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发食品林佳贇:冻品供应链将走向标准化、数字化、网格化

 昵称76113278 2021-07-07

“目前冻肉行业的年市场规模约4000多亿


作者:苏打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

“今年对于供应链行业而言,是个比较特殊的年份,行业出现了很多变化。比如我们所在的冻品行业。作为生鲜版块中主要赛道之一,疫情之前行业标准化程度很低、产品分级层次很多,整个分销体系也比较零散。但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反而在危中寻到了机会,下游资源出现再集中、再整合的变化,给到供应链重塑的机会。”厦门建发食品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林佳赟在第21届中国食品展销会供应链大会中表示,未来,冻品行业供应链将向标准化、数字化和网格化三个方向发展。

眼查App显示,厦门建发食品供应链有限公司的主要持股方为建发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建发物流是由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独家设立,自1989年起开展物流相关业务,于2000年在多家专业公司的基础上正式组建而成。建发集团每年营收可达3000亿元。

据林佳赟透露,建发物流集团最初是由政府设立为招商引资所用的单位,如今已跻身世界五百强。

盘活“沉淀的商贸数据”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产生了大量的商贸数据,均沉淀在系统内。以前,这些数据是封闭的,没有对外应用。而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我们如今已经向客户开放了对应的数据交换。”林佳赟表示。

数据交换最早在行业中的应用是溯源,比如可以追溯货物的去向,方便追回。如今,开放数据之后,可以打通客户端,为上下游提供决策帮助。

比如,建发供应链业务涉及的乳制品有一部分用于家庭烘焙。今年疫情期间,行业客户普遍以为面包房会关门,今年的生意很难做。但建发通过数据交换发现,线上销售的蛋奶油烘焙原料增长很明显,并追溯到一部分电商或城市前置仓流量的流向,与企业运营形成相互印证,为后者提供了及时的决策依据。

在仓储应用方面,此前分散经营状态下,分销体系节点中的企业均拥有各自的单点仓,经营数据非常有限。通过建发整合后,所有仓库的大数据均与市场数据打通,产品流向更加清晰,实现了更精准的库存调配。

比如,通过建发大数据观察到某款产品不需要在上海备太多货,那么系统便会把上海的库存调低一点,令分拨有效提升。

数字化对建发和对建发客户群最直接的作用,还体现在供应链金融方面。

“我们的客户大多是批发市场的大贸商,每天流水量非常大。但数字化之前,这些流水的应用非常有限,最大的用处可能是客户可以在银行办一张黑卡。如今,通过建发内部系统打通客户端后,这些流水数据现在就不必再经过银行、税务等环节,可以直接参与到建发的供应链金融系统中。而在长期的交易过程中,客户通过打通的数据系统,也可以清楚了解到建发的交易情况和资金情况,对交易链的真实度和可靠度会形成自己的判断。”林佳赟表示。

此外,数字化每年还能为建发节省数百万元的文件快递费。推行电子签约后,不仅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客户也可以通过下载App的形式来传递协议,实现签约数据化。

供应链的未来机遇

目前冻肉行业的年市场规模约4000多亿。

林佳赟认为,未来冻品供应链的方向,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供应链服务的标准化,二是供应链的数字化,三是供应链资源的网格化,“这是未来的机遇”。

首先,供应链服务产品的标准化。标准化有利于未来供应链企业形成合力。五年前,建发开始帮助帮助一些外企在国内设立前置仓。彼时,国内供应链的实际状况比较散乱,各大经销商“乱战”,各做各自的生意。后来,经建发进行部分整合后,进口环节在温控、实效、海关政策等方面逐渐合规,物流时效也实现了压缩,从国外的126天现在是在90多天

通过标准化服务,供应链企业的资金从一年周转三次,压缩到目前的年周转四次。效率的提升有效助力了企业的经营。

其次,供应链环节数字化。建发认为,食品追溯是冻品行业的天然需求。2012年,其自建的数据系统已经可以做到,倒追一个商品来自哪个经销商,从哪里进入,属于哪个批次,最后卖给谁。随着用户画像技术的发展,食品追溯的数据流可以与画像相结合,知道商品会受到哪些消费群体的关注,并把产品推向这些目标用户群,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更大助力。

最后,网格化将成为供应链的主要方向。

“几年前,口岸有仓库可以解决进口的基本问题。但随着今年国内生鲜电商以及各类科技公司的大量投入,B端到C端的网络已搭建完善。如何打通大B端到中B端之间的网格,可能将成为全产业链公司努力的方向。因为从大宗货物到商品,从食材变成食品这一段,需要网格化的监视。未来一段时间里,即使没有疫情,网格化也将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林佳赟认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