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阁晴岚-挂甲山摩崖造像

 南山禅 2021-07-07


山西临汾吉县挂甲山摩崖造像位于吉县县城西南里许的锦屏山北脚下,这里背依锦屏山,面临清水河。从北魏延兴四年(474)建定阳城后,山巅建寺,山脚摩崖屡增石刻造像。其刻工精细,造型优美,被誉为吉州八景之一“佛阁晴岚”。

据吉县县志记载,唐尉迟敬德出征遇此,曾在锦屏山挂甲,更名挂甲山,也有传说唐太宗与秦琼奔赴长安,曾挂甲山巅,故名。

挂甲山摩崖造像的窟龛主要分布于挂甲山东侧台地上佛阁寺院内(紧邻国道G309旁), 寺院已毁。窟龛的范围不大,保存相对较好。造像的雕凿手法有高浮雕、浅浮雕和线雕。据《吉县志》载,以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镌刻最早,但今已经看不到北魏时期的题记。余为隋开皇二年(582)、宋熙宁二年(1069)、金皇统五年(1145)、明正统九年(1444)等雕刻。从石壁顶上凿有椽孔的痕迹可知,原有插廊一类的木构建筑也已荡然无存。

现存摩崖石雕佛像分六区八组:造像多为一佛二菩萨,佛座为覆莲瓣束腰须弥状,菩萨胁侍两侧,其中有一组大型佛道造像龛。另院内遗存较多石刻造像。此外,还有各类题刻以及一组崖画。

第一组造像

第一组造像共有3个龛和1处题记。1号龛为方形龛,上有尖楣拱,龛顶部有三瓣束莲。龛四边刻成长方形,上边及左右刻出短带吊起的帷幕。造像题材为一佛二弟子,龛基前雕有两只背对的狮子。从雕凿形像判断,该龛为隋代作品。2号龛为方形龛,上有尖楣拱,拱内无雕饰。造像题材为一佛二菩萨。其时代为隋末唐初。3号龛如意头拱龛,龛楣内无雕饰,仅加一条圆形拱线。造像题材为一佛二菩萨,保存基本完好。其时代为北魏晚期至北周时期。3号龛题记大部分已残泐不清。

第二组造像

第二组造像共有3个龛和4处题记。1号龛为方拱形尖楣龛,龛梁束莲。龛两侧加宽立柱,右侧上刻有题记“天和元年四月……造 ”等字样,左侧字迹残泐。造像题材为一菩萨二弟子。其右下角有一处题记,保存较好。2号龛为尖拱龛,尖拱内无装饰。造像题材为一佛二菩萨。其时代为隋或唐初时期,其下部题记,部分保存完好。3号龛为方形尖楣龛,龛梁束莲,内无雕饰。造像题材为一佛二弟子,其时代为北齐至北周时期。其下部题记,部分保存完好。在右下方的题记,保存较差,仅有少数几个字可释读。

第三组造像

第三组造像有1个龛和3处题记。该造像未见拱龛,采用浅浮雕手法,造像内容为一佛二弟子二力士的组合,保存基本完好。主像为释迦佛,右侧弟子应是阿难,左侧弟子应是迦叶。从雕刻形态和手法判断,应为金代作品。左上方、左侧和右侧3处题记,保存基本完整,无可释读。龛左侧有“ 维大金乙丑皇统五年”等内容题记,透露出这组造像的创作年代为金代早期。

第四组造像

第四组造像有2个龛和4处题记。1号龛是一组浅浮雕造像,内容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佛,左右分别是阿难和迦叶两弟子。从造像题材、冠饰、衣纹、体态及雕刻手法判断,其时代为金代。此龛左侧有两处题记,已残泐无法释读。2号龛为帐形龛,龛楣上有火焰宝珠,帐幔半垂,龛边有两组仰莲和一组覆莲雕刻成的立柱。龛内雕一尊思维菩萨,为高浮雕。其时代为隋代。其龛左侧题记,保存基本完好,可释读。左下方题记,残泐严重。

第五组造像

第五组造像有2个龛和2处题记。1号龛为尖楣圆拱龛,龛顶部有忍冬纹,部分残损,隋代造像。造像题材为一坐佛,龛左侧基本可辩,可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为发愿文, 下段为供养人题名。2号龛造像题材为一佛(弥勒)二菩萨。在龛左上方的题记,保存基本完好,可释读,据判断其时代为北魏晚期至东魏。

第六组造像

第六组造像是一较大型窟龛,顶部和左侧已踏毁,平面成长方形。正壁凿一长方形台基,台基上雕凿两组造像。


左侧为道教造像,头部全毁,其中第一身造像留有胡须,中间造像手持佛尘。左侧和右侧分别雕凿两身造像,双手持剑指地。足着短靴。中间有身童子造像双手捧一物在胸前。右侧一组为三佛结跏趺坐莲台之上,袒胸着袈裟,左侧和右侧分别雕凿两身金刚造像,双手交叉持剑指地,足着战靴。佛中间雕凿两身菩萨,主宗佛两侧雕凿两弟子。右侧顶部凿有两身飞天。台基雕凿六位供养人,上有题记,基本可以辨识。窟外右侧雕凿一护法一金刚两身造像,金刚脚踏小鬼,左手叉腰,右手上举。护法双手合十拱与胸前。

| 院内遗存 |

| 早期崖画 |

题材为头饰三根翎羽,身披鳞衣,腿裹邪幅的人物形象,经有关专家学者研究,初步认为是一幅记录史前先民郊祭,迎日北归,欢庆春临,孕育新生的巫术岩画,或是4500-5000前生活在这里的人祖羲皇帝的形象写照,是一组极有历史价值的艺术珍品。也有人对该组岩画有了新的解释,称是华夏首幅龙凤呈祥图。

| 崖壁题记 |

附:山西吉县挂甲山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广而告知    |  

广大佛教艺术爱好者的福音

中国佛教艺术学者金申先生所著

《西藏的寺庙和佛像》

第三次再版

此版距第一版已近30年

此版为增补修订版

内容兼具学术性和艺术性

文笔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是学者,文博专业,收藏爱好者,艺术专业学生

及各类业界人士都不可或缺必读之物


《东洋镜:中国雕塑史》

中国雕塑艺术”四大名著“之一

中国雕塑通史奠基之作

全世界率先在大学开设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即初版于1915年的《中国美术史·雕塑篇》,是大村西崖最富盛名的代表作。全书由正文和附图两部分组成,共收录50余万字,1000余幅珍贵的图片。正文以时间为轴,上至太古时期,下至五代时期。作者在实地考察、观摩实物的基础上,详尽搜辑历史文献,全面完整地阐释了金石纹饰、陵墓雕塑、宗教造像等中国雕塑的发展脉络以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特征。附图大多是相关文物现存最早的影像资料。今天,图片中的很多珍贵文物或毁于战火,或流落异国他乡,更突显其珍贵。

本书和沙畹的《北中国考古图录》(1909)、喜仁龙的《5—14世纪中国雕塑》(1925)、常盘大定与关野贞合著的《中国文化史迹》(1939—1941)一起,被称为海外20世纪上半叶有关中国名胜古迹、文物艺术的“四大名著”。


《梵物志》

《梵物志》属于漫谈性质的经验分享,是太阳很大(阳新)多年来对造像研究的总结整理,书中有理性的分析,也有很感性的描绘,关于造像的审美认知、断代、真伪鉴别等等。

此书装帧设计精美,色彩总体很沉稳,不燥,非常符合这本书的气质。在预售期间就受到书友热捧,几近脱销。现本平台为没能预约到的广大书友争取到部分存书,数量有限,后续涨价已成不可避免之势。故,结缘还是趁早!

——————————  END  ——————————

转发分享是对本平台的最大支持与鼓励!

感谢关注

【 南山供秀 】

所有圈内大咖都在关注的平台

关注你所关注的,分享你所需要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