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我说的3句话,你就不会疯狂鸡娃了

 阿呆爸育儿 2021-07-08
这是阿呆爸育儿的第325篇原创
文 | 阿呆爸

这两天,大部分中小学都开学了。

看到很多朋友的朋友圈动态,已经从春节的祥和里走出,恢复到了疯狂鸡娃的生活中。

作为一个家里也有娃在上学,也会为孩子教育焦虑的家长,我特别想对他们说3句话:

你的孩子不是天才,牛逼的人从小就牛逼了,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早点放下执念,早点亲子和谐。

1
“天才”的幻觉,早破早好

第一句话:你的孩子不是天才,绝大概率非常平庸。

我们做家长的经常有一种幻觉,好不容易生个娃,视若珍宝,就总觉得自家孩子是最棒的,最好的。

三五岁会背两首唐诗了,疯狂晒娃,“我家孩子太聪明了”。六七岁上兴趣班了,拿了一个证书“才艺宝贝”,就是“我家孩子太牛了”。

一般来说,这种幻觉都会持续到孩子上初中,有的早一点是在四五年级。因为那时,就有极大概率发现他成绩不给力,然后幻觉破灭。

也有的家长始终不能接受,我就认识一个家长,儿子都高考复读两三年了,还是没考上本科,她还是觉得孩子不是不聪明,只不过是不用功贪玩罢了。

对父母来说,孩子是心头肉,是唯一的,对他有信心、赞美、鼓励,这些都没有错。

但绝对不要因此而“骗”了自己,以为孩子成绩中不溜秋,甚至倒数,就是学区不好,是老师不好,是辅导班上少了。

其实都不是。真相就是你家孩子智商太普通了。说不上是“笨”,但远远达不到聪明的标准,更不要说是“天才”了。


2
最多七八次考试,就可以看出来

第二句话:牛逼的人从小就牛逼了,小学中学如果很普通,绝大概率会一直很普通。

当然,我这里的牛逼、普通特指的是“学习成绩”。

从小学到研究生,我上了近二十年的学,一路上见过很多学霸、学渣、博士硕士的。我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一般学习成绩好的学霸,从小学一年级就好了,而且会一直保持下去。

也有学渣十几年,最后突然翻盘的。但这种人非常非常少,绝大多数都是从小普通,然后就一直普通,从小闪光不断,长大了也会依然耀眼。

当你发现怎么鸡娃都没效,孩子上课也认真听讲了,作业也做了,但就是考试不行。那十有八九就是真的不行。

因为在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里,只要没有太强的外界干扰,一两场,最多七八次考试,很快就能分辨出谁聪明,谁普通。

对我们家长来说,早一点接受这个现实,就可以早一点放下“我家孩子为什么考试这么差”的执念。


3
动脑子,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第三句话: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没有多少快乐可言。

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大V、教育专家说“学习可以很快乐、很轻松”“三分钟学会单词”“一个月成为高手”。

这都是骗人的,最起码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资质的孩子来说,是会强烈误导你的。让你误以为学习有捷径可走。

要想学习成绩好,当然有技巧、有方法。你也会因为学习中获得一些满足、兴奋的快感。但那是非常短暂的。

更多的时候,还是在焦虑、茫然、重复中去训练自己。

但是本质上来说,它还是很苦的。绝大多数人宁愿吃体力的苦,也不愿意吃动脑子的苦。

二十多年的学习、工作里,我也见过那种聪明绝顶、一点就透的牛人。

但是即使是他们,也很难做到不坐冷板凳,不集中精力去想,去背,去反复练习、复盘,就能把一件事情做到顶尖。

只有你付出了时间,付出了训练,你的大脑、身体才会烙下知识的印记。这取不了巧,没有捷径可走。


4
早一点放下执念,早一点亲子和谐

你的孩子不是天才,绝大概率非常平庸。

牛逼的人从小就牛逼了,小学中学一般般,绝大概率会一直如此。

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没有多少快乐可言。

上面这3句话,是一个总体的认识,是我个人实践中得到的“偏见”,未必正确。说这3句话,并不是说就放弃鸡娃,选择认命。

而是想由此而上,强调一点:

一个孩子的成长、幸福,衡量的指标并不是考试成绩、是本科还是博士。就算是,那它们也不是唯一的。

孩子的终身成长,更多依赖的是亲子关系、人格、情绪管理,还有时代的浪潮和机遇。

我们接受现实了,看清现实了,家里也才可能少一些因为鸡娃不成而焦虑的鸡飞狗跳了。也才能够更好地正视自己,才可以更好地去想办法,去帮助孩子在学习成绩之外的成长。

早一点放下执念,早一点亲子和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