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天下霸唱年轻时就能写出像《鬼吹灯》这样包罗万象的小说?

 北梦木兮r5jdls 2021-07-07

《鬼吹灯》

《鬼吹灯》是盗墓类小说的开山鼻祖,集盗墓,探险,悬疑等素材为一体。在这本书中,有着历史、地理、民间传说、装备器械、风水葬制等各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也是有着这些知识让这本书显得有真实代入感。

《鬼吹灯》系列有前后两部,分为八册,讲述了胡八一、王胖子和Shirley杨三位摸金校尉穿梭在阴阳两界,出生入死,展示了那离奇诡秘的地下世界。


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人点烛,鬼吹灯,勘舆倒斗觅星峰;水银斑,养明器,龙楼宝殿去无数;窨沉棺,青铜椁,八字不硬莫近前。竖葬坑,匣子坟,搬山卸岭绕着走;赤衣凶,笑面尸,鬼笑莫如听鬼哭。

在《鬼吹灯》中,天下霸唱将倒斗分为四大门派,分别是发丘、摸金、搬山、卸岭,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是曹操所设立的,搬山卸岭则是作者虚构的门派。在书中的主角是摸金校尉,摸金校尉精通风水,并且只有佩戴着用穿山甲最尖利的爪子作成的摸金符才算正宗的摸金校尉。摸金校尉的规矩最多,倒斗的时候要带黑驴蹄子和糯米,进入墓室要在东南角点一支蜡烛,鸡鸣灯灭不摸金,每个冢只能进去一次。

摸金校尉虽然在历史上有记录,但是并不是一个行业,也没有流传,这些规矩都是作者虚构的。摸金校尉身份象征的摸金符,是用穿山甲最尖利的爪子为原料经过很多特定的工艺制作成,水火不侵,这个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倒斗”和“冥器”这是一些特定的土话,是真实存在的,而“粽子”是作者虚构的。这些行业规矩、名词都是随着《鬼吹灯》的流传而被人们知道,也一直被其他同类小说沿用。

随着小说的进展,四大门派的来历、传说、倒斗手法作者也都一一进行了完善。四大门派的祖师爷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真实人物,并且和这些门派的倒斗方式也是完美契合。四大门派各样的倒斗方式也有很多是民间真实流传的,陈瞎子的听风听雷术,观泥痕、辨草色,通过带陵、墓、丘、坟等名字的村庄山岭捡漏,都是比较真实的。

在旧时的帮会、行业中为了隐蔽创造了一种隐语,称为切口,只有同行才可以听懂。在《鬼吹灯》中作者编了一套全新的暗语——山经。天下大山三十六,小山七十二,江湖上的行业和体系以“山”为字号,朝廷是“昆仑山”,也是唯一的一座真山,其余的山名都是虚的。陈瞎子率领的绿林响马是江湖上最大的势力,称为常胜山,木匠墨师称为“黑木山”,乞丐是“百花山”,杂耍卖艺的是“月亮山”,制作销器儿的是“蜂窝山”.......山经则是这些行业通用的大切口,互报山头就可以知道对方的来历,作者自创一套切口也是很厉害的了。

这是《鬼吹灯》的大致框架,可以看出作者对旧时江湖的行话、术语都十分了解。

地理文化

在《鬼吹灯》中,摸金三人组历经东北、内蒙、新疆、陕西、西藏、云南、四川、湖南、北京等各地,这些地点的历史背景、动植物、地形地质等都是有真有假,大多都是有真实原型,这也显得很有真实感。

《精绝古城》

这部故事是故事的开启,胡八一家传风水秘书的来历,野人沟倒斗,前往新疆考古,进入精绝古城遗址,引出了后续的故事。

胡八一当兵的时候在昆仑山遇到过九层妖楼,这是一种怪异的殡葬形式,用数千根巨木搭成“金”字形木塔,分为九层,每一层上都是骨骸。九层妖楼不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是有真实原型的,就是青海都兰热水血渭一号大墓,是唐代早期的吐谷浑墓葬。

中蒙边境的黑风口野人沟的金国将军墓室老胡和胖子倒地第一个斗,在这里还发现了关东军地下要塞。这个地名是虚构的,但是关东军地下要塞是真实存在的,在东北内蒙地区至今仍有地下要塞的遗址。而金朝是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统治北方和东北地区的王朝,金朝的很多贵族墓葬都是在东北地区。还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朝的帝陵、贵族陵墓也有很多在东北、内蒙地区。

在前往精绝古城时,路上的博斯腾湖、孔雀河都是真实存在的,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孔雀河是罕见的无支流水系,唯一源头来自博斯腾湖,是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的“母亲河”。作者对沙漠中干枯的胡杨、波纹状的黄沙、美丽的朝霞、野骆驼、大风沙等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沙漠中。

沙漠中的西域三十六国是历史上的古国,楼兰、姑墨、西夜、精绝是比较出名的古国,只是现在都已淹没在风沙中,在精绝国故址还曾出土过著名的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黑沙漠腹地,有一红一白两座扎格拉玛神山,传说是埋葬着先圣的两座神山。这座山也是有真实的原型的,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麻扎塔格山,唐朝时称为神山,吐蕃称为薪山,宋时称为通圣山,在维吾尔语中意思为“坟山”。又因为这座山两侧基岩红白分明,也叫红白山。

在这部中还有一些对矿物的介绍,老胡在昆仑山当兵时在地下遇见云母和水晶,就介绍了云母是一种单斜晶系的结晶,和水晶通常生长在同一地层中。此外还有很多的动植物,动物有沙漠行军蚁、野骆驼、白骆驼等。植物有那名气很大的尸香魔芋,传说中守护所罗门宝藏的魔鬼花,与之相似的则是产于苏门答腊岛的巨魔芋。

《龙岭迷窟》

这部分为三个小节,胡八一、胖子、大金牙去陕西收古董龙岭倒斗发现西周幽灵冢,二是鹧鸪哨拜摸金校尉为师黑水城寻宝,三是石碑店棺材铺献王痤术浮出水面。

龙岭上金算盘为了倒斗曾建造了一座鱼骨庙,鱼骨庙在很多地方都曾有过,相传是用大鱼的骨头搭建,和龙王庙一样里面也是供奉着龙王,是渔民敬奉的特殊神庙。

胡八一三人在龙岭的山洞中发现的闻香玉,也是真实存在的东西。闻香玉的发现地点正是陕西,并且除了陕西汉中的米仓山深山老林里,还没有在第二个地方发现过,这块闻香玉还上过央视的鉴宝节目,天下霸唱这个细节可以说找的非常好。

鹧鸪哨拜摸金校尉了尘大师为师后,一起前去黑水城寻宝。黑水城是西夏边防要塞,在西夏、元朝时期,繁华一时,但是因为风沙成为一座废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在黑水城遗址有很多珍贵文物,更是有很多寺庙、佛塔、佛像等,清朝末年俄国的文物贩子曾打听这里没人告诉他们,后来还是被如果的科兹洛夫带人进入黑水城,偷盗走很多珍贵文物。

《云南虫谷》

这部从澜沧江的遮龙山写起,目标是献王墓取凤凰胆。

凤凰胆又叫雮尘珠,是鬼吹灯中贯穿全书的一件物品。传说凤凰胆是世间第一奇珍,其实确实有这个晶石,叫做红蚕石,在矿物形成初期上面会有形似眼睛的凤凰眼。

古滇国是古代西南边疆的割据政权,滇人有着浓厚的宗教信仰风俗,在滇国每逢大事时都会举办祭祀,甚至还有人祭。而献王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位,不过并不是同一个时代,有很多也不在云南。

这部还有一个邪术,痋术。痋术是一种巫术,和蛊毒、降头并称为滇南三大邪法, 曾在东南亚一带盛行。痋术是用死者的亡灵为媒介,而且冤魂的数量越多,这种”痋术“的威力也相应越大,但是在各种典籍中很少记载,各种方法是作者自己虚构而成的。

在彩云客栈有介绍,附近的主要树种以毛叶坡垒居多,其次是香果树和大杜鹃,也有少量银叶桂。毛叶坡垒是云南热带雨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果树、大杜鹃、银叶桂也都是主要分布在云南的植物。遮龙山中植物尽情生长,有着顶天立地的望天树,吸引各种珍贵蝴蝶的蝴蝶兰。这些分布在云南的动植物都是真实的动植物,如果没有去过云南,凭着查资料也是很难写出的。

《昆仑神宫》

这部写的是神秘的雪域藏地,《云南虫谷》最后部分就曾提到藏地。西藏、昆仑山一直都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这部也是充满了神话色彩,各种各样的西藏文化,古文明,传说。此外,还有恶罗海城、灾难之门、可以转化无量业火和乃穷神冰的达普鬼虫、控制矿石的邪灵大黑天击雷山、狼神水晶自在山、风蚀湖的鱼王、斑纹蛟等等都极具神话色彩。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写了雄狮国王格萨尔征战八方、降妖伏魔的传奇经历,千百年来一直在传唱。而魔国是《格萨尔王传》中的一个部落,在岭国北部,魔国与岭国经常发生战争,《北地降魔》有格萨尔率领岭国征服魔国的战争。

象雄王国是吐蕃之前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国家,现在藏族人民转神山、拜神湖、插风马旗等习俗和生活方式很多都是象雄时代留传下来的。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是吐蕃世系的延续,在这一时期,佛教逐渐达到全盛,但神秘的是古格王朝仿佛一夜之间消失。古格王朝留下的只有那记录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成就的遗址,古格银眼就是古格王国特有的一种制作佛像的工艺,用白银镶嵌铜像的眼睛,是成就最高的佛像。古格王朝遗存数量最多、最为完整的是它的壁画,还有很多用金银汁书写的经书,极为奢华。

这部虽然有神话色彩,但是涉及了藏地各方面的知识。念青唐古拉山脉、冈仁波齐、纳木错、昂拉仁错、扎日南木错、当惹雍措、昆仑垭口、拉姆拉错等是藏地的山湖,牦牛、黄羊、藏马熊、长角羊、雪山麝鼠等是藏地的动物。还有具有藏地风情的青稞酒、糌粑、酥油茶、唐卡、嘎乌、哈达、转经筒、风马旗、藏刀、藏医藏药、天葬、转山转湖等。在藏地最崇尚的佛教,书中也没少提及,莲花生大师、铁棒喇嘛、空行母、药王菩萨、大黑天、天授唱诗人、十相自在、《甘珠尔》、六字大明言、藏传佛教的传承等等,这些几乎涉及了藏地各式各样的知识。

《黄皮子坟》

这部分和题目一样,主要描述的是黄鼠狼的种种诡异传说。黄鼠狼是狐黄白柳灰中的黄大仙,性情狡黠让人感到神秘,另外据说可以左右人的精神世界,关于它们的故事在东北尤其多,故事就是起于东北的大兴安岭。

在这部有个百眼窟,传说百眼窟有黑龙出没,吞吃人畜,其实现实生活确实也有百眼窟,就是鄂尔多斯高原上的百眼窟。在鄂尔多斯高原有一座小孤山,上面有许多神奇的石窟,里面还有佛像绘画,但是什么时候制作的,用途是什么,也是未知的,显得也很神秘。

在百眼窟,胡八一等人又发现了日军的秘密研究基地,里面有休息室、医务室、仓库、指挥所、通气孔等,洞内有大批物资。等等都显得比较真实。作者说自己曾经在海拉尔和大连参观过日军侵华战争时期的遗址,包括焚尸炉、监狱、欧洲风格的医院和研究所等建筑。海拉尔要塞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被称为“地下城市”,所以这部分是作者根据自己参观遗址写出的,因此很真实。

《南海归墟》

这部主要讲述的是胡八一等人去南海的珊瑚螺旋寻找秦王照骨镜,顺便做些“采蛋”的生意。相比其他几部,这部不是在深山或地底,而是在海中。欺山不欺水,瞒天不瞒海,在海中更是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资源极其丰富。南海北部湾海域的珍珠又被称为南珠,有着“东珠不如西珠, 西珠不如南珠”的美誉。自古以来,珍珠就是高级的装饰品,也是名贵的药物,南珠在秦汉始就作为皇家贡品,那时期就有龙户赴水采珠屠蚌。龙户不是虚构的,是旧时南方的水上居民,他们多数以舟为家,也被称为蛋户。据记载龙户善于伏水,身上绣有纹身,以象蛟龙之子。正如书中所说,美丽的珍珠也是珠民的血泪史,珠民是风险性最高的职业,但是古时统治阶级却不关心这个,只是逼迫珠民进贡珍珠,致使大批珠民葬身巨鲨腹中。明代嘉靖时期冬天仍逼迫珠民下海昼夜采珠,很多珠民被冻死,当时有大臣上书说采珠之役,死者万计。虽然珠民从事着最危险的职业,身份却最是卑微,不列户籍,不准在陆上居住,可以说是无比凄惨了。

在南海的珊瑚螺旋之中,曾经有过一个青铜文明高度发达的恨天之国,自秦朝之后,相关记载彻底消失了,恨天国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迷踪之国。恨天国是作者虚构的一个国度,但是也有一些相似的,就像作者所说的有观点认为,灿烂辉煌一时的玛雅文化,是西周时期渡海的先民所建,这个恨天国也是先秦时期远离华夏文明,并且精通青铜锻造。

在这部中有使用搬山道人的秘法,漂瓜取鱼,依靠司天鱼辨认方向。漂瓜取鱼是准备半生的大西瓜和生石灰,将生石灰化做半沸,再将西瓜切开一个口子除尽瓜瓤,然后倒入石灰水,再把瓜皮封上,缝隙处也用黏胶堵死。这些做好后,将装有石灰水的西瓜扔进海中,海中的恶鱼吞下西瓜后,瓜皮破裂,生石灰产生的热量轻易就能烧烂鱼腹。这个方法可以说极为精彩,作者曾说这些并非是自己虚构的,以前在中国南方,确实存在,但是这个很少有记载,作者能知道也是阅历很丰富了。

这部也是很精彩的一部,海中的洋流、天文潮、日食、月食、龙上水、过龙兵、海市蜃楼、幽灵岛、幽灵船等现象都有提及,还有乌贼、海蛇、海怪、人鱼等海中巨兽,尤其精彩的是龙户古猜搏斗群鲨,大白鲨、大青鲨、虎鲨、锯鲨、双髻鲨全部上场。

《怒晴湘西》

鬼吹灯分为四大门派,这部写的是民国时期搬山道人、卸岭力士两大门派联手三盗瓶山的传奇故事。湘西的传说,搬山卸岭独特的手段,瓶山机关城,怒睛鸡,六翅蜈蚣,黑琵琶,穿山穴陵甲等等都很富有神秘色彩。

陈瞎子是民国时期江湖上的老大,常胜山的总把头,天下群盗之首,卸岭力士魁首,控制南七北六一十三省十几万响马群盗,暗中还扶持三湘四水若干股军阀势力,可谓无限风光。陈瞎子是湘阴人,他的拜把子兄弟罗老歪是湘西人,都是湘水附近的人。在湘西这片土地存在有出名的湘西三邪,湘西赶尸、放蛊、落花洞女,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赶尸匠了,罗老歪年轻时就做过赶尸匠,在义庄也解释过一些,不过书中这些并不是主要的内容。

故事的起源是位于湘西怒晴县的瓶山,因为山体形似宝瓶被称为瓶山。瓶山也是有原型的,是湖南省石门县境内的壶瓶山,也是因为形如壶口,被称作壶瓶山。瓶山附近居住着苗人和土家族人,壶瓶山附近居民也是以土家族为主,可见壶瓶山就是原型。书中对瓶山周围风景的描写,还有土家吊脚楼的描述也都很真实。

《巫峡棺山》

这是全书的最后一卷,写了四大门派之外的另一个门派——观山太保。观山太保祖辈居住在巫山棺材峡,到封师古和封师岐时,分成两脉,封师古建立地仙村妄图成为地仙,封师岐后人则意图铲除封师古,最终和摸金校尉联手破除地仙村。这部分也交代了所有该交代的事情,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这部的故事发生在巫峡棺材山,长江三峡两岸连着无数山脉,自古以来就是神秘的巴蜀文化与巫楚文化交汇的区域,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数不胜数,有着颇具神奇色彩的悬棺崖葬,古栈道,古兵塞等等。悬棺是崖葬中的一种,是在悬崖上凿孔钉上木桩,将棺木放置在上面,或者将棺木一头放置在崖穴中,另一头架在绝壁钉的木桩上,并且几乎都是在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上。在《太平御览》中有“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在有些悬棺的随葬品中有龟状木盘等,观山太保就是依靠盗取棺材峡悬棺中的骨甲发迹。

《观山指迷赋》是贯穿全文的寻找观山太保地仙村的重要线索,这段口诀引出的金丝雨燕搭建的无影仙桥,观山神笔画地为门等都是极为精彩。

在这八册中各种地理文化真假结合,真实的地方、建筑、动植物让故事显得真实。旧时的各种土话,各行的流程,一些方法,像漂瓜取鱼,大金牙侃的盘玉等等,作者也很是熟悉。在书中还有很多人文风情,方言俗语,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人文文化,最后就是胡八一和胖子的那些对话让故事有了一个年代感。这里面很多知识都不是书本或者网上查资料就可以得到的,是需要切身实践的。

笔记杂谈传说故事

《鬼吹灯》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民间传说、笔记杂谈、探险电影等等,故事又都是发生在东北、内蒙、云南、湘西、西藏、三峡这些历来多奇闻异事、民间传说的地区,所以在书中可以看到很多的传说故事,作者对素材的整理也很是契合。

在民间传说中,神笔马良、刘海戏金蟾、田螺姑娘、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妈祖等这些故事都是为人所熟知,书中也都有提及、改造,像观山神笔画地为门就是借鉴的神笔马良,金丝雨燕搭建的无影仙桥来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除了这些为人熟知的传说,还有大量的笔记杂谈中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很多民间故事、故事会中也都有,去找的话都可以找到一些痕迹。

在《鬼吹灯》中作者虚构了一个词“粽子”代表尸变的尸体,就是僵尸、恶鬼之类不干净的东西。僵尸是中国民间传说的鬼怪,源于明清时代,在清代袁枚的短篇小说集《子不语》和纪晓岚的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都有很多相关故事。《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有对僵尸作出描述:“白毛遍体,目赤如丹砂,指如曲勾,齿露唇外如利刃类接吻嘘气,血腥贯鼻。” 《子不语》中还把僵尸分成八个品种,有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等。在民间传说中,僵尸变异的原因有借生人的阳气、风水问题、照到月光、黑猫经过等等,而克制的器物有阳光、镜子、鸡鸣、桃木剑、糯米、墨斗线等等。《鬼吹灯》中也是借鉴了这些记载和民间传说,至于摸金校尉必带的黑驴蹄子可以克制僵尸是作者虚构,不过在民国初年,西域考古及探险队几乎人手一个,有很好的辟邪和警示作用。至于鬼,千百年来,有关鬼神的传说更是绵延不绝。

《怒晴湘西》一节中,陈瞎子在古狸碑看到老猫被狸子洗肠,自己也被圆光术控制。猫有个别称叫狸奴,猫被狸子洗肠这一段在清代的笔记《广阳杂记》中也有记载“平凉、静宁之间,有物如猫,而首大色黄,人呼曰“黄妖”,家猫见之,即随之去,饮于河以涤其肠胃,至妖前听其食。妖以舌舔之,毛随舔落,磔猫而食之。” 这和书中的这节一样,白老太太在清代的《醉茶志怪》也有记载,至于圆光术是民间流行的一种法术,曾经非常盛行。


《怒晴湘西》陈瞎子二进瓶山在瓮城遭遇的机关埋伏,也是有相关的原型故事。在唐代的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中有尸穸卷,讲的是丧葬习俗和倒斗,其中有节倒斗的故事。“遇一石门,固以铁汁”,“开时,箭出如雨,射杀数人”,“第二重门,有木人数十,张目运剑,又伤数人”,“有沙迸扑人面。须臾风甚,沙出如注,遂没至膝,众惊恐走”,这一系列机关和书中瓮城的机关极为相似,作者进行改造后,成为一段全新的故事,更加惊险,更加精彩。

《怒睛湘西》这部中笔记杂谈的故事尤其多,还有汉朝京房《易妖》中的犬不八年,鸡无六载。犬不八年,鸡无六载是旧时民间俗语,意思是家中饲养的鸡犬禽畜,都不能养活太多年头,它们生存得太久,就会逐渐通人性,早晚必定成精成妖。怒睛鸡也是出自笔记小说《里乘》,书中有一种眼皮位置能和普通鸡相反的禽类,名叫“怒睛鸡”。

此外,《龙岭迷窟》打旱魃的故事是民间传说,《明史》中的民俗说也有记载。《昆仑神功》中的蜕壳龟,在清代短篇笔记小说集《里乘》中的蜕壳龟的故事,民间也有乞丐智斗蜕壳龟的故事。《南海归墟》中的黑鳞鲛人在《述异记》、《博物志》中都有相关描述,这节其中提到的徐偃王在《尸子》中有记载为“徐偃王有筋而无骨”,海和尚也是沿海一带民间传说中的海怪。

上面这些都是古代以及民间的一些传说故事,还有就是现在的一些奇闻轶事。恶罗海城中的人突然神秘消失,其他东西却如同定格,在百慕大一些地区突然失踪的轮船再发现船上空无一人,东西却是没有一点变化,如同定格。还有幽灵岛、幽灵船,这些在未解之谜中都有相关的故事。《鬼吹灯》中近现代的故事还是比较少的,在作者其他作品中却是有不少,像《谜踪之国》中的地球望远镜计划等都是近现代的故事。

书中的探险场景在电影中也有相关的,作者说过自己很喜欢看电影,曾经非常喜欢《深渊》和《异形》,也很喜欢《金刚》中探险队利用转盘式冲锋枪,同山谷里蜈蚣恶战的桥段。这些探险电影中的场景和桥段作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就成了书中的一些场景。

风水

《鬼吹灯》中摸金校尉擅长风水,胡八一就是靠半本《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的书成为摸金校尉,行走天下,无往不利。

风水学是历史极为悠久的一门玄术,有形势派和理气派。形势派讲究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因形选择,根据山水地势寻找龙脉,宗师杨筠松著作有《撼龙经》、《疑龙经》等。理气派主要依据《易经》的原理以八卦、十二支、九星、五行为四大纲,讲究用罗盘定位和星相确定风水好坏。胡八一的《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包括风水阴阳术,分为十六卷。这本书中的天卷是天星风水,上观天星、下审地脉;地卷主体是相形度地,解读大地上山川河流的走向形势,判断龙脉的来去止伏。这本书在现实世界不存在,但是也不是虚构,融合了风水形势派和理气派,《易经》、《葬经》等各种知识。

在《鬼吹灯》中有不少关于风水的知识,出自《葬经》的玄武拒尸,《易经》中的震惊百里,利涉大川。“震上震下,震惊百里”是《易经》六十四卦中五十一卦震卦,是《南海归墟》中主要的卦象,利涉大川是胡八一前往昆仑神功前遇到张赢川算的两卦,书中也都有详解。通过这些卦象的描述,可见作者对风水知识也是有所了解的。

为什么天下霸唱能写出《鬼吹灯》这样包罗万象的小说?《鬼吹灯》的作者是天下霸唱,这本书在2006年出版,当时作者还不到30岁,那么他怎么又能了解这么多的知识呢。

据介绍天下霸唱是天津人,从小在内蒙古长大,他的父母都是物探队职员,而物探队是经常在全国各地勘探矿藏,耳渲目染下他也了解了很多的地质矿藏知识。在工作之后,他的公司涉及煤矿业务,在开矿前,要找地质队勘探,还要请风水先生看地脉。天下霸唱就是负责去找风水先生的,所以他接触了很多风水先生,了解了许多风水知识和有趣的故事。在他写作后,他又经常到各地采风,寻找好的创意和故事素材。

天下霸唱的这些经历对他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他的作品可以发现他熟悉了解很多古今中外的民间传说、奇闻异事。天下霸唱又非常擅于驾驭故事,深谙天津说书艺人的秘诀,故事设置的有悬念,人物塑造的有特色,特别吸引人。

远古的文明,失落的宝藏,神秘莫测的古墓,这些一直是比较吸引人的题材。长期积累的知识、故事,再加上作者的脑洞、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形成《鬼吹灯》这样包罗万象的小说。

天下霸唱的作品除了《鬼吹灯》系列,还有《谜踪之国》、《贼猫》、《牧野诡事》、《四神斗三妖》系列等。在看过《鬼吹灯》后,天下霸唱的作品基本都看过了。在这些书中包含了大量的考古学、风水、人文、俗语、土话、地质、物理、历史、传说等各方面的知识,再加上作者的想象力,这些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非常有真实感。

年龄只能代表一个人吃了多少年的饭,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真实的能力。虽然网上有说《鬼吹灯》是别人写的,但是并不可信,天下霸唱其他作品也都很优秀,可见作者确实是很有才华,很有想象力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