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的有效中成药,医生在临床中经常用到,记得收藏点赞转发。 1、蔘桂理中丸——腹泻的“天敌” 药理:温中散寒,祛湿定痛。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妇女血寒,行经腹痛。 2、川芎茶调散——头痛的“天敌” 药理:具有疏风止痛之功效。主治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3、如意金黄散——毛囊炎的“天敌” 药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瘀滞肌肤所致疮疖肿痛,症见肌肤红、肿、热、痛,亦可用于跌打损伤。 4、良附丸——胃痛的“天敌” 药理: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 5、参苓白术丸——厌食的“天敌” 药理:健脾、益气。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6、正天丸——眩晕的“天敌” 药理: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用于外感风邪、瘀血阻络、血虚失养、肝阳上亢引起的偏 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颈椎病型头痛、经前头痛。 7、散寒活络丸——肩周炎的“天敌” 药理: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邪引起的肩背疼痛,手足麻木,腰腿疼痛,行步困难等。 8、辛芩颗粒——过敏性鼻炎的“天敌” 药理:益气固表,祛风通窍。用于肺气不足、风邪外袭所致的鼻痒、喷嚏、流清涕,易感冒;过敏性鼻炎见上述证候者。 9、养阴清肺膏——慢性咽炎的“天敌” 药理:具有养阴润燥,清肺利咽之功效。主治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10、养心安神丸——失眠的“天敌” 药理:补肾益智,养心安神。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少眠多梦,头晕心悸,耳鸣健忘,倦怠无力。 11、藿香正气水——呕吐的“天敌” 药理: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见上述症候者。 12、益气聪明丸——耳鸣的“天敌” 药理:益气升阳,聪耳明目的功效,用于耳聋耳鸣,视物昏花。 13、黄连上清丸——牙痛的“天敌” 药理:具有清热通便,散风止痛之功效。主治上焦内热,症见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14、克银丸——银屑病的“天敌” 药理: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用于皮损基底红,舌基底红,便秘,尿黄属血热风燥型的银屑病。 15、仙灵骨葆胶囊——骨质疏松的“天敌” 药理: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强筋壮骨。用于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症,骨折,骨关节炎,骨无菌性坏死等。 16、乳核内消液——是乳腺增生的“天敌” 药理:疏肝活血,软坚散结。用于经期乳胀痛有块,月经不调或量少色紫成块及乳腺增生。 1、失眠——“天敌”中成药——养心安神丸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少眠多梦,头晕心悸,耳鸣健忘,倦怠无力。 2、高血压——“天敌”中成药——愈风宁心片 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早期突发性耳聋等病症。 3、腹泻——“天敌”中成药——蔘桂理中丸 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行经腹痛。 4、耳鸣——“天敌”中成药——益气聪明丸 用于:耳聋耳鸣,视物昏花。 5、慢性鼻炎——“天敌”中成药——香菊片 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窦炎、鼻炎。 6、冠心病——“天敌”中成药——速效救心丸 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7、肩周炎——“天敌”中成药——散寒活络丸 用于:风寒湿邪引起的肩背疼痛,手足麻木,腰腿疼痛,行步困难等。 8、胃痛——“天敌”中成药——良附丸 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 9、痛风——“天敌”中成药——八正片 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 10、焦虑——“天敌”中成药——九味镇心颗粒。 用于:广泛性焦虑症心脾两虚证,症见善思多虑不解、失眠或多梦、心悸、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头晕、易汗出、善太息。 11、帕金森——“天敌”中成药——复方苁蓉益智胶囊。 用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症见智力减退、思维迟钝、神情呆滞、健忘,或喜怒不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 12、带状疱疹——“天敌”中成药——七厘散。 用于:跌扑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13、慢性肾炎——“天敌”中成药——肾炎四味胶囊。 用于: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肾益气、慢性肾炎。 14、流感——“天敌”中成药——抗病毒口服液。 用于:风热感冒,流感。 15、高血脂——“天敌”中成药——丹香清脂颗粒。 用于:高脂血症属气滞血瘀证者。 16、腰腿疼——“天敌”中成药——元胡止痛片。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 17、萎缩性胃炎——“天敌”中成药——加味左金丸。 用于:肝郁化火、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脘痞闷、急躁易怒、嗳气吞酸、胃痛少食。 1、失眠——天敌——朱砂安神丸。药理:镇心安神,清热养血。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 2、扁桃体炎——天敌——板蓝根颗粒。 药理: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等。 3、肠胃炎——天敌——参芪健胃颗粒。 药理:温中健脾、理气和胃。用于脾胃虚寒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适用于胃脘胀痛。痞闷不适。 4、痛风——天敌——如意珍宝丸。 药理:清热,醒脑开窍,舒经通络。用于瘟热、四肢麻木,瘫痪,口眼歪斜,神志不清,痹症,痛风等。 5、便秘——天敌——九制大黄丸。 药理:泻下导滞。用于胃肠积滞所致的便秘、湿热下痢、口渴不休、胸热心烦、小便赤黄。 6、尿频尿急——天敌——八正丸。 药理: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 7、眼疲劳——天敌——杞菊地黄丸。 药理: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8、鼻炎——天敌——鼻炎通喷雾。 药理:具有散风,清热,通窍的功效。用于风热蕴肺型急慢性鼻炎。 9、口腔溃疡——天敌——牛黄清胃丸。 药理: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10、溃疡性结肠炎——天敌——香砂六君子丸。 药理:补气健脾,化湿和胃 。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而见的胃脘胀痛、食少倦怠、或恶心呕吐等症 11、乳腺结节——天敌——九灵结泰片 药理:舒肝解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用于乳腺结节、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乳腺囊肿。 1、感冒中暑——“首选”——清暑益气丸药理:祛暑利湿,补气生津。用于中暑受热,气津两伤,症见头晕身热,四肢倦怠,自汗心烦,咽干口渴。2、扁桃体炎——“首选”——蒲地蓝消炎片 药理: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咽炎、扁桃腺炎。 3、失眠健忘——“首选”——枣仁安神胶囊 药理:养血安神。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心烦、头晕;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4、肝肾两亏——“首选”——归芍地黄丸 药理: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痠痛,足跟疼痛。 5、消渴症——“首选”——降糖甲片 药理:补中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6、腰间盘突出——“首选”——腰痛宁胶囊 药理: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用于寒湿瘀阻经络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痛。 7、心律不齐——“首选”——稳心颗粒 药理: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见上述证候者。 8、跌打损伤——“首选”——活血止痛胶囊 药理: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9、胰腺炎——“首选”——茵山莲颗粒 药理:清热解毒利湿。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胰腺炎。 10、脱发症——“首选”——养血生发胶囊 药理:养血祛风,益肾填精。用于血虚风盛、肾精不足所致的脱发,症见毛发松动或呈稀疏状脱落、毛发干燥或油腻、头皮瘙痒。 1、糖尿病的“天敌”——二甲双胍2、高血压的“天敌”——松龄血脉康3、耳鸣的“天敌”——耳聋左慈丸 4、脂肪肝的“天敌”——水飞蓟宾 5、自汗的“天敌”——黄芪止汗冲剂 6、腰疼的“天敌”——腰痛宁胶囊 7、颈椎病的“天敌”——仙灵骨葆胶囊 8、肩周炎的“天敌”——风痛安胶囊 9、痛风的“天敌”——益肾蠲痹丸 10、风湿性关节炎“天敌”——小活络丹 11、流鼻血的“天敌”——升血小板胶囊 12、阑尾炎的“天敌”——复方鱼腥草片 13、腹泻的“天敌”——胃肠宁冲剂 14、胃溃疡的“天敌”——木香顺气丸 15、口腔溃疡的“天敌”——口炎清颗粒 16、前列腺炎的“天敌”——翁沥通胶囊 17、尿道结石的“天敌”——金钱草颗粒 18、手脚冰凉的“天敌”——桂附地黄丸 1,夜流鼻血——最怕——二至丸。2,欲望过强——最怕——知柏地黄丸。3,小便淋漓——最怕——前列舒乐。 4,尿急尿痛——最怕——前列疏通。 5,嗜食辛辣——最怕——龙胆泻肝丸。 6,骨质疏松——最怕——仙灵骨葆胶囊。 7,大便稀薄——最怕——参芩白术散。 8,腰膝冰凉——最怕——复方玄驹胶囊 9,突然抽风——最怕——医痫丸。 10,活动大汗——最怕——虚汗停颗粒。 11,五更泄泻——最怕——四神丸。 12,口臭黏腻——最怕——藿香清胃胶囊。 13,溃疡性结肠炎——最怕——香砂六君子丸。 14,体格瘦小——最怕——补益资生丸。 15,面色萎黄——最怕——十全大补丸。 1,欲望太多——最“畏惧”——知柏地黄丸2,半夜流鼻血——最“畏惧”——二至丸3,腰和腿像掉进冰窖一样——最“畏惧”——复方玄驹胶囊 4,瘦骨嶙峋——最“畏惧”——补益资生丸 5,突然抽风——最“畏惧”——医痫丸 6,稍微一动,膝盖咔咔响——最“畏惧”——仙灵骨葆胶囊 7,大便不成形,水分较多——最“畏惧”——参芩白术散 8,小便尿不尽——最“畏惧”——前列舒乐 9,一吃辣椒就长痘痘——最“畏惧”——龙胆泻肝丸 10,稍微一动就满头大汗——最“畏惧”——玉屏风颗粒 11,五更泄(鸡鸣泄)——最“畏惧”——四神丸 12,口臭,嘴里有异味——最“畏惧”——藿香清胃胶囊 13,慢性胃炎——最“畏惧”——香砂六君子丸 14,尿急、尿刺痛——最“畏惧”——前列疏通 15,脸色像黄土地一样——最“畏惧”——十全大补丸 1、牙痛——一枝独秀——黄连上清丸2、厌食——一枝独秀——参苓白术丸3、口疮——一枝独秀——知柏地黄丸 4、感冒——一枝独秀——桑菊感冒片 5、耳鸣——一枝独秀——益气聪明丸 6、眩晕——一枝独秀——正天丸 7、失眠——一枝独秀——天王补心丹 8、骨质疏松——一枝独秀——仙灵骨葆胶囊 9、便秘——一枝独秀——麻仁润肠丸 10、糖尿病——一枝独秀——止渴降糖胶囊 11、五更泻——一枝独秀——四神丸 12、溃疡性结肠炎——一枝独秀——香砂六君子丸 13、头痛——一枝独秀——川芎茶调散 14、慢性咽炎——一枝独秀——利咽宁片 15、银屑病——一枝独秀——克银丸 1、咳嗽——医生护士偷偷用——川贝枇杷膏 药理: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2、支气管炎——医生护士偷偷用——肺宁片 药理:清热祛痰,镇咳平喘的功效。用于肺内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呼吸道感染等。 3、哮喘——医生护士偷偷用——哮喘丸 药理:定喘、镇咳的功效。用于年久咳嗽,年久痰喘。 4、湿疹——医生护士偷偷用——黄柏胶囊 药理: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5、腹泻——医生护士偷偷用——附子理中丸 药理:温中健脾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6、肠胃炎——医生护士偷偷用——补脾益肠丸 药理: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脾虚泄泻症,症见腹泻腹痛、腹胀、肠鸣。 7、口腔溃疡——医生护士偷偷用——一清胶囊 药理: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 8、口臭——医生护士偷偷用——参苓白术丸 药理:健脾、益气的功效。用于清口臭,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9、低血糖——医生护士偷偷用——天王补心丸 药理: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功效。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10、便秘——医生护士偷偷用——麻仁丸 药理: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肠热津亏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结难下、腹部胀满不舒。 10种男人补气血的中药 男人长期劳累容易导致气血不足,若是不及时调理可致记忆力下降、面色难看。中药调理是其中的一个有效方法,那么男人补气血的中药有哪些?今天为您介绍10款适合男人补气血的中药,让男人精神十足!男人补气血的中药 男性气血不足的症状有:经常感冒,乏力,容易劳累,口干,身体消瘦,关节疼痛,最厉害的是,头晕的厉害,面色难看,记忆力下降。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党参、黄芪、何首乌、枸杞子、山药、阿胶、丹参、玫瑰花等天然中药,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效果。 1、当归 中医认为,当归味甘而厚,甘入脾,厚养血,具有补血的功效。《本草正》记载:“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补血中之圣药也。”由此可见,当归的补血效果可见一斑。 食用当归基本是很少有不良反应的,但是有一些注意事项:口服常规用量的当归煎剂、散剂偶有疲倦、嗜睡等反应,停药后可消失。用药不当会使当归辛香走窜,月经过多、有出血倾向、阴虚内热、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用药不当会加重出血、腹泻等症状。当归的药性有点燥烈,所以阴虚的人在使用当归时,一定注意要加上其他的药来抑制当归燥烈的药性,不然服用者会上火。 2、甘草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以质坚实而重,皮细而紧有柚沟,断面黄白色,粉多、味甜,嚼之纤维少者为佳;内含甘草甜素、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甙、异甘草甙等,动物实验证明甘草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和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此外,尚具有镇咳,镇痛,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功能补脾和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解毒,调和诸药,适用于脾胃虚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疮疡肿毒,中毒等症。 3、黄芪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黄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 神农尝百草时,最为赞赏的便是黄芪。相传,当时神农因为误食“独活”而体弱,结果在找到黄芪吃下后,立马身强体健。而黄芪补气血的功效,也因此问世了。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的功效。现在医学更是将其用于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等方面。这也说明,这味补气血的中药是一个多面手,什么病都敢医治。 4、白术 白术为菊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以浙江出产的白术为最好,为健脾益气的主要药物;内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醇和苍术酮,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有保护肝脏,降低血糖,增强体力等作用;能促进胃肠液分泌,有增强消化功能的作用,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及升高血细胞效应。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苦,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停留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5、枸杞 中医认为,枸杞有“补精气诸不足,易颜色、变白,令人长寿”之功效。唐朝大诗人刘禹锡赞它为“上品功能甘露味。枸杞子适合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服用。但服用过程,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枸杞子含甜菜碱、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钙、磷、铁等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要注意把握用量。过量食用枸杞子会使人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红胀不舒服等。 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较合适;如果想起到治疗的效果,每天可以吃30克左右。挑枸杞子时要选那些粒大、色红、肉厚、质地柔润、味甜不苦、嚼之粘牙,并可将唾液染成红黄色的,这样的枸杞子质量最好。 6、西洋参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移种于我国的叫种参,药用其根,为贵重药材,是清补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西洋参味甘,微苦,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证;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戏曲、歌唱演员常饮,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参亦是体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天热很多人不敢吃人参,那吃西洋参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西洋参补气之力不及人参,其独特之处在于不热不燥,凡不适合人参治疗和温补的人,均可试用西洋参;但畏寒、肢冷、腹泻、脾胃虚寒等阳虚体质者则不宜用。 7、人参 人参是补气血的中药。人参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糖类、人参皂甙、人参酸、胆碱等,具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调营养胃的作用。由于人参大补元气,可常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脉微弱,血压低的休克等症。此外,由于人参有补益强壮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 人参的吃法很多,能补气强身,提高免疫力。对于办公室白领,建议可将人参泡茶喝,每次约5至10片即可。泡的时候最好加盖闷半小时,反复添水,当味道变淡时连渣一起吃掉。如果想要效果好些,还可再加些红枣、黑枣、桂圆、冰糖、枸杞、百合等。除此之外,也可选择把切成薄片的人参,大约1至2片,含在口中,味尽时,咀嚼咽下。这两种方法不仅人参用量少,且吃法方便,值得推荐使用。 8、太子参 太子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又称孩儿参,是一味很好的清补之品,内含果糖,淀粉,皂甙,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有强壮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9、三七 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他所着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人参有相似之处。其人参总皂甙含量超过人参。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平常在家里煲汤、煮粥时,稍微用点心思,就能在享受佳肴的同时,达到调补气血的效果了,比如说三七炖鸡等药膳,补血效果极佳,味道也是非常诱人的哦。 10、党参 党参为橘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的根,以山西的潞参参为优;含有菊糖,生物碱,皂甙,维生素B1、B2等成分,能兴奋中枢神经,使精神振奋,消除疲劳,亦可增加红细胞和血色素,并能增加免疫力;此外,对化学疗法及放射方法引起的血细胞降低也有升高作用。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弱,营养不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