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壁上有乾坤,画里越千年:在山西认识北朝

 南山禅 2021-07-07

北朝

(386-581年)

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北方的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

五个朝代总称

这是

一段足够短暂、神秘

却极度混乱、无限包容的时期

血与火中

胡与汉、南与北 

文化大汇聚、民族大融合

农耕与草原文化相渗透 

来自异域的宗教扎根中土

彼时的山西

处北魏、东魏、北齐的

核心统治区域

平城和晋阳地区

留下了无数灿烂的遗存

越千年而熠熠生辉

其中墓葬壁画颇为引人瞩目

那是被深埋地下的光阴

也是在画壁上鲜活的历史

墓葬壁画是以墓葬中的各种壁面为载体的一种绘画形式。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墓葬壁画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北朝墓葬壁画上承汉晋,下启隋唐,时代特征明显,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山西省博物院

「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

将延期至6月底结束

特展首次以“裸展”方式

通过

惊世华彩、多元异彩、古韵新彩

三个单元

展出距今1500年前三座墓中的壁画

是国内迄今规模最大的

北朝墓葬壁画艺术专题展览

太原北齐娄睿墓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内容)

娄睿墓壁画:鞍马骑游图现惊世华彩,填补了中国艺术史北朝绘画的空白。


娄睿墓发掘于1979年4月至1981年1月,娄氏是北齐统治者鲜卑高氏的内戚,墓主人娄睿为北齐世祖高欢妻娄太后兄壮之子。娄睿墓壁画的出土是中国南北朝美术考古的重大发现,是衡量北齐绘画发展水准,研究北齐音乐、服饰、内廷、丧葬等礼仪制度的重要例证,亦是北朝中原地区壁画艺术的卓越代表,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空白。

壁画“以形写神”,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采和动态,晕染法运用纯熟,突出体现了单线勾勒、重彩填染的中国传统绘画特点,特别是画面中的200余匹马,动态多样,无一重复。绘画手法是上承魏晋、下启隋唐的代表作,甚至被断定为北齐艺术大师杨子华的作品。在文物考古界和绘画艺术界引起了轰动,被誉为当年国内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墓道西壁第二层  鞍马游骑图

墓道西壁第二层  鞍马游骑图局部

忻州九原岗北朝墓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内容)

九原岗墓壁画:多元异彩,北朝时代缩影。有同时期墓葬中面积最大的“狩猎图”和体系最完备的“升天图”。

九原岗北朝墓壁画为我们了解北朝社会、军事、建筑等开启一扇新的探秘之门。壁画中宏伟的高门楼、神圣的博山炉,象征着升天后的归宿;跨马引弓的狩猎图,展现了马背民族的风骨;神怪具行的《山海经》图,体现了汉代以来的升仙传统;庞大的队列、精悍的武士,反映出墓主人生前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

《门楼图》局部

《升天图》局部

《狩猎图》局部

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内容)

水泉梁墓壁画:古韵新彩,将整墓搬到展厅中,还原地下世界。

2008年6月经过对保护、揭取后的壁画进行修复,再按照原有的墓葬结构拼接而成,把原本置于自然环境中“不可移动”的壁画揭取回室内,再现了一个完整直观而又可以参观的地下世界。走进复原的墓室之中,近距离欣赏这组气势恢弘的北朝壁画,仰观天象,环视四周,自可感受北朝贵族为自己在封闭空间之中营造出的一番乾坤宇宙,宛若身临其境。

北壁夫妇宴饮图局部  女主人侍从和伎乐

太原北齐徐显秀墓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内容)

在此次特展中还以图片方式展出一幅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壁画,此墓为一座原址保护墓葬。它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南北朝时期壁画墓,形象生动写实,色彩斑斓如新,气势恢宏壮观。画家对造型的把握,对色彩和线条的控制运用令人惊叹,是中国美术史上的杰作,代表了当时绘画的最高水平,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

徐显秀墓《夫妇宴饮图》局部

徐显秀墓《夫妇宴饮图》局部

民族熔炉

除了这次特展,建议大家通过民族熔炉所展示的其他北朝出土文物,更深层次的认识北朝。在展厅中还陈列着之前一直在外借展,如今以裸展方式作为基本陈列的虞弘墓汉白玉石椁。

太原隋代虞弘墓  石椁(点击图片查看相关内容)

太原隋代虞弘墓  石椁圣火坛与祭司

太原隋代虞弘墓  石椁骑马出行图

大同北魏宋绍祖墓  镇墓兽  

太原北齐娄睿墓  龙柄凤首壶

太原北齐徐显秀墓  编发骑俑

太原北齐徐显秀墓  彩绘石门局部

太原北齐徐显秀墓  彩绘石门局部

最后

为了让大家对北朝壁画有更深了解

我们特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级研究员

《人民日报》《故宫文物月刊》等特约撰稿人

石钊钊

带来

《壁上丹青——山西地区北朝壁画隐逸的文明交融》

系列讲座


三个主题

从专业角度出发

探寻曾经的历史变革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