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的家乡杨崖集又悄悄“热”起来

 影山飞鸟 2021-07-07

冬天的家乡杨崖集又悄悄“热”起来


        几天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严严实实下在了家乡杨崖集的山沟卯梁。

        家乡落雪的时候是我特别想家的时候。

    生在杨崖集,长在杨崖集的我始终对会宁东南乡的家乡杨崖集的沟沟旯旯总是念念不忘有份牵挂,最近又想起家乡杨崖集老家是因为得悉杨集中学又有几个读初中的孩子得到扬州昕跃爱心团队爱心人资助,爱心人为杨崖集中学资助的孩子们寄去了棉被,衣服等物资, 这样得到物资的孩子们不在受冻了。 

    心里高兴自然又一次回味起家乡杨集来。    记得从2016年1月开始,2年多时间扬州昕跃爱心团队已经累计资助了杨集近百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孩子,资助还在继续,这对家乡那些想上学却家庭贫困的孩子来说是一大帮助。     

      2017年的夏天,扬州昕跃爱心团队一行20多人来到杨崖集亲自走访受资助的孩子,这次爱心人走访对宣传杨集帮扶杨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江苏泰州爱心人思路话语老人曾经9次爱心走访会宁,资助帮扶会宁的孩子,她每次来会宁总要去杨集,因为思路话语老人和我一样,心里总牵挂着杨集。 

       2018年夏天,江苏南通明壹助学团队爱心人一行7人来到杨崖集中庄社看望资助孩子,团队负责人告诉说,以后他们还要再来杨集。

这几年,由很多远到而来的爱心人源源不断来到杨崖集   。 

      家乡杨崖集地处会宁东南乡,这里曾经是一块神奇的好地方。昔日这里有山有水有景,这里有古城遗址,有石峡,有很多还没有被发现的奇观美景,但一直以来这里总是被遗忘的角落,自从这几年当地政府引导农民改变种植结构,大量推广种植菊花,党生,黄芪,板兰根,冬花中药材后,这里才开始引起外界的关注。     

     2018年的家乡杨崖集猛然“热”起来,当地农民开始改变种植结构明显提高收入,来杨集观光旅游的人多了,自媒体宣传的也多了,家乡开始苏醒了,也开始得到重视和开发。而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多了起来。

      2018年11月10日,曾主办《甘肃教育报》会宁教育专版。曾担任《白银市教育志》会宁教育部分总撰稿人,《会宁县志》教育专业志惟一撰稿人,会宁教育“十一·五”规划惟一撰稿人,会宁县第三次红色旅游节“教育展览”撰稿人的原会宁四中校长贠守勤 老师也来到杨崖集,他在走访杨集后在他写的《  神龟虽寿,药王传奇!》一文中这样写到:

         不知多少次去过杨崖集,每一次似乎都像是第一次。2018年11月10日,应长征药业老总、朋友张海军的邀请,又一次去杨崖集,还是好像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在通往杨崖集的路上,我不由得口占一绝,云:
七律·访神秘药乡杨崖集镇
昨天转战上山岗,今又驱车访药乡。
祖厉源头重跨越,渭河流域再登堂。
感叹莽原千古秀,长吟大地百年狂。
说罢春秋旧城事,挥毫更叙立冬忙!

(说明:“说罢春秋旧城事”句指先一天即11月9日,我刚沿着这条路到党家岘去采访拍摄《古今会宁》回来)
     杨崖集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似乎隐藏着无数的秘密、无尽的故事和没完没了的传说。
杨崖集,背负丝绸名驿古道,手牵泾河道元大山;南望绵延起伏秀峰千里阶阶伏波,北眺蜿蜒曲折旱塬百折叠叠入云。群峰颔首,三水低吟,药王山才被仙人指路,响河水早奔渭河激流。二水缓出,蛟龙生焉,寺庙早为立其雄;八山环滚,庠序沛然,黉门迟来赋其荣。庙续一方香火,学立万代尊荣!
    杨崖集,白银市唯一一个全域属于渭河流域的乡镇,孤系于东南一隅,独享着渭河的无限风光;
杨崖集,又处于中国大陆版图外三角的中心地方,自立于万山之中,吮吸着大自然的充分营养。
       杨崖集,冥冥之中,发于路?发于山?还是发于道?我更觉着发于道。

     因为山就是自然,人是自然之物,故发于道者,实则发于自然也!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杨崖集,虽有无数人间传说、人类奇迹,然,天造地设者也是俯拾便是!
      据先行者说:
      石堡峡河口有一石蛤蟆,虽被斩首,但是,石头中间又长出了五只小蛤蟆,如同五对情侣,面对着面,嘴对着嘴,几百年来含情凝望,不离不弃。景乃天造,传记由人。
     红土村有一个传说,此地原来一座山叫红龙岭,周赧王认为红龙岭就是龙脉,当斩。结果,斩了又合,合了又斩,终有一天,出现了一条桶一样粗的芦苇根,赧王命人再斩,芦苇根断了,里面流出了殷红的鲜血,鲜血把整个红龙岭染成了红色,从那以后,人们就把红龙岭改叫红土岭了。生命的意义就是这样源出于大自然的杰作!

     杨崖集街道以南有一座山,名叫药王山,说来也奇!自长征药业落户于此,真的找到了种植药材的天然土壤。黄芪、党参、板蓝根,皆喜欢在这里扎根、发芽、生长。嗟夫!草木无知,亦有选择,奈何以伟岸之躯,不与天下争荣乎!
      杨崖集的石堡峡有一个神湫,据会宁旧志记载,“石堡峡,在县东一百里。三面石峡,中一小涧,名魏王沟,中有神湫,天旱迎取一滴,逾时满溢瓶中,颇见神奇”。
湫,水潭,一般在山脚下。取山阴润泽之气,聚而为湫潭。瓶罂罐勺,可以雨天下,而况于一方乎?乃者自冬徂春,雨雪不至,民之所恃,以为生者,麦禾而已。

山与水依,湫与人趣。
据传,当地人所知晓此湫者已逾400年,若与魏王沟之魏王相联系,则湫在公元前450多年就存在了,距今已有2400多年矣!
且湫与天相通,敬湫即敬天;湫与地相通,湫出即灵动;湫与人相通,面湫以观人;湫与灵物相通,“南有龙兮在山湫”。
      故祈雨先祈湫,敬湫便敬天,是故湫深则天有雨,天长则湫不绝,无作水旱,以登麦禾。天人合一在此演绎的淋漓尽致、无与伦比!

杨崖集,可以打造出许多景观:
以响河为题,可以打造出:响河听泉、响河水磨、响河垂钓、响河牧场、响河奇石、响河传说……
   以神湫为题,可以打造出:神湫祈雨、湫子神水、魏王霸业、湫龙感应、祭湫大典、湫兮如风、凄兮如雨……
   以石蛤蟆为题,可以打造出:海枯石烂、见证婚约、婚纱摄影、情侣漫步、板蓝根花海……
以药王山为题,可以打造出:千年神树、锁系平安、药王赐福、黄芪景色、国家地理标志……
以陇西川为题,可以打造出:陇镇雅观、马河风光、古城演义、红色传奇、千年古镇、陇中江南、天下学窑、杏坛奇观……

杨崖集还有一所位于会宁最东面、第一个看到太阳的小学——罐子峡小学,加上历史上的裴玉山私学、杨集私学、陇西川私塾、魏家岔私学、刘家嘴私学等,昭示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杨崖集,还有阳坡东山烽火台、高高山烽火台、水头豁岘烽火台、帽帽山烽火台以及四十多个古堡等,是故,杨崖集虽有自然灵动,历史亦不可谓不远、不可谓不奇矣!

2018年11月8日,在去杨崖集之前,我应邀参加了由县电视台组织的第十九个记者节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我作了4000多字书面发言,提出了会宁宣传的“三大历史文化和四大焦点文化”主张,并即席赋诗:
七绝·参加广电系统第十九个记者座谈会
一声问候动枯容,几度寒暄情更浓。
多少屏前答又问,聚光灯下度时轮。
    2018年11月9日,我和《古今会宁》栏目组的记者们一起去党家岘拍摄《古今会宁·胡麻的前世今生》,在杨崖集镇与党家岘乡的分路处,和往常一样我还是吟出一首诗来:
七绝·登上华家岭
一路颠簸闯大关,冰天雪地覆远山。
华家岭上惊皑瑞,遍地荧光刺目帘。
说明:“闯大关”指的是那天是积累了多天的雨雪天气,道路泥泞,十分难行,几次险些儿连车带人滑入泥潭。
这或许就是我的不是记者的记者节!,这或许就是我与杨崖集的缘分!                         《   完》

       会宁摄影艺术家,书法家,自媒体人网名丑老汉同日也到杨集,他后来在《魅力杨集  神秘药乡》一文中这样写到:
        今年,在不同媒体平台看到过有关会宁杨集的各种描述和报道,基本上都是反映了杨集的无限魅力,比如:神秘药乡、响河听泉、蟾蜍折桂、响河神湫、响河牧场等等。特别一提的是,网名为“黄芪煮粥”的文章更加让我魂飞目断。    提起“黄芪煮粥”,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是位容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且博才多学,事事清明,雷厉风行的人,出自崇拜,也向好多人打听“黄芪煮粥”何许人也时,都表示很陌生,不过没关系,但我从文风里也能推敲出十之八九,其实这都不重要了,还是说说杨集吧!

     近日,有幸在长征药业集团老总张海军的带领下,我和著名人士贠守勤老师去了杨集,见到了在当地文学、历史等方面颇有研究的张志诚老人,老人今年73岁,按照民俗,就不提这个数字了,正如贠老所说,我们就越过这个数字吧!

       据张老口述,杨集其实叫杨崖(读:ai)集,早在民国31年(1942年)之前就有此名,之后至1982年改名为杨格集,1982年之后又恢复叫做杨崖集,这里要明确的是,杨崖集是全白银市唯一一个全属于渭河流域水系的镇。至于杨崖集的一些由来,在此就不深究了,还是言归正传。

        我们到的第一站是一个小地名叫剪子岔的山梁上,山梁周围全种满了会宁黄芪和党参,可谓是药王之山,这地方也是继传统药材种植之后,近年来经长征药业集团全力倾资的“三变”产业中药材繁育基地,漫山遍野的黄芪、党参,让我深知长征药业集团的真干实干,也想象得到当地政府与长征药业集团的诚心能使老百姓有信心脱贫致富的决心,这也就是精准扶贫的真实写照。

        话说回来,山梁上有个小豁岘,豁岘正中,居然生长着一颗枝繁叶茂且有着500年历史的桂林柳,这样一颗生机勃勃的百年老树能屹立在这八面来风的地方,确实有其神奇之处,故称其为药王树,一点不为过。

        原计划我们到的第二站是杨集的响河子,据张志诚老人所讲,这条河历史悠久,蕴藏着许多神秘景观,也流传着好多民间故事,但由于积雪融化,道路泥泞,所想之处,难以抵达,只能就此作罢,仅在局部稍作逗留。

          回来后,我满脑子的杨崖集,想想这个地方可塑造的太多太多,但这需要政府着实谋划,倾力挖掘,将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造以“药王山”、“药王树”、“药王连心锁”、“响河听泉”、“响河神泉”、“响河牧场”、“响河神湫”、“响河人家”、“响河露营”、“响河神龟”、“响河石堡”、“响河奇石”、“响河水车园”、“西游记之响河”、“响河瀑布”、“深谷石蛤蟆”……为特色的神秘药乡,魅力杨集。

       结合古丝绸之路,陇西川古楼,陇西川学窑等,融合开辟一条精品文化旅游产业链,实为云霓之望。
       寥寥草草,有头无尾,敬请批评!                                                                               《完》

     有这么多人关注 杨崖集,杨崖集我的家乡能不“热”起来吗?希望冬天过后的春天更加“热”起来,希望家乡农民乘借此机会能走上一条致富路,也希望在他乡创业的杨集能够多多关注,宣传帮助家乡。让我们的落叶基地能成为大西北一块安居乐业的宝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