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寄纳兰词:17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邈思遐想 2021-07-08

本文来自网络。



图片


我公众号创建于2014年07月04日,2015年08月21日正式运转。

2016年08月31日获得原创保护功能,2016年09月01日获得留言功能,2016年12月12日获得打赏功能,2017年9月4日获得插入GG功能,2018年05月17日获得返佣商品GG功能,2019年01月14日获得文中插入两条GG的功能,2020年05月30日获得付费阅读功能,2020年7月13日获得认证。

最初名称是“张广祥”,后改为今天的名称:丁中广祥。“丁中”是我工作单位丁沟中学的简称,“广祥”则是我的名字。常有人称我“丁老师”,这是缘于弄错了我公众号名称的含义。


图片

今天和你分享一首《浪淘沙》: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首词的开头是个字谜,“秋”在“心”上,恰是一个“愁”字。古人常常喜欢在诗词中玩弄这种字谜游戏,使原本就含蓄的诗词变得更加含蓄,包含更为深广的东西。如《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中有“一从二令三人木”“自从两地生孤木”等,“人木”是个“休妻”的”休”字,暗示八十回后王熙凤被贾琏一纸休书撵回家的命运;“两地生孤木”是个“桂花”的“桂”字,暗示香菱最终会死在夏金桂手中。

与《红楼梦》中的字谜暗示人物命运不同,纳兰的这个字谜暗示了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就是秋雨黄昏,滴滴答答时候的情绪;也是萦绕这首词,词中主人公的情绪。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曾有一个类似的用法:“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也是一个“愁”字,只是吴文英明确把这个“愁”字说出来了。

人的七情六欲从来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要把它恰当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并感染到别人,很难。苏珊–朗格就曾说过:那些只能粗略地标示出某种情感的字眼,如“欢乐”“ 悲哀”“ 恐惧”等,很少能够把人们亲身感受到的生动经验传达出来。当人们打算较为准确地表达某种情感时,往往通过情景描写将情感暗示出来,如描写秋夜的景色、节日的气氛等。

我们纳兰公子的愁绪,就是通过对一位女子的描写展现出来的。

印度迦梨陀娑有一首著名的抒情长诗叫《云使》,写了一个叫药叉的小神仙因失职被流放到远方,他因思念家中妻子,便托一朵飘向家乡的云替他去看望家中妻儿。长诗的后半部分就写到了药叉想象云朵所见到的家中妻子的模样,妻子依然美丽丰满,却因思念自己而忧愁。

纳兰这首词中的情景,跟《云使》一样采用了叙事学中所谓的“上帝视角”,诗人如神奇的云一般,仿佛亲眼看到了女子的日常生活起居,并且明白对方心中的所思所想。

秋雨滂沱,女子孤卧床榻,忧愁不堪。纳兰看在眼里,愁在心里。于是在心中自问,当年离别时自己特意嘱咐对方要好自珍重,爱惜自己的身体。如今到底为谁愁出了一副病容。“端的”是到底、究竟的意思。“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来自唐代元稹《莺莺传》里崔氏写给张生的诗:“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写的是女子的心事,也就是女子愁病交加的原因。其实这也是纳兰自己的心事。我对你的柔情蜜意、一往情深从未断绝,可是命运却将你我拆开。这就像电影《霸王别姬》主题曲中的一句歌词:“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

到此处,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词中的女主人公应该是一位因种种原因最终没有跟纳兰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女子,她是沈宛?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那位道姑?或者是那位入了宫的姑表姊妹……这些只能留待后人去猜测想象了。纳兰转用元稹传奇小说中的诗句,想必其心内也有类似元稹一样的始乱终弃后的不得已、遗憾或者悔恨之感。

唐代的李中有句诗:“自是离人睡长早,千家帘卷月当楼。”容若将其化为“珠帘四卷月当楼”,既呼应了《莺莺传》中百无聊赖的“羞不起”,暗含了李诗中“睡”的情态,也写出了时间之久以及愁绪之重。因为夜雨已经停歇,月亮又再次爬上来,女子显然仍未入睡。夏目漱石说,男女在月光下散步,如果要表达“我爱你”,一句“今晚月色真美”足够了。可是,珠帘四卷,月光玲珑,在纳兰词里衬托出的却是无尽的离愁别绪,求而不得。

当现实的厮守已经幻灭,女主人公只能借回忆来缓释忧愁,回忆本就虚幻,梦则更胜一筹,女子却觉得,若能将往昔回忆化作南柯之梦,在这美好的月夜入梦重温一番也是值得的。不禁令人联想起李后主那一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后主悔恨于梦之幻灭和自己醒悟的迟钝,女子明知幻灭却愿意涉身再度犯险,只为求一次虚幻的欢愉。这是女子的执着,又何尝不是纳兰的心事?

中国古代诗人,在温柔敦厚的诗教背景下,总是喜欢写想象恋人思念自己来表达自己对恋人的思念。我在《相伴四季:古诗词特辑》中给大家分析过的《西洲曲》就是这种方式的典型代表。纳兰的这首词也是如此,女子的不寐、消瘦、愁病、心事,其实无一不是纳兰自己的。“珠帘四卷月当楼”写的既是相思之夜女子闺房之情境,也是自己书房的情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