我”与伙伴放风筝。夏日月下,“我”与大人剥玉米。

3)“趴”,趴在,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色的柔和与可爱,突出了月夜的静谧,表达了作者对旧时月色的喜爱与怀念。

4)①对“旧时月色”的喜爱与怀念;②作者借“月色”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之情。

【考点】

散文阅读

记叙文标题作用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赏析文章语言

分析文章主旨或主题

【解答】

1)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月色”是作者的描写对象,作者以“月色”为线索,串起童年旧事,在充满诗意的月光里,童年的回忆,母爱的温馨,是那样难忘。作者借“月色”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之情。此外,“旧时月色”富有新意,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根据第⑦段“冬天的月夜,陪着母亲去担水”能概括出:冬日月下,“我”与母亲担水。根据第⑨段“春天的月色,浸满花香……我们牵着这样的风筝在乡村土路上快乐地叫着跑着。风筝被月光托在半空中,像只展翅奋飞的鸟儿”能概括出:春日月下,“我”与伙伴放风筝。根据第⑩段“最喜欢的,是夏天的月夜,孩子们不会待在屋里。大人不会待在屋里,他们要趁着好月色,去社场上剥玉米”和第“我们加入进去……我们几个孩子剥会儿,手就火烧火燎地疼,也不大坐得住,心早野了,母亲叹一口气,宽容地说一声玩去吧”能概括出:夏日月下,“我”与大人剥玉米。

3)“趴”意思是:肚子向下卧倒。写“月光也安静下来,趴在人们的头发上、肩上、膝盖上”是把月光拟人化,月光静静地趴在人们身上,写出了月色的柔和与可爱,突出了月夜的静谧,表达了作者对旧时月色的喜爱与怀念。

4)作者以“旧时月色”为标题,以“月色”为线索,写了冬日月下,“我”与母亲担水;春日月下,“我”与伙伴放风筝;夏日月下,“我”与大人剥玉米三件事,由此表现了“我”对童年时光的怀念。最后一段写“那个时候,从没见母亲吃过脆饼。我们以为,那是属于小孩子吃的,所以,吃得理所当然”“母亲笑了,傻丫头,那么好吃的东西,怎么会不想”,从中能看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