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洪绶一生离不开女人,为了女人什么读书人的人品他统统可以不顾

 柳谙花茗 2021-07-08

《画人传》~第260篇

陈洪绶一生离不开女人,为了女人什么读书人的人品他统统可以不顾

文/卢秀辉

陈洪绶(1598年—1652年),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

陈洪绶一生离不开女人,为了女人什么读书人的人品他统统可以不顾

陈洪绶的父亲陈于朝,家业兴旺时,将先人所有著述及其先人所藏古籍、字画,建有“七章庵”以庋之,俞樾称“七章庵陈氏藏书,遂为越中冠”。也是他的父亲,使家道不振,逐渐中落。陈于朝在万历廿五年(1597)补邑弟子,廿八年(1600)食廪。陈于朝与徐渭是忘年交,书法得到了徐渭亲自指点和教授,逼肖乱真。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举业不振,遂究心佛经,年方三十四岁,以廪生身份告别了这个世界。

陈洪绶出生前,家里来了个道人,特意送给他父亲陈于朝一枚莲子,留下:“食此,得宁馨儿当如此莲”,说完,转身飘然而去。陈洪绶出生后,家里给他取了个小名叫莲子(晚号老莲)。

陈洪绶少年时代曾经跟从刘宗周学习过,刘宗周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人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

陈洪绶定有娃娃亲,他四岁时,他父亲送他到岳父家读书,看见室内墙壁已经粉刷一新,特别开心。小小孩童,觉得墙上少了点什么。少了什么?他觉得少了一个人像。他用桌椅做脚手架,画了一尊八九尺高的武圣关公像,威风凛凛的拱手而立,栩栩如生。下人怕老爷责怪,告诉了他老丈人。老丈人来看了,不但没怪,还恭恭敬敬地给关老爷下拜。一时,萧山来家女婿为神童的名声,在当地不胫而走。

陈洪绶一生离不开女人,为了女人什么读书人的人品他统统可以不顾

他父亲去世时,他才九岁。稍长,他少年时代就跟随浙派大师蓝瑛学习画花鸟。老师对他多般夸奖,使他小小年纪,就有画名,而蓝瑛只不过比陈洪绶大了十四岁。学生夸老师,老师夸学生,用彼此的影响帮助对方,这是双赢的做法。师生互讦,两人的人品都有问题,不足以助其力量。当然,不包括一方人品的割裂造成的失和。蓝瑛赞叹陈洪绶道:“使斯人画成,(吴)道子、(赵)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自愧在人物写生上力不及陈洪绶,蓝瑛立誓,再不碰人物画:“此天授也。”

陈洪绶不满二十岁时,他的祖父与母亲也相继去世了,他的哥哥一心想鲸吞家产,陈洪绶当时已经能够自养了,再说家道中落后的陈家,其实还能剩下什么?陈洪绶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一份产业拱手相让,离开了诸暨,到绍兴谋生去了。他二十六岁时,妻子萧山来氏就染病亡故,后来,他又继娶了杭州韩氏为妻。他在《阳谷县遇赏祁之问林上庵却寄》一诗中写道:

赏生遇阳谷,为述君高迹。

卖田结茅宇,乃在寒山东。

设榻傍修竹,避人入深松。

老僧语夜月,瘦鹤舞秋风。

有酒能独饮,旧侣常不同。

即与同饮者,道人浮海翁。

书翻老庄子,作诗弗求工。

齿豁发尚黑,食少肌犹丰。

体气虽强健,颐养复有功。

是为隐君子,悟道彻始终。

我复世情深,乘亢不自封。

去家十余里,偃蹇江海中。

知君笃念我,恨我不能从。

陈洪绶一生离不开女人,为了女人什么读书人的人品他统统可以不顾

崇祯十二年(1639),他四十二岁,捐了一笔钱,得以入国子监,因此有机会得到了推荐,被召为舍人,开始为朝廷临摹历代帝王像,看到了内府所藏古今名画。

崇祯十五年,洪承畴降清;明朝与清议和的条款密件被陈新甲家僮误以为塘报,付之抄传,于是天下哗然。崇祯推卸责任于陈新甲;李自成在中原大败明军。而此时的陈洪绶带着小妾,在扬州狎玩,正在忙着到处贴告示,寻找丢失的小狗。陈洪绶仅仅是艺术家,国仇家恨也是他为艺的工具,说说而已。他在《病中》说:

病不离山水,茆堂春又深。

书从老友借,诗与小儿吟。

禹庙花朝过,兰亭上巳寻。

漫言携药具,煮酒胜烧金。

陈洪绶放浪而好色,清军攻占南京时,陈洪绶被清兵所获,大将军固山额真得知抓获了陈洪绶时,大喜过望,请陈洪绶作画,陈洪绶拒绝了,固山额真的手下拔刀威胁,陈洪绶还是拒绝了作画。固山额真命人摆出了美酒,陈洪绶眉笑颜开。当美女出场时,所有的事都不叫事,无需引诱,就能让双方都得以如愿。

清兵入浙东后,陈洪绶避难于绍兴云门寺,为了躲避兵灾,他曾经削发为僧,自称悔僧、云门僧,他自己也说:“岂能为僧,借僧活命而已”。果然,他一年后还俗。他一生离不开女人,为了女人,什么读书人的人品、什么大明遗民的气节,他统统可以不顾。陈洪绶在《约王予安同入云门为终老之计》中说到:

陈洪绶一生离不开女人,为了女人什么读书人的人品他统统可以不顾

王老卧草间,才子为朋友。

才子不得留,霜林泣老叟。

父母之常情,愿子得长寿。

乱世之生人,安用期长久。

君担经几函,我负米数斗。

云门六寺间,可以老死否。

请观五月间,千人断其首。

太史得善终,文名又不朽。

抱腰连手行,慎弗谋诸妇。

他曾在中秋之夜的西湖,与《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酒后月夜,坐画舫归来,见月色如新,天地为之如洗,时船过断桥,俩人还在以塘栖蜜橘下酒,一路欢饮,忘乎所以。忽有一女子飘然而至,此女“轻纨淡弱、婉瘗可人”,轻声呼叫,求搭画舫。陈洪绶一见美人,犹如打入了一针兴奋剂,令船靠岸。女子上船后,陈洪绶要求此女同饮。女子欣然就饮,直到把船上带的酒都给喝空了。尽管陈洪绶百般勾搭,女子却如来时,又下船飘然而去。陈洪绶想暗暗跟踪女子,酒意朦胧中,已不见去处。

他在题画中说:“辛卯八月十五夜,烂醉西子湖,时吴香扶磨墨,卞云裳吮管。”女人是他的生命,无女人,夫复何存?他中年以后,无心创作,更无心卖画,唯纵酒狎妓自放。有钱人来买他的画,他忙于狎玩,无空理睬。知道他的人,备上美酒、美女,他无一不奉应。他在《同远林卜居山中》一诗中说:

陈洪绶一生离不开女人,为了女人什么读书人的人品他统统可以不顾

远林非入山,不足以娱老。

此山非远林,山灵亦不好。

远林非我来,安得少烦恼。

为我山之中,多结一龛草。

推车两小儿,负书一媪老。

笔札以资生,就君学幽讨。

所喜老得朋,岂谓身可保。

避乱辽海东,此言何足道。

陈洪绶的画名在生前就已得到承认,并常常被人炒成天价,“然其为人佻傝,不事生产”,晚年曾在浙抚“田雄坐,尝使酒大骂”,顺治九年,“跌坐床箦,喃喃念佛号而卒”。一说他“才多不自谋,有黄祖之祸”,被田雄所暗杀,一说是被杭州卢子由所害。以至顺治九年他暴毙时,竟至无钱得以成殓。逝后葬于绍兴谢墅官山。

陈洪绶的书法,包世臣归在“逸品上”,评曰:“楚调自歌,不谬风雅。”他在审美情趣上受黄道周、倪元璐影响,学怀素,兼得褚遂良、米芾之长,紧守中宫,劲峭秀逸。他“画法关通书法律”,起笔、收笔,清劲有力。陈洪绶作书,心态是愉悦恬静、轻松欢跃的,书写过程对他来说似乎是一种最甜美舒畅的享受。因此可以说,陈洪绶已找到了一种执运笔法的最佳方式,而这方式正是书法执笔、运笔的“真义”,在这“真义”中,书法的中锋运行、回藏提按以及顿挫绞衄,全都是为畅爽书写且写出美感服务的。

陈洪绶一生离不开女人,为了女人什么读书人的人品他统统可以不顾

陈洪绶当时影响最大的是版画稿本,主要是书籍插图和制作纸牌(叶子)用。1638年,来钦之的《楚辞述注》付梓时,陈洪绶的《九歌图》被作为插图,付诸木刻,一时,产生了影响极大。他所创作的屈原像,至清代两个多世纪,无人能超过,被奉为屈原像经典之作。陈洪绶二十八岁时,花费四个月所作的另一组版画精品《水浒叶子》,他大量运用锐利的方笔直拐,线条的转折与变化十分强烈,能恰到好处地顺应衣纹的走向,交代人物的动势。线条均较短促,起笔略重,收笔略轻,清劲有力。这套图一出世,不仅民间争相购买而且博得了一班文人画友的交口称赞。

陈洪绶一生只活了53岁,却能够做到在山水、花鸟、人物等方面皆佳,尤以人物画成就最高。明末清初之际,中国绘画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审美趣味的变革,始于徐渭和董其昌,成于陈洪绶。他们把“笔情墨趣”进一步从所描摹的物象上独立出来,把所描摹物象的本来面貌加以“变形”的艺术处理,遂有意识地背弃了写实的因素。这种造型奇特的艺术风格,在陈洪绶的作品中(特别是他的人物画)表现得尤为鲜明突出。

陈洪绶一生离不开女人,为了女人什么读书人的人品他统统可以不顾

卢秀辉有《为陈老莲歌》一诗,赞曰:

浙江有男儿,

其画古不朽。

长忆杖履前,

意满香度后。

最是叶子方笔拙,

画人直拐若醉酒。

笔下道不塞,

功如翁白首。

成就屈原像如圣,

至今无人能比斗。

行笔为诗文,

斗酒许情偶。

清人刀抵时,

宁死拒却画影瘦。

忽有美人来,

画得春水动情皱。

拒画非高洁,

仍待玉人秀。

儒士此中情怀寻,

怎不令人疑俎豆。

读书自可怜,

不及众倿口。

侧锋取妍显丽华,

那能恬静欢白昼。

此君本是一画者,

何必节气拂春柳。

自从此君去,

才华岂同苟?

笑问东风归斋坛,

何如陈洪绶?

美人气态间,

才令勤箕帚。

唤得长醉消息近,

可敢倚剑吼?

陈洪绶一生离不开女人,为了女人什么读书人的人品他统统可以不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