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光

 若水70 2021-07-07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1086年10月11日宋哲宗元佑元年九月初一 ),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清圣祖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司马光与历代功臣四十人从祀历代帝王庙。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王若水点评:

司马光遗留下来的词作只有三首,这首表达真率感情的《西江月》,造句自然,意不晦涩,语不雕琢,直抒胸臆。在短小的篇幅之内,把惊艳、钟情到追念的全过程都反映出来,又含蓄不尽,给人们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足见司马温公文采的浑厚与感情的丰富。

词的上阙写宴会所遇佳人的美姿,营造出惝恍飘忽,扑朔迷离的意境。佳人她并不浓妆艳抹,刻意修饰,只是松松地挽成了一个云髻,薄薄地搽了点铅粉。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轻盈的体态,她的舞姿就象柳絮游丝那样和柔纤丽而飘忽不定。

词的下阙写词人自己佳人的恋情性灵流露,雅而不俗,余味深长。“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得遇佳人反惹相思,不如当时不见,有情后会为情而痛扰,不如无情的好,这样写来反衬出佳人的可爱,惹人情思。欢宴散罢,酒醉醒来,追思与怅惘的感受都尽括深院月斜人静这一景语,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

初读这首《西江月》,以为是司马温公的风情之作。北宋词坛,花间婉约词风盛行,文臣名士填就一些旖旎香艳之词,实在是正常之至。但是多想一些,古代文人笔下的“佳人”常有所托,这首词中是否暗喻皇帝?宋神宗熙宁变法,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司马光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自请离京,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次年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词作中上阙描写“佳人”的丽质,下阙写自己对她的感情和酒醒后的怅惘,如果说这首词是词人依托“佳人”而写对皇帝的思念,不一定就是牵强之语。

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李都蔚点评: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托物抒怀的言志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在皇帝支持下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因而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直到哲宗即位才回京任职,这首诗是在洛阳时写的。诗人选择柳絮,葵花作比,表明自己内心的情志——不会象飘荡的柳絮一样没有固定的操守,而会象逐日的一样忠心于君王国家。 

客中指客居他乡洛阳初夏四月,风雨过后,天气晴朗,清明和暖,户外的南山青翠明净了。这个季节,已经没有了随风飘飞的柳絮,只有那向着太阳盛开的葵花异常娇艳。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两句寄物言志,充分表明诗人自己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是要任凭雨打风吹,毫不动摇,绝不改变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心一意忠诚于国家社稷,君王百姓。诗人托物言志,笔法委婉含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