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七载站三尺讲台,苦守山区教书育人,代课教师石玉山坎坷路上情无限

 影山飞鸟 2021-07-07
每年到秋末时候,会宁山区处处呈现一片苍山绕村秋风凉,瓜果飘香红叶霜的美丽景色。最近这几天,突降的秋雨沥沥淅淅连绵不断一直在下,下的人哭天怕地。
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的前一天傍晚,我给甘肃会宁老家的石玉山老师打了个电话,电话打了几次,都没有接。后来,石老师电话回过来说他还在地里干活。他说,放学后他赶着去耕家里的地。聊天中,本想能得到他转正工资已经兑现的好消息,结果石老师告诉说,教育局组织考试过了,体检过了,转正的文还没发,工资兑现还没有消息。


猛然间,我不知道说啥好,年初我就听到有好消息,说甘肃白银市出台转正代课教师的好政策,这消息让熬了几十年的一批代课教师心中一热,有希望转正将成正式教师,很多已经看到转正无望已经走出校门的部分老师又返回校园走上岗位复习准备考试,政策是好的,可是,政策的条条框框又把一部分老师圈在外边,据说任教时间卡在2003年这一年,这样有的教师连考一下的资格都没有,太遗憾了,可这是这次代课教师转正的一到硬杠杠。
幸运的是石玉山终于等住了,这次他被划到圈圈中,他参加转正考试都过了。
从1993年开始,石玉山27年的艰难岁月在农村小学度过,人生能有几个27年?他却苦苦坚守山区做代课教师,这次他不幸中的万幸是考试顺利通过转正了,完全有希望拿到高一点的工资待遇,说实话,教育局迟迟不发文,不公示,大家都等着心慌。
如今,有许多人对山区代课教师很到陌生,很不理解,特别对一个月有的拿几百块,有的拿一千多块钱还继续坚持的代课的山区教师更难以相信。其实,在甘肃会宁山区还有许多这样的代课教师,他们扎根山区,工资不高,一线坚守。
我真正知道石老师的家庭情况是我在2015年底的一次爱心捐助中,他的一位学生要求我帮助石老师家庭倡议进行一次网上捐款,帮助石老师给父母亲治病。让他渡过难过,这时,我才实实在在知道了天下还有这么穷的山区代课老师。这次我们通过网捐给石老师捐助了5000多元,虽然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对一贫如洗的石老师家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石玉山老师现在还在厍河小学代课教师,高中毕业后不久,他就开始在会宁南部山区偏远落后的厍河村这所山区小学教书。这里地处大山之中,山路十八弯还是弯不到家门前,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当地农民靠天吃饭,一年没有稳定的收入,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生活特别困难。
 石玉山,1990年高中毕业于甘肃会宁一中后,由于家庭困难他没有继续读书,开始在会宁县厍河六年制小学做代课教师,工资从最开始每月40元,一年发10个月,开始逐步涨到现在的360元,但这360元工资其中一年要扣去2000元的养老保险,到石老师手里的钱就没有多少了。算算他每天的到手的日工资真的少的可怜。
2007年石老师在会宁教育系统有过一次转正的机会,转正工资表都已经填好了。当时合同是月工资1300多元,3年过渡后转正式老师。石老师当时想这样可以还清家里多年累计的贷款了,可是3年后和石老师一起的全县177名已经转正的民聘教师的名额都“流产”了。最后政府答应这177名代课教师每人在原来工资基础上再加60元生活补助,再加一份养老保险。可在工资里扣除,2014年又叫自己把钱转到教管中心的帐上,一年能领三千多工资,两千多要徼养老金。石老师就这样盼星星盼月亮最后还是失望。
最近这几年,他工资涨了,每个月的工资能拿一千多块钱。

石玉山老是的父亲和母亲一直身体不太好,为了照顾父母,他没有离开家乡,或许这也是石玉山一直留守的一个原因吧。
石老师教学的厍河小学地处会宁县南部的杨集乡厍河村,曾经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留有石老师每周一到周六,每天天蒙蒙亮步行从家里到学校10多里路的一条石峡要走,27年来,他去学校都是风雨无阻,他经常天不亮就忙完家里和地里的农活,然后去忙学校的事,有时,当别人都已经熟睡,他还需要做家里的农活。起鸡叫睡半夜对石老师来说是常事。
最近几年,石玉山老师才开始带学前班,教学工作才稍微轻松了。
这么多年,石老师教出的学生已经遍布全国,在一次为石老师父亲治病筹款中,参与捐款就有好多学生参与其中,回报恩师。


由于家庭贫穷,石老师在孩子小,父母亲需要照料的时候他的妻子因无法忍贫穷的折磨,突然选择了改嫁,那时候儿子确实还很小,媳妇走了,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地无法耕种,石老师肩上的负担又一次重了许多......
    石玉山老师做一名农村代课教师收入很微博,虽然拿着微薄的工资,但在教育教学中丝毫不逊于其他公办教师,他所教的班级和他个人多次获奖,历年来在县,乡组织的教育质量检测、升学质检中取得骄人的可喜成绩。
    如今, 石玉山的儿子总算熬大了,儿子从甘肃靖远煤炭职业学校中专毕业后,已经找到一份打工的工作,石老师家里母亲近80 岁,母亲严重患哮喘多年,咳喘不停,已成肺心病。母亲两脚踝骨骨质增生,均有拳头大小的块状物,行走艰难,靠拐杖行走,因没有钱治疗一拖再拖,家中房子多年未修,破烂不堪,高龄母亲疾病无法及时治疗,就是这样,在这个单亲家庭中石老师很无奈的苦苦支撑着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
  有次,我问石老师:“你这样的选择,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悔吗?”
   石老师很无耐的说:“后悔有啥用?怪自己当初的选择就走了这条路,27年时间了,国家政策就这样的,我还能咋做?现在打工都没有人要了?”
石玉山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农村教育,他爱他的职业,他爱他的学生,他是一位好老师,他的一手粉笔板书字写的特别好,他业余时间喜欢吹笛子。

  这或许就是一位27年坚守山区当代课教师,苦守寂寞低收入的他的苦涩的回答。
我心里一直牵挂的代课教师有俩人,一位是直接还没找到媳妇没结婚的,一位是石老师,他们在教书育人的路过的都一样坎坷。
去过大西北的人都知道,这里的秋天来的早,在加上这场秋雨还在下,秋雨让这里的天气已经很凉很凉的,这里秋叶已经开始零零星星飘落起来。现在的石老师,一旦转正,工资能兑现,他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唯望他今后的生活会比以前更好

石玉山老师教书的小学

石玉山老师家的房子,他实在没能力去翻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