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一片清凉

 Daweb_YN 2021-07-08

图片

画一片清凉,语出一个美丽的故事:北宋汴梁(今开封)名刹主持,道臻净因禅师,已退院多时,不理院中杂事。然忽一日,叫人将一面照壁洗刷得干干净净,粉刷得平平整整,原来他是请文同先生来画一副墨竹。

人家问他用意何在,他说:我正是要艺术家来画“一片清凉”,要以此代我说人世佛法。竹子不会说法,但高超的艺术赋予竹子之上的灵魂与精神是会说话的,艺术可以改变世道人心。从这个角度说,艺术于艺术家而言就是心性!

图片

中国人的哲学观点是“万物皆吾也”,所以,一枝一叶,一花一鸟,都带有一份亲切的情感。

看到那些画,看到兰花,是清秀、飘逸的兰花;看到竹子,是生趣、灵秀的竹子……它们是属于“这一位”画家的理解和表达,而不是别人的。就是这份带有画家个人情感色彩的东西,熏染了你,净化了你。

图片

一位画家如何感知事物,如何感知生命,全在笔端流露。这种感知是深厚还是浅薄,是广博还是狭隘,兰花或竹子本身不知,但观者能否为画面所打动,却取决于此。

兰、竹的画与书法有密切的关系。李衎《竹谱详录》上的“实按而虚起”,把要诀一语道破。画兰实是写兰,画竹实是写竹,兰草、竹叶,一笔之间,直出,翻举,飘摇,伸展,飞动……轻重相宜,浓淡相适,刚柔相济。

图片

笔锋走过,每一处都是讲究,或秀逸自然,或潇洒清新。若心浮气躁,画不得。必须将那躁气、火气、俗气剔除掉,才进入了“写“的状态。

静而能敛,敛而凝神,对事物观察细微,慧眼空灵、触物生趣之意可现。幽兰之香,全由心吐;断竹披离,全由心出。

图片

写意梅兰竹菊,貌似随意,实是精微。石后树旁,竹叶丛披,一片生机森然四出,交错掩映之间,见其“胸中逸气”。寥寥几枝,雪后梅花,疏秀清瘦,泼洒成趣,清幽淡远,零落可观。

长卷兰花,时而天真烂漫,时而优雅从容,时而奔放飘逸,时而孤寒冷寂,各种兰融于一幅长卷,心性之姿可见可品。

图片

“一片清凉”这样的妙道佳境,首要是从“静”中得。《大学》讲人的修为,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同理,修人即修艺。

今人多聪明,善取捷径,欲不静而获大得,此于艺术大相径庭。

本文插图为白蕉作品

美在高处
美在高处
黑暗有理,月光怒放
22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