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中的十句名言,每句都是经典,读完的人无不点赞称好

 我是皓春夏秋冬 2021-07-08

中国历史浩瀚,一书千载,气势恢宏。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编年史,记载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时期1300多年的历史,据说它完成时,整整两间屋子都是草稿。

《资治通鉴》风格严谨,线条清晰,史料丰富,简约得当,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世界文明的奇迹。它的伟大,自然不需要进一步解释。

书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都出自其中,如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今天,我们从《资治通鉴》中选取了10句话与大家共读。

01. 言之有物,不如遇之有物;闻之有物,不如见之有物。

耳闻不如亲见,亲见不如亲闻。

02: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果你听从各方意见,你就能理解事物;如果你听从片面的意见,你就会愚昧和迷惑。这句名言是魏征劝告君王接受建议的名言,正如王符(汉)的《潜夫明暗论》所言:'君王之所以明,在于兼听则明;之所以暗,在于偏信则暗。' 这句话简明扼要,发人深省。

这两句话从 '明 '与 '暗 '的两种不同效果,说明人应该 '兼听 '而不 '偏信'。只有兼听则明,才能充分了解情况,分清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兼听则明很可能会导致欺骗。特别是对于不同的意见,应该认真听取,以免出错。这句话可以用来告诫人们,特别是领导人,要广泛听取意见,克服片面性。

03. 口中有蜜,腹中有剑。

口如蜜糖,心如刀绞。这是唐人对奸臣李林甫的形象概括。

《资治通鉴-唐纪》载。'李林甫为人臣,凡有才有德而为上者厚之,势位必逼己,必百般打击,尤以打击文士为甚。李林甫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李林甫说:'我不知道。'李林甫说:'我不知道。'李林甫说:'我不知道。世人都叫他李林甫'。'嘴甜如蜜,心狠如刀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阴谋家阴险狡诈的嘴脸。从此,'口蜜腹剑 '成为形容阴谋家和口甜心毒者的专用词,并长期沿用。

04. 用人如用器,各取所长。

使用器物要根据器物的独特功能来使用,任用人才也要根据每个人的优势来使用。如果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摒弃自己的短处,不仅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而且还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如果你看不到人的长处,而只看到人的短处,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可用的人了。唐太宗成为他那一代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的特点是对人才的开明看法和善于用人的方法。

05. 知道自己的缺点不难,改正缺点很难;说好话不难,做善事难。

事实上,认识自己的错误也很难。人们在经验中做出的判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经验,从这个 '自己的观点 '出发,他们总是以自己的观点来看待我们周围的事物。有些意见和判断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最好的方法是放下'自己的观点',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如果你认为某人的意见不靠谱,那就多听几个人的意见,当你意识到大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时,就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意见和判断,做出相应的调整。

06. 凡是谈论一个人,一定要先赞美他(她)的优点,这样缺点就不说了,大家都会看到。

评论一个人,必须先赞美他(她)的长处,这样他(她)的短处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了

07、万物之成也在敬,其败也必有在缓。

事物之所以能够成功,这是从能够认真对待它开始的。而失败的原因,多是因为轻视或懈怠。

08. 德为人之所严,才为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故察者多隐于才而遗于德。

有德之人受人尊敬,有才之人受人爱戴;受人爱戴的人容易受宠和任用,受人尊敬的人却容易疏远。

09. 争强好胜,耻于听到缺点,口若悬河,聪明得令人眼花缭乱,苛刻严厉,恣意任性,这六条是统治者的缺点。

他争强好胜,不愿意听别人的缺点,喜欢开口争辩,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别人过于苛刻严厉,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这六点都是君主应该特别警惕的缺点。

10、才者,德之资也;德者,德之帅也

所谓人才,就是道德的资本。所谓德,就是人才的主宰。

这实际上是说,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要高于一个人的才能。这是因为,一个人没有才华,但有德行,也只能是平庸之辈,很难有大的作为;如果一个人有才华而没有德行,那么对社会的危害就很大。因此,培养人才首先要培养其思想道德素质,然后才是知识和技能。

那么这么多的历史典故你知道吗?

其实很多人都说这么多历史典故谁记得那么清楚?其实不然,有许多学霸,从小爱阅读的那些孩子,经常与被人交谈的时候就是出口成章,许多时候都让人感觉到这个孩子应该从小就是在书籍的海洋中长大。

让孩子自己多读书,提升阅读能力,孩子却读不进去、坚持不了让孩子读诗词积累写作素材,从来没在写作文的时候用上过

现如今,随着传统文化教育愈发受到重视,语文课程也增加了相关学习要求。

语文为王时代,你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如今父母都知道学好语文的方法便是四个字“阅读理解”,大量的阅读理解课外书籍,大量的阅读理解经典书籍。

书海浩瀚,经典众多,但尤以史书,为滋养孩子。

而说到历史,有1部经典,基本上是每一个中国孩子必看的。它便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

原版书籍生涩难懂不适合孩子读,而这套《孩子读得懂的资治通鉴》就很适宜仍在上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孩子阅读理解!

这套《孩子读得懂的资治通鉴》,内容通俗易懂,插图精美绝伦,读来令人震撼不已,孩子肯定会爱不释手!

有别于目前市面上一般的版本,这套书用说故事的方法来给孩子们讲历史,足足120个精彩故事,串联起跌宕起伏的千年历史,极其精彩。

并且,作者们用新颖独特的视角,幽默风趣的口吻,简练生动的语言,把一段段历史都写“活”了,读上去尤其过瘾!

假期里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抓紧时间阅读,读这套《孩子读得懂的资治通鉴》,等到开学,你的孩子语文成绩就会优秀,一定要记住了!

小编也给家里孩子买了一套,时常拿出来给他读读,让他领略中华文化之美,顺便积累阅读,为将来的语文学习之路夯实基础!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选购!

一顿饭钱和孩子的成绩相比不值一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