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家豪宅被“成本优化”了吗?

 良有方 2021-07-08

昨天一篇《别再吐槽上海的房价高了,因为你马上就连税都交不起了》的文章席卷了我的朋友圈 。我只对其中“普通住”的定义产生了好奇。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房子的类型:


2、房子的面积:


3、房子的价格:

所以看清楚了:朋友,你只要在上海拥有不动产的,基本就是“豪宅”了 。

而动则几百万的房子,却往往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这个、那个的问题。我大致罗列了下

1.建筑倾斜、墙面开裂

由不均匀沉降引起(桩基优化过甚);结构配筋过省;建筑材料质量有关


2、渗漏,墙面脱落

由于防水工艺不完善(限额施工造成偷工减料)、防水材料质量不过关。


3、隔音、隔热效果差

只满足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用性价比最高的材料。


4.门、窗密闭性差、变形。

只满足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用性价比最高的材料。

究其原因:你家豪宅被“成本优化”了!!!

在地产行业干过的同志都清楚:现在土地成本高企,融资成本税费等成本都是刚性的。一块地要挣钱除了开源就是节流。

住宅市场其实是同质化竞争的,要想开源一定需要差异化竞争,那就需要在产品的创意上做文章,谈何容易!(按下不表)

而房地产企业能自己控制的也就是节流了。节流大致从融资渠道,内部流程再造采购渠道营销费用工程费用上做文章。其他几个方面良子都不擅长,唯有工程费用这块算是专业对口一点 。

今天就讲讲限额设计和成本优化。

限额设计:在项目还未开始设计时,对设计单位提出设计要求,包括了一系列的指标。用图说话比较直观


这是某企业的限额指标局部,经济性绝对好。

成本优化:一般在初步设计完成后,会请专门的机构对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进行优化,主要目的就是省钱。目前还流于结构专业(抠钢筋和混凝土) 。

在我原来供职的企业,产品营造由设计工程成本合约三个部门组成。虽然设计在最前面,但却是最无足轻重的一个部门。设计部门的领导跟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工作能做的好就怪了。

而一直以来,对于产品优化成本控制,我有一套自己的思路,今天拿出来分享。

一、拿地阶段(最关键)

要想出好的住宅产品,绝对不是光拼“创意”。设计的竞争,其实在拿地阶段就开始了。而这个时候设计的价值是最大的(以“亿“计)。

无数的地产企业往往貌似重视,在前期做了许多的“强排”工作,担任这项重要工作的却是设计院的”愣头青“。原因很简单,这项工作大多是免费的,或者说是”被免费的。因为甲方以项目还没拿下,无处开支为理由拒绝买单 。

能够想象吗?一块几十亿的地,初期的方案比选居然出自刚毕业没多久的”小朋友“手里,你们老板知道吗?


而负责设计管理的会说,我们的方案还有很多人把关的:设计院有总监和负责人;地产设计管理有设计经理和总监。无数人看过了,不会有问题的 。而所有其他相关部门就是拿着这些“方案” 去测算这块地到底能不能拿。

对此我只能”呵呵“。

建筑设计,指标测算是精确到小数点后面2位的。

光靠看,能发现日照间距不够吗?

光靠看,能发现楼栋间距标注有偏差吗?

光靠看,能发现各项指标有误差吗?

如果能发现,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地块在拿到以后,会出现前期测算有误,项目盈利堪忧,老板雷霆震怒的情况呢 ?

所以产品优化应该是在拿地前就已经开始了,但真正有多少企业能做到呢?

我曾经和我的师弟设计过一个地块排布容积率测算的模型,在前期还是行之有效的,可以PASS掉一大堆“指手画脚”人士的无聊“臆测”。但是方向定了以后还是需要精细化测算的 。

二、(概念)方案设计阶段(很重要)

当地块已经拿下,进入概念设计阶段的时候,产品优化能带来的价值只能是“千万”级的了。这个时候分为总体和单体两块设计。

总体更关注:地块能否抬高,道路能否节约,停车指标能否地面化,配建能否少做,空间关系是否吸引眼球,是否有利各种流线组织,景观是否有话题等。

单体更关注:建筑风格的选择,户配比要求下的户型合理化。公共部位的体验,商业和配套的价值最大化等。

举两例说明:

1.当地块内建筑在规划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上抬时,对客户体验是有提升的,同时对成本下降是有显著效果的。

2.相同的建筑风格,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和细部处理都是可以达到效果的,而市场上会有很多的设计公司盲目追求艺术效果,推高了实现的成本。让后期结构专业含钢量等的控制情何以堪啊。

一个优秀的设计公司,会在以上所有这些方面给到地产公司可靠的服务。但是传统设计院在经济性时间效率等方面考虑一般都不太够,主要原因还是太立足于本专业,对开发流程各阶段价值侧重不熟悉。


而我们也在慢慢向境外的一些如“宜家”等企业学习,形成自己完备的一套质量管理体系,在设计前就交给设计院吸收消化,才不会在概念设计时还出现磨合的情况。

三、初步设计阶段(抓落实)

这个时候,整个项目的大基调已经定版了,要做的只是深化工作了,能带来“百万级" 的价值。可能有些“偷跑”的企业,样板房都快起来了。

而这个阶段是最考验设计公司能力的。设计单位要统筹好内部各专业之间的矛盾,还要配合甲方对接各个职能部门的报建需求,并反馈到图纸上。这时,成本控制的需求一下子紧迫了。特别是结构专业,梁是不是大了,这些感性的东西就会被拿出来指摘了。

举例说明:

这个阶段的地下车库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如何在相同的面积下,尽量多排车位,这个是功力问题。但是否要多做车位是决策的问题,在有些车位价值高的地段,出于盈利和社会责任考虑,建议多配。

四、施工图现场配合阶段

现在“边出图边干“的现象在地产行业还是很普遍的,主要是融来的钱很贵,时间就是钱,罚款(违章开工)就变成小钱了。

这个阶段成本优化纯粹变成了“做减法

原来要求“高大上“的,材料从石材降到面砖,真石漆,再降到涂料。

保温材料也是从贵的选到便宜的,还要设计院反复计算节能,卡到极限。

景观也从名贵树种变成大草坪了。

而最让人难受的是对结构专业的“抠钢筋”。虽然说麻雀虽小也是肉,但结构工程师顶着那么大的风险签字盖章,真的是“拿着白菜价,操着白粉心“。


其实这个阶段优化的价值也就在一、两百万之内。如果超出了,那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权利寻租“。用如此无能的设计单位,一次可能是无心之过,可长期合作,难道真的这么简单?

对于地产公司而言,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去优化是必要的。但是很多分管这块的领导都是工程出身,对于设计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完全忽略了设计在整个过程中所应该发挥的价值。而往往去艳羡别人家的成本控制为什么这么好,产品为什么这么适销对路。

正因为缺乏战略的眼光,用战术的勤劳去掩盖战略的无能,才导致永远在跟随,永远在梦想超越。


而从终端消费者角度来讲,正因为没有在战略上进行优化,才导致到我们手中的产品都是”战术优化”的产物,用了太多的”小技”,当然就会产生这个那个的问题。(而且建筑的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逆的)

我们的住宅产品有没有从”实用、坚固、美观”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呢?


我们的住宅产品有没有从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出发呢?

我们的住宅产品有没有从人体工程学去思考,去设计?

我们的住宅产品有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呢?


不管你是甲方建筑师,还是乙方建筑师,本质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建筑师,只有真正从需求出发,才能创造出好的产品。赢得口碑,才会有品牌美誉度。拥有品牌价值的地产商,才是行业洗牌之后屹立不倒,基业长青的企业,而绝不是钢筋”抠得最好”的企业。

附:此文的创作源于猎头对我没有甲方经验的误判。同时也源于我对甲方建筑师该如何正确”作业”的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