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另眼观点】看懂长安十二时辰 摄影将会更精彩

 另眼策划g2d8yx 2021-07-08

《长安十二时辰》没有预热、没有宣推就低调上屏,今天,不止在国内刮追剧热风潮,在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以及北美地区全集也付费上线,刷新华语剧的境界。豆瓣评分高达8.6分。近一半的观众打了 5 星,看来,拍摄题材没有应时和过期之分,只有拍出新意才是硬道理,那么此片是什么吸引视觉、打动心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看懂长安十二时辰也许会令摄影人受益终身。







 


故事,还是故事,好的故事引人入胜

常常,我们说得多的就是拍出故事感,是因为故事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元素和重要标识,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一个好故事胜过千言万语。故事中有哲理、有文化、有味道。好的故事都是普世的、都有一个伟大的目标、都需要逆袭屌丝、能触动最深层的情绪、总是出人意料之外、做深做透不会装。

其实,《长安十二时辰》剧情主线简单明了,讲述了在大唐上元节前,异邦人混入长安,城中治安出现威胁,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少年天才李必在十二时辰内共同拯救长安的故事。但情节设计跌宕起伏,人物关系设计扑朔迷离,如张小敬与闻染,闻染与龙波,李必与高力士、太子与永王的关系利益交错等,有老谋深算的算计、有一往无前的豪气,充满英雄情怀不乏儿女情长

叙事类似于英美剧式的快节奏。一个人;一个宏大的目标;一条无法回头并且布满杀机的追求目标之路;阻止主人公成功的强大的敌人团队;一条锁死的目标完成时间线。当这5个关键设定完成之后,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诡谲感与紧张感,变得更为热血刺激,亮眼走心,让人欲罢不能这就是好故事得魅力,摄影人能够挖掘到生动的故事是成功的坚实支撑。


细节、还是细节,好的细节叹为观止

细节决定成败,做起来却不容易。好的细节传情达意,匠心独具,而细节把握就是废品和作品分水岭,缺失就会破绽百出,完美就会锦上添花。很多好摄影题材如果没有好的细节支撑就无从谈起,《长安十二时辰》不可不谓匠心之作。

创作团队做了深入扎实的考究工作,并在表现形式方面用心细致入微,丝丝入扣,使呈现出来的建筑、场景、服饰、道具、礼仪、甚至食物、日常生活,都很生活感现场感,做到了对真实历史的高度还原,几乎看不出破绽。导演曹盾透露,剧中人物的造型、服饰、装饰都有古画作参考,每一件服装,都由创作团队请专家一针一线织造印染而成,铠甲用的金属都是足够重量,道具、美术、服装团队筹备了近一年。

拍摄的细节一丝不苟,据说:该剧筹备7个月,拍摄217天,使用群演29918人次,跟组演员18000人次,前景特约演员3502人次,平均每天237人次。剧本改编(改编自马伯庸的小说)精益求精演员的选择与表演用足功夫,尤其打斗没有花拳绣腿,拍摄也丝毫不马虎,为了做到更好,他们还专门请人来画拍摄分镜脚本,对比起来还真精准。对照不少空心拍、随手拍的摄影人应该是有触动的,策划和设计是作品成功的保证。






文化,还是文化,好的文化回味悠长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智慧的结晶,内生的动力,是心灵的融点,情感的触点,挖掘和注入文化是作品厚度的充分体现。《长安十二时辰》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和大唐的审美观精美再现,将隐约于心的盛世长安梦,个人英雄梦一一唤醒。让人或陶醉其中,或热血沸腾,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创作团队查阅大量史实资料,企图完美还原璀璨多元的大唐文化。为了还原真实的大唐长安城,剧组找了70多亩的空地,依照还原史书和观众心中唐朝建筑的元素和规划,搭建起逼真的长安,既能让人感受到当时的富饶繁荣,又不流于表面的“纸醉金迷”包括唐诗唐风、礼仪服饰、市井风貌、官场气象、人生百态的考究与考证还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日晷、望楼传信、大案牍术方面,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唐人风姿,尽显长安特有的文化气质与历史底蕴。引发人们探究的兴趣和文化追寻。

剧中的主角有历史原型和出处:李必原型人物为唐代四朝元老李泌,剧中李必,少年天才,交权贵、友太子,年纪轻轻统管靖安司;外表不疾不徐,然而内心却胸怀抱负,以守天下为己任。何监、程参、张小敬,都在史籍中有记载。剧中的每一位群演,也拥有具体身份,都能找到对应关系,人物变得鲜活可信彰显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底蕴。






摄影,还是摄影,好的摄影妙趣横生

《长安十二时辰》无论是从镜头的运用和组合,还是用光、构图,色调都经过细心设计精心雕琢。才让这部剧画面看起来那么美感、那么意味深长并有高级的质感

如一开始运用长镜头呈现长安远景,市井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灯红酒绿、胡汉交融、骆驼与马车并驾齐驱,一镜到底两分半的时长将长安繁华热闹、奢靡非凡的节日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背景交代一清二楚,看得相当过瘾。

看似随意,实则每一个画面都对应着的构图法则只要有多个人物出镜的画面,人物之间总会遵循某种平衡位置关系。背光、顺光中间一定有一个人平衡视觉运用前景和景深关系变化来衬托人物心理状态和动机的范例也比比皆是

同时,色彩控制也追求极致,做出了电影的色调,画面上呈现出中国传统配色之美,大量使用了冷暖色对比,富有传统特色的中国红极具西方风格的莫兰迪色的反差等,难怪不少观众赞叹“每一帧都是一幅画”,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学习。

》摄影评论家公众号

 Photography critic WeChat public number 

专注评论,让你摄影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常年征集:评图作品、评论议题、热点事件

 编辑微信:LYCH_YH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