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学良

 若水70 2021-07-07

张学良(190163-200110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国民革命军将领,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19281229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19361212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10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他和赵四小姐(赵一荻)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

谒延平郡王祠(其一)

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在版图。

王若水点评:

1936年西安事变,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就被秘密软禁起来,失去了自由1946年,张学良从贵州转羁台湾,直到1990年恢复自由。蒋介石政府败退台湾后,1955年5月召张学良到台北士林官邸,他们俩人见过一次。这是他俩分手十八年后的第一次相见。蒋介石一见到张学良,就说:“汉卿你老多了!”张学良用低沉的语调回应:“都十八年了,我该老了。”蒋介石扬缓缓地说:“才五十几岁嘛,何言谓老?你再忍耐些,国家会有需要你的时候,你要多保重身体……”对何时恢复张学良的自由,则未置一词。张学良回到井上温泉,依旧是只能在幽闷中苦苦等待。他心绪一直只有靠时常外出游览,来排遣心中的不快。1964年,张学良在游览台南市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祠时写下了首诗,这是其中一首

诗中首句称郑成功是孽子孤臣一稚儒”:郑成功在他的父亲郑芝龙投降清朝之后带着部分士兵出走金门继续抗清,对父亲不孝,是谓“孽子”;郑成功抗清收复台湾的时候,明朝正统已经终结,南明的许多小朝廷也不复存在,被郑成功拥为正朔的南明永历帝也已经迫居缅甸了,所以说他是“孤臣”;崇祯十一年(1638年),15岁的郑成功曾经考中秀才,稚儒”。二句“填膺大义抗强胡;”是说郑成功一生领兵,抗击满清,义愤填膺,大义凌然。三四两句对郑成功为国家民族所作出的丰功伟绩做出评价:他一生的战斗,一生的努力,不仅仅在于抗清复明,尊从明朝的正朔,更因为他驱逐了荷兰人对祖国台湾的侵略,收复了宝岛台湾,确保了祖国的领土完整,是一个民族英雄。

张学良在1928年的改旗易帜完成了国家统一,曾经为东北的建设,为祖国和平统一立下了历史功绩。但他又经历了惨痛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发动武装进攻,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执行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命令,未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导致东北三省很快全部沦陷。他内心的爱国情怀使他终生有愧于祖国和人民。1935年秋他登华山时就曾感怀:极目长城东眺望,江山依旧主人非。深仇积愤当须雪,披甲还乡奏凯归。”他晋谒延平郡王郑成功祠的时候,面对这位驱逐侵略者,守卫祖国领土的民族英雄,一定是百感交集,自愧人生的。

花溪答诗友

犯上已是罪当头,作乱原非愿所求

心存广宇壮山河,意挽中流助君舟。

春秋褒贬分内时,明史鞭策固所由

龙场愿学王阳明,权把贵州当荆州。

李都蔚点评: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秘密软禁张学良和杨虎城。日本侵华南京沦陷后蒋介石将大批政治犯(包括杨虎城将军)迁徙到贵州息烽县的山里。1938年11月长沙失守后,被幽禁在湘西沅陵凤凰山的张学良被迁往贵州张学良没有被关押到息烽集中营,而是被秘密转移幽禁于贵州修文县龙岗山上阳明洞王文成公祠蒋介石要张学良在此潜心研读《明史》陪同张学良的赵四小姐——赵一荻女士1941年5月,张学良突发急性阑尾炎,在医院动手术后,移居贵阳黔灵山麒麟洞。1941年夏为替张学良解闷,时任贵州省主席吴鼎昌约请了当时贵州一些名流学者在贵阳城南17公里的汉云楼举行诗会,特邀张学良参加。与会的名流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以诗词慰勉张学良。张学良很激动,他站起身,悲愤地吟出首七律《花溪答诗友》
    诗中说他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这种“犯上作乱”的举措,作为蒋介石的部下,亲信,从个人感情上讲,原来不是他自己的本意。但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祖国山河统一的民族大义上讲,是在帮助蒋介石做出正确的选择。历史自会明辨是非公理,这就是诗人潜心研读《明史》的感悟。诗的最后两句“龙场愿学王阳明,权把贵州当荆州。”用了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自己犹思出山领兵抗战的心情。贵州修文县龙场阳明洞,是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大儒王阳明(王守仁,文成”)三年谪居,潜心“悟道”的地方,“龙场悟道”成就了他著名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学说,并萌发“致良知”思想,奠定了“阳明心学”的基础“荆州”是说三国时期魏蜀吴形成鼎立之势初期,刘备据荆州暂作栖身之处,诗人说贵州亦非久留之地,依然希望蒋介石能够让他出山继续抗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