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4-1926年杨闇公日记 | 第十三届“薪火相传”系列征文

 江湖留传说 2021-07-08

共3本,1924年、1925年和1926年每年一本。1924年日记本长19厘米、宽14厘米、厚2.1厘米,黑色硬壳;1925年日记本长20.5厘米、宽16厘米、厚0.7厘米,为灰色软面练习簿;1926年日记本长19厘米、宽13.3厘米、厚2厘米,为黑色硬壳本。文字内容均为钢笔蓝黑墨水横向自左至右书写。

杨闇公牺牲后

其妻赵宗楷将日记从重庆悄悄带回藏于潼南老家阁楼墙洞里

解放后才取出

1978年

杨闇公的子女杨绍中

杨赤花将其捐献给重庆市博物馆

现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

一级文物

杨闇公(1898-1927),又名尚述,重庆潼南双江人。是大革命时期四川党组织的建设者之一。

图片
图片

他15岁即远赴上海投奔革命。1917年去日本留学,1920年回国。

1924年1月12日,与吴玉章等建立中国青年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办《赤心评论》。

1925年起任中共四川地委书记兼军委书记。

1926年2月,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任书记。

同年10月,任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同年冬,参与策划四川泸(州)顺(庆)起义。

1927年三三一惨案后被捕。

他备受军阀严刑,牺牲时被割舌、断手、剜目,身中三弹仍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毫不屈服,被周恩来称赞为“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牺牲的烈士”。

图片

1924年日记本

1926年日记本

日记记录了1924年1月至1926年1月期间杨闇公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反映了他的革命斗争历程,展现了他“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革命精神,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

正如他在日记中写到的“十余年来,出生入死者四次”,“吾人既生斯世,唯一目的是求怎样解决生活问题,尤其是群众的生活问题,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大使命”。

日记是杨闇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其中记载的当时政治形势及四川党组织早期活动情况,是党史研究的珍贵文献资料。


来源:重庆三峡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