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罗永浩

 突突101 2021-07-07

罗永浩最近上了一档访谈节目,与主持人来了一次深度对谈,节目的名字叫做《我的青铜时代》,主持人陈晓楠是这么理解青铜时代的:一个人最初认清自我,也认定未来道路的那个重大时刻,所谓觉醒的事情,谓之青铜时代。这个访谈节目首期将罗翔送上了热搜,让那个青年时期的罗翔和老奶奶的故事刷爆了朋友圈,节目来到第四期,同样也把罗永浩送上了热搜。

我个人正是通过热搜话题#罗永浩称赚钱没太大难度#而注意到这期节目,显而易见,相比罗翔那个热搜话题,节目为罗永浩策划的这个就媚俗得多,设计感也重很多,人为操作痕迹较重,罗永浩背后公司的公关负责人,有模有样的在微博转发回应为断章取义,不当剪辑,也不知道热搜的这波操作,双方是否有提前通气。

这些我也不是很关心,只是得承认传播里这些门门道道的必要性。言归正传,我今天中午利用午休的时间,看完了整期节目,如果类似这样单期访谈节目也可以打分的话,沿用豆瓣的五星制度,我还挺想打个四星的。访谈节目里,有不少信息增量,罗永浩在节目里事无巨细的讲了很多,加深了我对其人的认知,甚至有些段落的讲述还挺打动我的,比如罗永浩谈到妻子,锤子手机最困难的时候,他曾让妻子签名担保近亿元债务,如果他发生意外,妻子绝无可能还得起债务的,他自己根本没有想到这一层,妻子尽管有所迟疑,还是签了名。比如罗永浩谈到解压的话题,根本没有什么所谓治愈期,只能忙不迭的投入新的方向去还债,最难以消化情绪时,也会躲在办公室的隔间哭上几场。谈到年龄问题,罗永浩近50了,坦言时间并不多了,内心期待的那种改变世界方向的创业想法,可能只剩下一次机会了。

近年来,我能够感知到的是,我眼中的罗永浩似乎更柔软、务实、变通一些了,当然这纯粹是基于我所观看过的近期罗永浩相关影像、文字资料而生出的臆测,并不能形成一个结论,以代表我对罗永浩其人的感情色彩或态度,况且我也没有任何立场可以去评价他人。我更年轻时,就是因为太急切于形成结论,去分对错,黑与白。所以总期望更直接一些表达爱与恨,好与恶,时间若回到10年前,读大学的时候,我一定会极力推崇罗永浩,他一系列的演讲视频,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风趣,睿智不苟同,让我极为感动;他的一篇《秋菊男的故事》,让我体察到生而弱小不畏强权的勇气;他操办牛博网的经历让我心向往之。时间再拨回一些,来到2014年,罗永浩与王自如那场著名的约架,我可能就有了一些动摇,他强大的诡辩技巧让人心生厌恶,在对待王自如的测评标准和自己的锤子初代手机上严以待人宽以待己的态度让人无语。时间再继续往回拨,围绕在罗永浩身上那几年不曾消停的争议、吵闹、嘈杂,只是本能性让人觉得烦躁,我曾写过一篇偏中性色彩的文章《我看老罗与锤子手机》,但罗黑和罗粉们,愣是各自从中闻出了正面或反面的总结性态度,以至于看出正面的罗黑和看出反面的罗粉,都忿忿不平,矛头纷纷对准我,觉得煞是魔幻。

你若问我现在对罗永浩的态度如何?我想如果我有机会能和他一起共事,我定然会被他感染,喜欢上这个人,但一直远远看一个人是看不清楚的,你无法感同身受于他的愤怒、痛苦、狂喜以至于任何情绪,他所经历的在你我眼中不过是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和数据,怎能让人顺着网线去看清楚,事实上,任何一个人本就复杂,一两句话又怎能总结?只是对于罗永浩其人,我从没停止过关注,我始终认为他身上有太多值得去欣赏的特质,敏锐、担当、幽默、坚韧、勇气等,对于一个人,我们总还是要多看到好的那些,少盯着不好的那些,没有必要。

如果这些年下来,一定要凝练成一个词来描述我心中罗永浩其人,那就是真实二字。并不指向某种情感色彩,也并不具有某种功过是非的评价效应,我所能从罗永浩身上感受到最多的,正是放眼望去越来越稀缺的,越来越虚妄的,所谓真实。

附:《我的青铜时代》罗永浩视频


题图:《我的青铜时代》罗永浩

你还可以:

情至深处总孤味

想起了“罗一笑事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