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前半生》: 爱是彼此终日对视吗?

 纽西兰的信 2021-07-07

最近,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可以说是刷爆了朋友圈。

 还没看过剧的时候,就陆陆续续从各种渠道知道了大概的内容。 马伊琍饰演的女主人罗子君是一个标准的阔太太形象。 有贴身的保姆,可爱的儿子,会赚钱的老公。而小时候处处比自己优秀的妹妹,却和母亲老公挤在老破小的房子里,时不时还要来找姐夫借钱才能度日。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这句中国老话仿佛在罗子君那里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然而编剧用浓墨重彩的篇幅来告诉观众,罗子君的婚姻只是表面的和平。吴越饰演的小三凌琳手段高明,看似轻描淡写却步步为营,用一个连妆都不化的家庭妇女形象就抢走了别人的老公,引得无数观众危机感爆棚,在网络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狂欢。仿佛每一个已婚女性,都成了罗子君,为这一场婚姻保卫战摩拳擦掌。



聪明的编剧哪里想不到这一点。 罗子君跑到陈俊生的公司,以为年轻漂亮的女职员脖子上戴的项链是自己老公送的,大闹一场,女职员斥责罗子君毫无教养时,她这样反驳“当你步入婚姻,你就会发现,与保护自己的家庭比起来,教养不值一提”。


这一幕看的我摇头晃脑,哀其不幸。 在大庭广众面前失了体面,此时的丈夫却再也不会理解分毫了。义愤填膺斥责小三的观众,把饰演凌琳的演员吴越微博骂到关闭评论。我却深深觉得编剧真是伶俐。

绝望的人们,为了守护那早已破碎的沙堡,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变成自己都讨厌的人。

《我的前半生》原文中是这样写的:

 人到中年富贵闲散,每日惦记着哪家铺子又上了新品,哪晓得晴天霹雳一道闪,老公出轨死活要离婚,全家上上下下连孩子都不带同情自己这样的安逸贵太。” 

原著作者亦舒是写故事的高手。1982年香港的故事,拿到2017年来改编,好像也没什么不合时宜。在传统的价值观里面,男性,甚至于女性自身,都认为女性应该是与世无争,在婚姻中安份地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的形象才称得上幸福美满。 可是爱情,可是一纸婚书,并不是卖身死契,它无法许诺你这一生都有所依靠,幸福安康。


我记得罗子君知道自己要离婚之后,崩溃大哭,对着前来安慰的贺涵哭诉自己做主妇有多么不容易,说自己这是不求回报的付出,痛斥贺涵只知赚钱而不懂爱情。 贺涵说其实这并不是爱,这是取悦。取悦丈夫,要求对方给你的忠诚,体贴,富足,相伴到老的承诺,算起来,这些可都是大回报投资呢。好在小说的最后罗子君靠着双手找到了工作,为自己挣得了一份体面,也找到了生活真正的意义。

 “爱不是终日彼此对视,爱情是共同瞭望远方,相伴而行”

———《小王子》 

韩剧《请回1988》中,东龙的妈妈突然离家出走,后来人家问她为什么,她说, 在生活里她是教务主任的妻子,是东龙的妈妈,是孙子的奶奶,唯独不是她自己,没有人喊她的名字,她觉得委屈。

老奶奶的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 希望有一天,《我的前半生》这样的电视剧不会再引起观众的共鸣,不会再有主妇们在街边怒打小三义愤填膺,希望女性在婚后也能取悦自己而不是他人。 


附上鸡汤公众号上推未经考证香奈儿小姐名言:

“我不是喜欢裙子,我只是喜欢工作,工作对我来说就是休息,没有什么比无所事事更令我厌倦……”

我同意所有,还要加一条:没有什么比无所事事、不动脑子、依附他人更令人厌倦。


     商务合作、供稿,请联系:

nzmessenger@xtra.co.nz

0064 3 3380168

全纪录 · 新西兰

有范儿的新媒体 · 用文字表达生活

新西兰盒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