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留学需要面临的学术压力

 meeloun 2021-07-07

很多奋战已久的同学在取得雅思目标分数后,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不用再为英语发愁了。这种想法绝对是大错特错,战胜雅思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国外大学紧张的课堂,繁重的作业,数不清的论文……这些对中国学生来说都是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仅是语言能力层面上的,更有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上的。

我们以留学生每天都要面对的,也是最让留学生痛苦的阅读为例。在雅思考试中,阅读是中国学生比较容易得分的部分,但是不要以为这代表着中国学生真的擅长阅读,国外大学对阅读的要求远不止于此。

在英国大学,不论专业,任何一门课程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书单(reading list)。教授这门课的老师会在开课前至少两星期将教学大纲上传到学习系统,这份大纲会详细列出课程介绍,教学目标,每节课的安排,课后作业,论文要求和提交时间/考试时间等等。书单也会和教学大纲一起上传,上面会详细列出这门课要求你阅读的书籍章节、期刊论文和其他阅读材料。书单的长度往往也和这门课的难度成正比。

书籍和期刊论文是构成书单的主要内容。一篇期刊论文的长度在4,000多字到一两万字之间,结构性很强,从研究背景,到理论文献综述,到研究设计,到数据分析,再到结论,有一定阅读经验的同学会较快掌握节奏,从而提高阅读效率。书籍多为经典理论专著或教材,这则要求学生静下心来,逐字逐句的精读。

一份书单具体的阅读量是多少呢?以曾经折磨过小编的“NarrativeInquiry”为例:书单包含了十几本不同教材中的20个章节(chapter),约30篇期刊论文,另有建议阅读的其他论文、材料和网站等等。这意味着我们要在开课前三个星期之内读完至少5万字的阅读材料。

那这些阅读材料的难度如何呢?首先你要明白,你面对的是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这就注定了无论哪个学科,阅读内容都不可能是通俗易懂的故事或新闻。大量生词,晦涩难懂或文化背景深厚的专业词汇都是你不得不弥补的短板。而且想要透彻理解专业理论,很多时候需要你自发研读理论背后的历史背景等等。

尤其重点在于,你要注意,国外教授不会照本宣科,上课的模式是已经默认学生都完成了书单上的阅读任务,从而进行理论分析,引申讨论和应用训练等。如果你没有做好阅读,那么即使来上课也是浪费时间,因为你会发现你根本听不懂老师和同学在讲什么。

这只是阅读部分,你还需要面对大量的presentation(演示报告),discussion(讨论),groupwork(小组任务)等等作业。除此之外,你是否能够听全听懂一堂信息量庞大的讲座(lecture)?你是否能够在课堂讨论时快速融入,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你是否能在课堂展示时顺利接招,说服老师和同学?你是否能够完成一篇理论详实、观点清晰、文字准确的学术论文?这些都是需要你一一攻克的难关。

中国学生多年沉浸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越来越懒于思考,对结果比对过程感兴趣,总期待依赖于机械死板的背诵式学习,在国外大学,这是完全行不通的。雅思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终点。即使拿了再高的分也不值得沾沾自喜,目光要放得长远,要持续学习,做足准备,才能应对国外的课业压力,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