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高架路的“生与死“

 良有方 2021-07-08

上海中环时速超180! CTCC冠军飙车被刑拘!


从视频资料显示,保时捷跑车在中环内圈军工路立交近中原路的最高时速达到了187公里/小时。

城市高架路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却被一些寻求刺激的年轻人当成了竞技场。

高架路的定义

维基百科上是viaduct,指那些有多个跨度组成,跨越道路、河流的桥体。

1.高架桥衍生自古罗马时期拉丁文中的引水渠。

2.最初的高架桥多用于铁路运输的。

3.但高架桥之后的发展,则是与西方国家进入汽车时代的脚步紧密相连的。

1916年,美国颁布了“联邦公路援助法”,从体制上为大力建设公路交通网提供了保障,同时期美国小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架桥作为解决交通拥堵,明显提高车速和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成为改善交通状况的重要选择。

世界第一座高架路

1921年,世界上第一座用于汽车交通的高架桥,在美国布朗克斯河风景区干道上建成的,这是一座设有匝道的不完全互通式立交桥 。

其后,高架路在世界各地的大城市方兴未艾起来。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它的形态开始变得更加简洁,从传统的拱形变成柱形桥墩以及板式结构桥面。

中国第一座高架路

1.中国的高架桥建设发展起步较晚,国内第一座高架桥是广州市1964年建成的北大绕城立交

2.但伴随着改革开发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城市高架桥建设也出现了新的浪潮。

1985年,当国家通过一系列激烈的讨论,决定将汽车产业的发展重心转移到小汽车之后,大量的小汽车被投入了市场,也带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城市高架路一直被定位在提高交通效率这一点。

3.2013年,有统计显示中国有30万公里高架桥,是世界其他地方总和的5倍。在建的就更不胜枚举了。

高架路的优势

1.提高车速,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

不然,也不会出现视频中跑187KM/H的跑车了,通行效率是首位的。

2.在道路不多的空间增加路网容量,实现交通分流。

在城市中,很多道路都是没有扩容条件的,所以“上天入地“成了其唯一的选择。有了高架和立交,十字路口等待的时间将大大缩减,人和车之间的矛盾也会减小很多。

3.建设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

任何一个城市,不管处在那种发展阶段,政府都是“缺钱“的,所以选择见效快的”短视“行为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高架路的劣势

1.对邻近的建筑和使用者带来”声、光、热“的干扰。

车速快带来的噪音,汽车带来的尾气污染,还有对高架旁住户的阳光遮挡,高架下步行空间的遮蔽,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污染“。而且是常年挥之不去的。

2.对自然景观和城市风貌造成的干扰。

中国的大城市普遍在失去其独特性和可识别性。再建设标识性如此之强的高架路,就更加恶化了。城市正在沦为“水泥森林”。

中国高架路的建设历程

高架路,城市建设的过渡产品?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首尔市曾有一百余座高架桥,从2002年起平均每年拆除一座高架桥,这是李明博市长一手推动的清溪川改造项目。拆除原有的高架桥,又没有预算建设地铁,确实给城市交通增加了压力,当时采用了以下两方面的措施。

1.统筹首尔市原本分散在各个私营公司手中的公共交通系统资源,向民众大力推行统合后的高效率公共交通系统。

2.协调韩国交通厅,通过对道路流向管制(如在固定区域禁止左转)、加强信号系统实时传递等技术手段来尝试缓解了首尔城内的机动车交通压力。

就结果来看,首尔市的交通状况大约总体还是延迟了10%左右。在城市再发展阶段,首尔清溪川项目却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即使在工程还在进行的过程中,周边地区的房价地价就出现了增长的趋势。另外,由优质的环境所吸引来的旅游收入也被认为能够重新带活区域内的商机

原有的高架桥被清澈的河流以及两岸的绿化所代替,成为人人可以嬉戏的乐园,而复原的河流也在炎热的夏天给周边地区带来了2-3度的降温,起到了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经过20多年的高架桥建设之后,国内的规划理论界也出现了这种声音:

高架桥是城市发展的一个过程产物,它终将被拆除和消失。 

1. 有学者提出,现代城市发展所要求的运转效率,的确给高架桥的存在带来了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城市回归人性和自然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架桥这一城市发展的过程产物终将成为过去时 。

2.另有学者提出,高架桥犯了功能至上,本末倒置的错误,粗暴地割断了城市的文脉,造成人们在文化认同上的缺失,从这一点上说高架桥是绝对要拆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城市高架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贡献,真的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 Park)

高线铁路是高线公园的前身,修建于1934年,是属于进入工业时代之后最早被修建的一批高架桥之一,是为了将物资运输用的铁路与地面交通分离,降低道路上的安全隐患。  

1950年之后,随着公路运输效率的提升,高线铁路逐渐失去了功能价值,终于在1980年停止了它的运输使命,面临被拆除的命运。拆除高线铁路的议案一度已经被纽约市长所通过。

1999年,“高线之友”(Friends of the High Line)这一非营利性组织的建立,挽救了它的命运。“高线之友”积极倡导了对高线铁路的再开发,充分发动更多的人来加入保护高架桥的行列,它们不仅举行募捐活动,筹集了大量用于改造高线铁路的善款,还说了服当时的纽约市政府投入了4300多万美元支持该项目。

高线公园本身的改建设计并没有将这一横亘在空中的庞然大物拆除,但对这座原本的铁路高架桥的历史进行了深入挖掘,从而提炼出一些新的元素,让原本仅仅为交通功能服务的高架桥产生了新的形式和功能。

1.将高架桥诞生以来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的部分来考虑。并不是单纯地进行复原,而是对高架桥诞生以来的每一段历史都有着应有的尊重与呼应。

2.充分利用了高架桥为人提供的不同视野。使纽约人拥有了一个新的鸟瞰哈德逊河的角度,在一个开放自由的公共空间中。

3.因地制宜地保留了高架桥原本与周边建筑已经存在的良好互动。

日本 AKI-OKA  2K540

2k540是铁路用语,指的是这里距离东京车站2公里540米

AKI-OKA代表秋叶原-御徒町;

ARTISAN则是法语「手作职人」的意思。

江户时代,御徒町一带便居住着以传统手工艺为生的职人们,至今在街道上仍然可以看到不少珠宝店和皮革店。而2k540以崭新的艺术空间,让这些老旧的铺子呈现出新的形态,不少店铺将厂房、工厂和仓库都建在了这里。不仅吸引东京年轻一族前来观摩,也逐渐成为海外游客必到的东京新景点之一。

2k540大体上分为商品区和餐饮区两大部分:商品区以日本传统手工艺品为主,涵盖生活用品的方方面面,皮革制品、眼镜店、江户印花面料、木制品等等应有尽有。

日本百货公司2k540秋叶原一侧的入口处就是日本百货公司所在,这家店精选了日本各地知名的手工艺品和特产、家居小物、西伊豆玻璃杯、铁皮玩具、食品饮料等,品类非常丰富。

更浜同样在在匠の箱中展出的三代相传名店「更浜」,以精细的江户印花面料「更纱」而闻名。每一种布料都经过30次以上的漂染,每次也只染一种颜色,可谓是独一无二的珍品。

染めこうば にじゆら这是来自大阪的传统手工注染品牌,这里有各种款式的注染工艺围巾、手帕以及生活杂货。有时还能看到职人现场表演注染手艺。

日乃本帆布

日乃本帆布制作的放水帆布包,非常经久耐用。颜色以黑、草黄和军绿色为主;款式也比较中性,男女都能用。价格不便宜,但物有所值。

Tokyo nobleTokyo noble是雨伞专卖店,坚固耐用的伞骨由日本职人手工制作而成,各种零部件以及77种颜色图案不同的伞面,可以由你自行搭配,最终创作成属于自己的那把独一无二的雨伞。

MIC(ミック)皮革专卖店MIC,专门制作皮包、皮夹、名片夹、零钱包等皮革小物,拥有许多不同颜色的皮革可供选择。他们的皮具越用越有质感,并提供个性化定制和修理服务。

Hacoa(ハコア)

这家店铺以贩售木作工艺小物为主,全部商品都使用拥有1500年历史的越前漆器作法制作,并提供定制服务——你可以要求将自己的名字或小图案雕刻在商品上,打造专属个人的独一无二木作设计小物。

生与死,何去何从?

全世界各地,拆除高架桥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但多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社会发展正处在城市更新的阶段,高架桥确实成了历史的遗留产物。

但拆除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也许“改造”更是一剂良方!

除了文中提到的纽约高线公园,日本2k540创意一条街,全世届各地也在兴起改造的浪潮。高架桥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组成,是很多人记忆的重要部分,她应该被“善待”,而不应该简单的被认为是城市的“伤疤”对待。

城市高架桥的生存还是毁灭,是个沉重的话题。和当地政府相关,更与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相关。因为城市就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

最后附上彩蛋!

无人机摄影爱好者的眼中的美丽城市高架桥,请静静欣赏下!

yan an & nanbei

nanpu bridge

jiyanglu

suzhou dongnan huan

nanpudaqiao huanxing

changchun 

taiyuan xihuan

A

B

C

注:文中图片资源来自大疆无人机论坛等网络途径,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本文不作为商业用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