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居民贾斯敏表示,作为每晚例行公事的一部分,她经常会用棉签清理耳朵。然而在经历了多年断断续续的疼痛和耳鸣之后,她去年年初开始听力受损。
当这位37岁的母亲意识到她几乎听不见孩子们说话时,她预约了医生,并因耳朵感染而服用了抗生素。
 她一边服用药物,一边继续每天晚上的清洁工作,每当她用棉签探测耳朵时,就会发现耳朵隐隐作痛。“我注意到耳朵周围有褐色的分泌物。还开始出血”她说。她又去看医生,医生推荐了一位耳鼻喉科专家。“在CT扫描之后,专家告诉她,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正在侵蚀贾思敏的头骨。 如果不做手术,感染可能会扩散并侵蚀到贾斯敏的大脑。她被医生告知她可能会死。经过5个小时的手术,医生取出了感染的组织,重建了贾思敏的耳道。之后,贾思敏被告知棉签里的纤维进入了她的耳朵,并感染了耳道。 她说:“棉花已经积存了5年之久,而且已经溃烂了,我耳后的头盖骨就像纸一样薄。”外科医生告诉贾斯敏,如果她再等下去,她就会死了。这种感染给她留下了终生的印记——贾斯敏永久性地损害了她的听力。她说,现在她知道自己把棉签插得太深,而且使用得太频繁了。说起来,棉签几乎是生活中常用的商品!妹子们会用它卸妆!而洗完澡也会使用棉签来清洁水渍!可万万没想到,小小的棉签居然会导致如此大的危害!此前,31岁的英国男子也因掏耳朵罹患“恶性耳炎”头骨受到了严重的感染,最终引发癫痫。 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耳屎”就是耳垢。耳垢主要由脱落的皮肤细胞、汗毛以及耵聍腺分泌物等组成。耳垢偏酸性,具有润滑、清洁和保护耳道内膜的功能。可以阻止水份进入、吸附灰尘,使昆虫、细菌、病原等不能通过耳道,从而保护鼓膜。同时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保护耳道免受感染。 而当耳垢出现如下性状时,需要引起重视:如耳垢呈黄色粘液或出现耳朵流水时,很可能是外耳道炎;耳垢带血丝很可能是耳膜穿孔;耳朵奇痒很可能是真菌性外耳道炎。发现如上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擅自处理! 由于双耳与脑组织距离很近,所以严重的外耳道感染、中耳炎等炎症容易向上蔓延,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倘若颅内感染损伤了颅神经元细胞,导致神经元细胞异常放电,就可能诱发癫痫症状。 正常情况下,耳垢可以缓慢的从耳道内向道口移动,在人体进行咀嚼或者张口运动时自行排出,需要时用双手按摩耳廓也可以帮助耳垢排出。而人体无法自行排出的耳垢一般位置较深或者比较坚硬,清理不当很可能将耳垢推入到耳道的更深处,或者损伤耳道内敏感组织,造成永久损伤,引发更加严重的问题。医生建议选择滴耳剂,如过氧化氢、婴儿油、甘油、矿物油等,将1-2滴滴入耳道内并保持1-2分钟,每日两次,睡前滴耳最佳。通常耳垢会在两周之内自己排出。如果采用以上办法仍无法排除耳垢,或耳垢导致了疼痛或听力丧失,则需要及时到医院请求专业帮助。 所以,快放下手中的棉签,耳朵不是你想掏就随便能掏的!有耳垢是正常的,因为它是耳道内膜的最佳保护屏障,千万不要再嫌弃它啦!根据新西兰健康部门的说法,人们不应该把比肘部更小的东西放进耳朵里。如果你发现耳朵疼痛、或者有耳鸣及听力丧失的症状,应该立即去看医生!nzmessenger@xtra.co.nz 0064 3 3380168 全纪录 · 新西兰 新西兰信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