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黄鳝惹不得”,古人的劝告,并非是迷信

 三农小毛 2021-07-08

到了暑假,有些父母会接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地玩耍,这样也能家人团聚。但是多数依然还是留守在农村里。可是暑假的时候,孩子在农村里,也是常常在外面疯玩,这个期间父母就需要多费点心思了。需要时不时的叮嘱孩子们远离危险,不要去一些水池、鱼塘和河边玩耍,这都是非常危险的。

同时还有一些危险的事情更不能做,那大家可有听说过一句老俗语“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黄鳝惹不得”呢?这句古人的劝告,可不是迷信,也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七月蜂

这个七月可不是现在的七月,而是指农历的七月份。这个时期正好是暑假的时候,以前农村的孩子到了这个季节,那是经常家里找不到人,就连吃饭也要父母满村子去寻找。因为他们都结伴在山里面玩耍,有爬树掏鸟窝的,有到处找野果的,还有不少人下河摸鱼的等等。

而在农历七月份,山里面的毒物是比较多的,其中马蜂就是比较常见的。以前农村的环境好,山里经常看到比篮球大数倍的马蜂窝。有些是在树上,有些是在草丛里,还有些甚至就在农民的屋檐下。而孩子们都是比较调皮的,以前就有不少人去山里面捅马蜂窝。这些孩子多数都不太懂事,认为谁敢捅马蜂窝,就是很勇敢,是被人羡慕的英雄。于是,在大家伙的怂恿下,就有不少人去干捅马蜂窝的事情。

可是马蜂却并不是善茬,它比蜜蜂个头更大,毒性也更强。蜜蜂只能蜇人一次,而马蜂能连续蜇人。并且因为毒性很强,一旦被蛰到了,那就很快就会肿起来。记得小时候的马蜂特别多,经常在房前屋后也有马蜂飞来飞去,并且7月份是它们的活动旺季,一旦受到“打扰”,它们就会主动发起攻击,并且还是群起而攻击,非常的可怕。所以,古人才提醒千万不要招惹马蜂,尤其是农历七月份的时候,不然倒霉的就是自己。

八月蛇

到了农历八月份了,蛇本来已经不多了。因为多数的蛇都是怕冷不怕热的,它们一般是在农历五月端午节以后出来活动,而农历六七月份才是活动的旺季,等到了农历八月份就逐渐减少了。

而在农村的蛇类非常多,其中有一些是无毒的,也有很多是有毒的。不管是有毒,无毒的蛇,一旦它们感觉到危险了,都会主动发起攻击,用它的两个尖牙来咬人。就算是无毒的,也是非常痛苦的。

之所以说农历八月份的蛇不要去招惹,那是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所见到的基本都是有毒的蛇,这个月份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而无毒的蛇逐渐减少了。它们也快要进入冬眠了,就需要更多的食物,常常会到处寻找食物。

如果无端去招惹这些毒蛇,那是非常的危险的,一旦被咬到了,搞不好就会致命。尤其是在过去的条件不好,交通也不便利,医疗更是不发达。被毒蛇咬到了,都是用土方法来治疗。若是被剧毒蛇咬到,那在极短时间就会致命。

九月黄鳝惹不得

有些人比较好奇了,为何黄鳝也不能惹呢?在多数人看来,黄鳝这种小鱼,以前没少抓来吃,它又不会咬人,为何不能惹呢?

这是因为有不少人对黄鳝不了解,其实黄鳝也是咬人的,只是现在所见到的黄鳝都是比较小的而已,很难见到会咬人的大黄鳝了。可是在以前黄鳝很多,并且大的黄鳝也经常见到。这种动物的寿命很长,有些能长到两三斤以上一条。

而且黄鳝本来就是一种肉食性的动物,它们常会捕食一些小鱼、小青蛙等动物。有些大块头的黄鳝,甚至还会吃一些老鼠、小蛇等较大型的动物,以及一些死掉动物的尸体。越是大块头的黄鳝,它们就越具有攻击性,也就危险。不知道大家可有被黄鳝咬到过,小时候我去抓黄鳝就被咬过,真的很痛,一咬就出血。

在过去民间还认为,有一种大块头的黄鳝,它们常在有月亮的天气出来活动,并且喜欢抬头望着月亮,因此也被称之为“望月鳝”,说这种黄鳝是不能吃的。这个也是有几分道理的,因为大块头的黄鳝,它们的生长年限长,体内的重金属较多,同时还有很多的寄生虫,建议尽量不要吃。

值得一提的是,黄鳝的血液也是有毒的,尤其是大号的黄鳝,血液是不能生吃的,这一点要切记。

至于古人特意指出来九月的黄鳝不能惹,那是因为黄鳝是在水边出没的,河边、水塘附近等,而要钓到、抓到它们就要下水。可是到了农历九月份的时候,已经入秋了,水已经很凉了,去到这些地方抓的黄鳝基本都是大黄鳝了,小的已经躲起来了,这样的话不仅很可能会被它咬伤,而且还可能因为掉入水中而发生危险。

结束语

农村所流传的很多农谚、俗语,都是古人长期经验的总结,它们之所以能长期流传下来,就是因为是有道理的。而“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黄鳝惹不得”一样如此,古人的这句劝告在今天依然还是很实用的。

如今孩子们就要放暑假了,还是要提醒他们,不要去危险的地方玩耍,更不要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地方,千万不要私自下河下塘游泳,也不要因为好玩去招惹马蜂、毒蛇等,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各位朋友们,对于这句俗语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