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在荔湾!沦陷时期掩护中共地下工作的秘密基地,近日完成修缮

 哈哈狮的信箱 2021-07-07

图片
广州,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在广州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活动,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宝贵的红色史迹。这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见证,更是传承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

最近,小荔听说一个好消息,位于荔湾辖内的一处重要的红色印记——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活动旧址,完成了保护修缮!这颗隐藏在西关民居里的“红星”,正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图片

图片
我的名片
图片
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活动旧址伫立在荔湾区文昌北路耀华东街49号,建筑面积138.42平方米。该楼为两层楼房,坐南向北,砖木结构,糅合中西特色。

1943年,这里作为中共广东省临委委员梁广从事地下工作的秘密地方,在广州沦陷期间为党组织的活动起到了掩护作用。因为该址当时用于地下工作,非常秘密,所以留给后世的详细记载很少。

2001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此挂上了“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旧址”标志牌。

图片

图片

图片
酝酿十年,红色旧址焕发新生

小荔了解到,这次工程属于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已经酝酿了十年。工程于2021年正式启动,经过不到两个月的工期,目前已全部顺利完成。该工程对于活化利用革命旧址、保护红色资源以及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追寻革命红色足迹、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图片图片

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活动旧址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是荔湾区委宣传部发掘红色革命遗迹的重点工程,广州西关住房租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根据上级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相继克服酷暑、台风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突破工期短、任务重等困难,如期完成了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活动旧址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任务。

图片

图片

图片

该工程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程度保留了历史建筑原有布局和面貌,通过修补、打磨、加固及开模定制工艺工法,使青砖墙、花阶砖、木屏风、木制楼梯、三重大门、水泥花瓶栏杆等标志性元素“焕发新生”,重现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活动旧址的光辉历程。

图片

关于耀华大街

图片

资料图


名声在外的耀华大街是逢源街辖内的一条古巷,虽说“大街”,实际是一条110余米长的麻石巷。耀华大街东起文昌北路,西至耀华西街的西关大屋街,有房屋三十多幢,是广州目前西关大屋最集中的地方,是重点保护的对象。

耀华大街原为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开辟的宝华西关大屋住宅区的一部分。短短一条街巷,相连着各式民居,有西关古民居的两开间(一正一偏)、单间,有青砖石脚的二层小洋楼建筑,还可以看到传统的西关大屋,足以代表西关19世纪至20世纪的200年间西关人住房的多样性。除了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外,更可贵的是这里仍然遗存着浓郁的西关风情、粤曲私伙局传统和亲密的邻里关系,大街雅静清幽,仿佛喧闹城市中的一处世外桃源。

【文字 广州荔湾发布编辑部 李元源 综合自新花城、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信息时报】

【图片 荔湾区融媒体中心 张铭健】

【视频 荔湾区融媒体中心 虞力瑞 钟璟】

【编辑 邓菲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分享

图片

点收藏

图片

点点赞

图片

点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