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孩子看电影踢坏设备,致影院损失过万元,网友:熊家长造成的

 菁妈育儿 2021-07-07
菁妈以前学心理学的时候,记得老师说过:每一个行为有问题的孩子都背后都站着一个行为有问题的家长!
孩子出生时就是一个懂吃懂喝的新生儿,他的很多反应都是本能的,六个月前孩子的反应我们要及时回应,让孩子更有安全感,而六个月后孩子会慢慢学会一些规则。
在规则学习的过程,需要家长进行一次次耐心的教导。
国庆能带孩子去看电视,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海口的一个家长看完电影却高兴不起来。
他们是4号去看电影,当天的人比较少,大多数位置都是空的,一个家长带自己的2个娃看电影的时候,孩子看着电影院没有人,就把电影院当成自己家后院的运动场了,到处跑。

甚至后来还跑到前面去踢播放着的设备,估计孩子是觉得这个电影里的人不好玩,或者是比较讨厌,所以踢。而在一旁看电影的家长却无动于衷,估计是觉得孩子调皮是正常的。
结果电影的工作人员后来发现设备坏了,于是调来监控发现是孩子踢坏了,而这个设备要修至少上万块,加上中间需要时间制作,电影院至少半个月不可以营业。
电影工作人员说现在已经和家长在协商赔偿的事宜了。
而网友们纷纷表示,这家长肯定要赔偿的,子不教父之过。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还有网友说起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去看电影时一个妈妈带两个孩子,看到一半孩子坐不住了,跑到前面沿着台阶又喊又叫到处跑,反复几次家长都没有制止,太讨厌了,影响别人看电影。
而菁妈想起之前看到的林林总总的熊孩子事迹:路上看到孕妇故意推一下,想看到电视上说孕妇摔跤会流产,就想看看是不是真的!
熊孩子在游泳池里拉大便,而后来家长却不愿意赔游泳池全部的损失。
还有孩子用石头在车上画画,甚至在车上用滑冰鞋滑冰。
这些种种孩子的背后都是家长教育的缺失导致了。

让孩子成了一个受欢迎的人,三类行为家长要管好,别忽视了

第一类行为危险的行为
熊孩子踢电影的设备,其中一个网友讲的非常的在理,这些设备都是有电的,万一孩子把这些设备踢坏了引发漏电,导致孩子触电,这其他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
家长作为一个成人,要学会去判断孩子的哪此行为会有危险,必须马上去制止。比如说孩子在马路上行走突然自己跑到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我相信任何一个家长都会马上拉住孩子。
比如坐火车坐飞机的时候,有些按钮,是不能随便按,可能会引发危险。
而还有一些看似危险的行为,建议家长可以慢慢教孩子去规避风险,比如说孩子看到家长用刀时自己也想用,我们可以在旁边给一把这么这锋利的刀让孩子试一试,慢慢教会孩子使用。毕竟这些东西孩子长大都要用的,早点教会孩子更好,省得孩子好奇去试。
家长也可以买一些安全教育的绘本给孩子看,比如说《大卫不可以》这样的绘本,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安全的。
第二类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
什么是不符合社会规范呢?我们的孩子会慢慢长大,所以我们要为成人的规范来教育孩子,可以暂时不要求孩子可以全部符合社会规范,但是要教育
比如说我们出门要穿衣服,对于一个正常的成人来说是必要的规范,天气再热也要穿,但是就有一些家长不给娃穿衣服就出门了。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去超市,自己穿着光鲜亮丽的裙子,孩子却只穿着一条小内裤,被网友们批评说妈妈不负责任。
在教育孩子时,看孩子的行为正不正确,就想一下,把孩子换成你,这样的行为妥当吗?或者是一个成年人做这样的行为你觉得反感吗?如果觉得反感就不应该让孩子做。
想想你去看电影,一个大人去上面踢电影幕布,你是不是觉得他是一个神经病。
第三类:伤害别人的一些行为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有些熊孩子喜欢按电梯,进了电梯就从1楼到18楼全部按完了,这不是什么危险的行为,但是这样的行为会损害别人的利益。
同事阿萍平时都是能够提前十几分钟到公司的,有一天破天荒迟到了,她住在18楼那天怎么等电梯都不来,以为电梯旧了,只能走楼梯,后来业主群里说是熊孩子放假了不用上学,在二楼按电梯,一直在一楼和二楼上上下下,电梯都上不去了。
身为我们一定要管教好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以后他在社会上才能如鱼得水,才能生活的更加有幸福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