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胡”乱华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07-08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中国呈现出前南北朝特征。

西晋“八王之乱”,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南渡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成汉政权和刘氏政权建立(304年)开始算起 ,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东晋建立时,中原已沦丧于胡人之手。中原汉族在祖逖、桓温等名将的带领下绝地反击,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迁居南方的爱国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复失土为己任。东晋与五胡的战争,十六国之间的厮杀,使得这一时期战乱连连。河淮地区为南北交战的主战场。

五胡乱华,别名;永嘉之乱、中原陆沉、神州陆沉等。参与民族;匈奴、鲜卑、羯、羌、氐等。参与政权;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秦等。所处时代;五胡十六国。起止时间;304年—439年。相关人物;李雄、刘渊、石勒、冉闵、苻坚等。背景;八王之乱。

目录

  1. 历史背景

  2. 主要过程

  3. 侨寄法

  4. 人口变迁

  5. 主要政权

  6. 大事年表

  7. 事件影响

历史背景

“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

汉朝以来,就有胡人不断向中原迁徙,在多代皇帝的宽容接纳政策下,胡人逐渐增多,盘踞华北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西晋首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以匈奴、羯、鲜卑、氐、羌为代表的“五胡”纷纷入主中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格局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晋初年,曾经是汉族聚居的关陇地区变成了“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局面,到西晋末年,关中及以西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已经数倍于汉民族的人口。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更迭频繁,统治中心不断转移,被迫强迁的人口数量多,规模大,民族成分复杂。

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晋朝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华夏大伤。胡人趁机起兵,侵扰中原,中原大乱。在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了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史称“五胡乱华”。 又因为鲜卑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著有《十六国春秋》一书,该书将较具代表性的十六个政权独立记录,故又有将这一时期称为“五胡十六国”、“东晋十六国”者,实则政权的数目远逾十六个,建立者也不限于胡人。 在胡人建立独立政权之前,汉族占支配地位,是汉尊胡卑,汉人压迫胡人;胡人政权建立后,胡人占居支配地位,开始胡尊汉卑,胡人压迫汉人,甚至称汉人为儿、奴、狗。胡人多自称“国人”,以胡人为尊,甚至禁止“胡”等称呼,如石赵。不仅如此,这些政权还多采用“胡汉分治”,区别对待汉族和胡族。刘渊建立政权后,设大单于及单于台管理匈奴等胡人,用的是匈奴旧有的体制;用司隶、内史等管理汉人,应该是以西晋的体制为基本。 五胡乱华和南北朝时期华北的王朝大都是北方民族渗透到中国境内,在中央政府瓦解以后所建立起来的王朝,可以叫做渗透王朝。 从“五胡乱华”开始,匈奴、鲜卑、羯、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大举南徙,进入黄河流域与当地汉族人杂居,建立了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北魏、北齐等数十个国家,历时300年之久。这一时期的大流动、大迁徙、大杂居,打破了民族的原有格局,使得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空间分布上产生了变化。从两晋南北朝以后,匈奴、鲜卑、羯、屠各、卢水胡等族的活动便告消匿。杂居的结果是相互融合同化,民(少数民族)中有汉(汉族)、汉中有民,民中有民,主要同化于汉族之中。 华夏化其实既不特别重视血缘也不重视文化,重视的是政治身份,比如在不在政府的户籍系统里面,是民还是夷,是附塞蛮夷还是归义蛮夷。把编户即“民”等同于华夏是总体情形,但有时还有一个过渡阶段,即进入了编户,但之前的非华夏身份还会被大家记住,经过几代之后,这个记忆被慢慢磨平,最终成为正常的民。

有学者认为,汉赵、后赵五主即匈奴刘渊、刘聪、刘曜和羯族石勒、石虎,都是以武力颠覆汉族的西晋、建立少数族新朝的标志性人物。他们登极前后,利用图谶宣扬各自政权的合法地位,“五胡”的称谓大约由此而产生,其最初的涵义,就是指这五位率先入主中原并长期称帝的“胡”族首领。东晋十六国末期,“胡”的涵义扩展,此前活跃于北方的各主要少数族——匈奴、羯、鲜卑、氐、羌——一统统被纳入其中,“五胡”的新概念形成。 十六国时期,五胡入主'中国',而晋室则僻居扬越。为与东晋争正朔,五胡王朝依托中华传统的夷夏互变、地域以别华夷理念,自居'中国'以示五胡居'中国'而变为华夏;以族类意味浓厚的'扬越'指代东晋,以示晋室居扬越而变为蛮貊。 五胡到了中原,用了汉族的礼制,就以中夏自居,就称其他胡人为戎狄,称南朝政权为“岛夷”。

主要过程

五胡乱华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开序幕。

304年农历十月,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 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史称前赵,是五胡建国的开始。

310年,晋怀帝永嘉四年,刘渊死,其子刘聪杀太子刘和即位。

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刘聪部下石勒,歼晋军十多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刘聪又遣大将呼延晏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后歼灭三万余人。六月呼延晏到达洛阳,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晋怀帝,杀太子、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多人,并大肆发掘陵墓、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祸”或“永嘉之乱”等。

313年,刘聪毒死了晋怀帝。怀帝侄司马业(或作司马邺),在长安登基,是为晋愍帝。

316年前赵刘曜攻长安,晋愍帝主动投降。

317年晋愍帝被杀,士族王导、王敦等,扶植晋朝远房宗室司马睿,因司马睿不愿称帝,于是称为晋王。 318年司马睿在劝说下,于建康登基,为晋元帝。 历时五十一年的西晋灭亡,东晋开始。

侨寄法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政权。北方汉人逃避胡人统治大批渡长江南迁。这些南迁的北方士族和民众并谓之“侨人”。

东晋王朝为维护北方南逃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以巩固政权,同时也为缓和南北士族矛盾,便采纳大臣王导的意见,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之地,安置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这就是后人所谓的“侨寄法”。

人口变迁

长年的战争使得中国的人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前北方外族分布图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统一全国后,根据《晋书》记载,全国有2,495,804户,16,163,863人。

根据葛剑雄主编的《中国人口史》、《中国人口发展史》,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许多户口被隐藏,西晋的实际户口为在册户口的2倍多,最高时大约是300年前后,有3500万人,其中北方2450万人,南方1050万人。

东晋建立后,汉民为躲避胡人残暴统治,以免战火和屠杀,纷纷大量地南迁。这一时期共有六次南迁高潮,累计迁入过百万,东晋因而设置了许多侨郡侨县以安置北方流民。

除了南下之外,尚有许多黄河沿线的汉族投奔凉州张氏政权、辽东慕容氏政权以及幽州王氏。慕容氏积极招纳流民,还仿效东晋政府在辽东设置了一些侨县。

复旦历史学者葛剑雄认为,由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人口损失仅比东汉末年小一些,谷底时期大约仅剩下三成多的人口 。

根据《十六国春秋》的记载,370年,前秦灭前燕时,从前燕得到245.87万户,998.79万口,而前燕的辖区仅仅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和山西的一部分,加上之前属于前燕管辖的秦陇地区和前凉管辖的河西地区,当时北方实际人口至少也有1300万了。

东晋方面,由于西晋末南方已经有近千万人口,虽然东晋建立后尚在境内有一些战争,人口有一定损失,但这些损失都被北方南下的流民补充,所以人口仍然维持在千万以上。

主要政权

囯名

政治中心

年限

立国者

末任君主

灭亡者

丘汉

江夏

303~304

丘沈

丘沈

东晋帝国

成汉

成都

304~347

李雄

李势

东晋帝国

前赵

离石--平阳-长安

304~329

刘渊

摄政太子刘熙

后赵

前燕

昌黎-棘城-龙城-蓟城-邺城

308~370

慕容皝

慕容暐

前秦

芒荡汉

马兰山

309~309

刘芒荡

刘芒荡

东晋帝国

略阳公国

略阳

310~319

蒲洪

蒲洪

东晋帝国

胡楚公国

竟陵

312~319

胡亢

杜曾

东晋帝国

虚除秦王国

陇右

316~320

虚除权渠

虚除权渠

前赵

辽西公国

令支

318~338

段末秠

段辽

前燕

后赵

襄国-邺城

319~351

石勒

石祇

冉魏

前凉

姑臧

320~376

张茂

张天锡

前秦

句渠秦王国

阴密

320~320

句渠知

句渠知

前赵

陈凉王国

上邽

322~323

陈安

陈安

前赵

后辽东公国

平郭

333~336

慕容仁

慕容仁

前燕

侯子光公国

杜南山

337~337

侯子光

侯子光

后赵

范贲公国

成都

347~349

范贲

范贲

东晋帝国

黄韬公国

豫章

348~348

黄韬

黄韬

东晋帝国

冉魏

邺城

350~352

冉闵

冉智

前燕

段齐王国

广固

350~356

段龛

段龛

前燕

前秦

枋头-长安-晋阳

350~394

苻洪

苻崇

西秦

刘显公国

襄国

351~352

刘显

刘显

冉魏

张秦王国

宜秋

352~352

张琚

张琚

前秦

段勤公国

一幕

352~352

段勤

段勤

前燕

安国王国

鲁口

352~354

王午

吕护

前燕

苏林公国

无极

352~352

苏林

苏林

前燕

刘晋王国

平阳

353~353

刘康

刘康

前秦

北成都王国

南郑

365~366

司马勋

司马勋

东晋帝国

弘汉王国

广汉

370~370

李弘

李弘

东晋帝国

张蜀王国

绵竹

374~374

张育

张育

东晋帝国

后燕

中山-龙城

384~409

慕容垂

慕容盛

北燕

北燕

龙城

409-431

冯跋

冯宏

北魏

西燕

华阴-阿房-长安-闻喜-长子

384~394

慕容泓

慕容永

后燕

后秦

长安-陇西

384~417

武昭帝姚苌

姚泓

东晋帝国

鲜于赵王国

行唐

385~385

鲜于乞

翟成

后燕

西秦

勇士堡-金城-西城-苑川

385~400

乞伏国仁

乞伏乾归

后秦

度支山-枹罕-南安

409~431

乞伏乾归

乞伏暮末

夏国

后凉

姑臧

386~403

懿武帝吕光

吕隆

后秦

后匈奴王国

西平

387~?

康宁

翟魏

黎阳-滑台

388~392

翟辽

翟钊

后燕

刘黎公国

皇丘

389~389

刘黎

刘黎

东晋帝国

魏揭飞王国

杏城郊

389~389

魏揭飞

魏揭飞

后秦

法长公国

白狼城

390~390

法长

法长

后燕

窦秦王国

野人堡

393~393

窦冲

窦冲

后秦

南凉

廉川-金城-乐都-西平-姑臧

397~414

秃发乌孤

秃发褥襢

西秦

北凉

张掖-姑臧

397~439

段业

沮渠牧犍

北魏

南燕

滑台-广固

398~410

慕容德

慕容超

东晋帝国

南乌桓王国

南皮

398~399

张超

张超

北魏

广秦

乞活堡

399~399

苻广

苻广

南燕

西凉

酒泉-敦煌

400~421

李暠

李恂

北凉

张翘王国

行唐

402~402

张翘

张翘

北魏

王始公国

泰山

403~403

王始

王始

南燕

桓楚

建康-江陵-涢县

403~405

桓玄

桓振

东晋帝国

谯蜀王国

成都

405~413

谯纵

谯纵

东晋帝国

夏国

统万-上邽-平凉

407~431

赫连勃勃

赫连定

吐谷浑汗国

曹龙汗国

蒲子

413~413

曹龙

曹龙

北魏

北晋王国

河西

414~414

司马顺宰

司马顺宰

北魏

率善王国

上党-河内

415~416

白亚栗斯

刘虎

北魏

曹弘汗国

平阳

416~416

曹弘

曹弘

后秦

洮阳公国

洮阳

417~419

彭利和

彭利和

北凉

注:以上泛泛言之“国”,有待进一步考证。

大事年表

304年,益州氐族难民领袖李雄,于成都称成都王,建立成帝国。匈奴左贤王刘渊于山西离石称汉王 ,建立前赵。

306年,成李雄自称皇帝,国号“大成”。

307年,晋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惠帝司马衷,立怀帝司马炽,八王之乱结束。鲜卑慕容廆自称大单于 ,石勒投效前赵。

308年,前赵刘渊正式称帝。

309年,前赵帝刘渊迁都平阳,领有山西中部地区。 八月,前赵刘聪第一次进攻洛阳,战败。十月,前赵刘聪第二次进攻洛阳,战败 。

310年,前赵帝刘渊死,子刘和继位,刘聪杀刘和,篡位。

311年六月,前赵刘聪、刘曜等攻陷晋王朝首都洛阳,掳晋怀帝司马炽,史称「永嘉之祸」。洛阳陷落后,晋帝国建立五个行台。

312年,石勒进军河南新蔡葛陂,准备攻击晋朝琅邪王司马睿,不利,率军北返,攻陷河北襄国、邺城,吞并冀州。

313年,二月,前赵刘聪杀晋怀帝司马炽。四月,晋朝秦王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 祖逖击楫渡江北伐,收复河南地区。

314年,石勒攻杀晋幽州刺史王浚,吞并幽州。前赵刘曜第一次进攻长安,失败。

315年,前赵将领曹嶷占领青州。

316年,十一月,前赵刘曜第二次进攻长安,攻陷。掳晋愍帝司马邺,吞并关中地区,西晋结束。 十二月,石勒击败并州刺史刘琨,占领并州。刘琨投奔辽西鲜卑段氏,后被杀。

“五胡”乱华

317年,三月,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是为晋元帝,东晋开始。 十二月,前赵帝刘聪杀晋愍帝司马邺。

318年,司马睿正式称帝。 七月,刘聪死,子刘粲继位。大将军靳准发动政变,杀刘粲及所有匈奴刘姓皇族,自立为天王。大将刘曜、石勒攻陷平阳,杀靳准。十月刘曜称帝,迁都长安。

319年,石勒在襄国称赵王,原前赵分裂为二,两赵并立,后赵建立。晋平州刺史崔毖攻鲜卑慕容廆,失败。慕容廆攻陷平州。

320年 ,晋凉州刺史张寔被杀,弟张茂继位,前凉王国建立。东晋豫州刺史祖逖与后赵石勒隔黄河对峙。

321年,后赵石虎击败辽西段氏,河北、山西尽入后赵版图。 东晋北伐大将祖逖逝世。东晋封慕容嵬为辽东公。

322年,东晋大将王敦叛变,攻陷首都建康。 七月,后赵石虎攻陷兖州。东晋元帝司马睿死,子明帝司马绍继位。

323年,成帝国完全控制四川地区。 后赵石虎攻陷广固,杀曹嶷,吞并青州。

324年,后赵军攻陷前赵洛阳,从此两赵相攻不绝。 五月,前凉张茂死,侄张骏继位。东晋王敦病死,苏峻等平定王敦之乱。

“五胡”乱华

325年六月,前赵刘曜攻击后赵洛阳,被石虎击败。东晋河南淮北地区落入后赵帝国之手。东晋明帝司马绍死,子成帝司马衍继位。

327年,前赵攻击前凉国,取黄河以南地。 东晋将领苏峻叛变。

328年,东晋温峤、陶侃起兵勤王,攻击苏峻。 后赵石虎攻河东,前赵帝刘曜击败之。刘曜乘胜率军包围洛阳城。十二月,后赵石勒与前赵刘曜决战于洛阳。前赵军大败,刘曜被擒,后被杀。

329年,前赵太子刘熙、刘胤等,放弃长安,西迁上邽。东晋温峤、陶侃平定苏峻之乱。刘胤反攻长安,石虎大破前赵军。石虎追击,攻陷上邽,斩刘熙,灭前赵。后赵吞并关中,统一华北大部分地区(凉州汉人张氏、辽东鲜卑慕容氏除外)。

330年,二月后赵石勒称大赵天王 ,九月正式称帝 。

333年 ,成汉大将军李寿攻陷宁州(云南),吞并云贵地区,疆域如三国蜀汉。 七月,后赵帝石勒死,太子石弘继位。晋辽东公慕容嵬逝世,子慕容皝继位。

334年, 成汉帝李雄死,太子李班继位。十月,李期杀李班,篡位。后赵石虎杀石弘,篡位。

335年 ,后赵尊高僧佛图澄。 前凉张骏并吞西域地区。

337年,十月十八日,慕容皝称燕王,前燕建立。

338年 ,三月,后赵石虎与前燕联军灭辽西段氏。成汉李寿废李期,自立为帝。五月,后赵大军攻击前燕,包围首都棘城(辽宁锦州),后赵军大败。

339年,东晋军攻击成汉,收复宁州(云南省)。后赵石闵攻东晋邾城(湖北黄冈),晋军大败。

342年,前燕迁都龙城(辽宁朝阳),攻打高句丽王国,攻陷首都国内城。 后赵石虎在邺城、长安、洛阳大建宫殿,暴虐奢侈,人民苦不堪言。 东晋成帝司马衍死,弟康帝司马岳继位。

343年,成汉帝李寿死,太子李势继位。

344年,前燕慕容皝消灭鲜卑宇文部落,统一东北地区。 东晋康帝司马岳死,子穆帝司马聃继位。

345年,十二月,前凉王国击败焉耆,疆域包括甘肃大部、西域。

346年,前燕军攻破夫余王国。 前凉王张骏逝世,子张重华继位。 后赵军攻击前凉,被前凉击败。 成汉帝国内乱,东晋桓温西征,攻击成汉帝国。

347年,东晋大将桓温攻陷成都,李势主动投降 ,灭成汉帝国。 后赵帝国再度攻击前凉王国,后赵军大败。

348年,后赵太子石宣杀兄弟石韬,石虎酷刑杀石宣。前燕王慕容皝死,子慕容隽继位。

349年,后赵石虎正式称皇帝。四月,石虎死,太子石世继位。皇子石遵杀石世,篡位。诸子内争,后赵帝国开始大乱。东晋褚裒北伐失败。十一月,后赵石鉴杀石遵,篡位。 后赵冉闵(汉人)屠杀胡人二十余万。

350年,冉闵杀石鉴,在邺城建立冉魏帝国。羌族姚义仲、氐族苻洪争入关中,苻洪击败姚义仲。苻洪死,子苻健进入关中。二月,前燕帝国南下,吞并幽州等地(北京地区)。后赵石祗称帝于襄国,攻冉魏帝国,大败。九月,前燕军攻陷冀州中部。十一月,冉魏帝冉闵攻后赵。

351年,苻健在长安称王,前秦建立。冉闵大败石袛的将领刘显,刘显杀石祗,后赵帝国灭亡。五月,兖州、青州复归东晋。八月,冉魏帝国以黄河以南诸州郡,归附东晋。东晋收复河南淮北之地。

352年,前秦苻健正式称帝。 四月,冉闵与前燕慕容恪决战于常山(河北正定),冉闵兵败被杀。八月,前燕军攻陷邺城,冉魏帝国灭亡。十一月,前燕慕容隽于蓟城称帝。

353年,东晋殷浩北伐失败。 十一月,前凉王张重华死,子张曜灵继位。十二月,张祚废之,自立为凉公。

354年,一月,张祚自称凉王。 二月,东晋桓温第一次北伐,进攻前秦。 六月,前秦与东晋长安白鹿原会战,晋军战败,撤退,北伐失败。

355年六月,前秦帝苻健死,太子苻生继位。 前凉王国政变,凉王张祚被杀,张玄靓继位。

356年,东晋桓温第二次北伐,收复洛阳。 前燕慕容恪攻陷青州广固,吞并青州。

357年,苻生暴虐好杀。六月,苻坚杀苻生,自立为天王。 并州地方首领张平,归降东晋,东晋名义收复并州(山西省)。

358年,苻坚击败并州张平,张平降前燕。 苻坚开始重用王猛。

359年,东晋谢万北伐前燕失败。河南淮北诸州郡落入前燕之手。

360年,前燕帝慕容隽死,太子慕容暐继位。 河套匈奴刘卫辰归降前秦。 东晋谢安出仕。

“五胡”乱华

361年,穆帝司马聃死,司马衍子哀帝司马丕继位。

362年,前燕军攻东晋洛阳。

363年,前凉张天锡杀张玄靓自立。

364年,前燕军攻陷东晋洛阳。

365年,哀帝司马丕死,司马衍次子司马奕继位。

367年,十月,前秦五位公爵联合起兵叛变。

368年,王猛平定五公爵叛变。 前燕贵族将人民大量纳入“荫户”,以致财政困难,前燕帝国开始衰败。

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军抵枋头。前燕慕容垂迎击,晋军大败,桓温撤退。十一月,前燕慕容垂遭忌,投奔前秦。

370年,前秦宰相王猛率军攻击前燕,十月,前秦、前燕决战壶关。前燕军大败,被杀被俘十五万余人。 十一月,王猛攻陷邺城,俘慕容伟,前燕灭亡。

371年,东晋大司马桓温废黜皇帝司马奕,立简文帝司马昱。

372年,东晋简文帝司马昱逝世,孝武帝司马曜(字昌明)继位。

373年,东晋大司马桓温逝世。谢安执政。 冬季,前秦军攻占东晋梁、益二州,吞并四川、汉中地区。前秦宰相王猛逝世。

376年,八月,前秦军攻陷姑臧,张天锡投降 ,前凉王国灭亡。前秦三路大军攻陷代国(北魏前身)位于的都城盛乐,代王拓跋什翼犍撤军,后虽返回,但很快在内乱中被杀,前秦趁机再次发兵,代国灭亡。 至此,前秦统一华北,与东晋南北对峙。

378年,前秦苻丕攻陷东晋襄阳。

379年,前秦军攻彭城,东晋谢玄北府兵团击败之。前秦并吞淮北。

382年,前秦苻坚派大将吕光征讨西域。

383年,五月,东晋桓冲北伐,反击前秦军。 八月,前秦苻坚总攻东晋。东晋谢玄、谢石北府兵团抵御。十月,淝水之战,前秦军不战而溃,苻坚负伤率残兵抵洛阳。十二月,慕容垂起兵,至邺城。

384年正月,慕容垂称燕王,后燕建立。东晋反攻前秦,收复汉水流域、河南淮北诸州郡。慕容泓叛前秦,自称济北王,西燕建立。慕容泓被杀,慕容冲继位,率军进攻长安。羌族姚苌自称万年秦王,后秦建立。北方再度大分裂。吕光击败龟兹国,平定西域。九月,东晋北府兵收复兖州、徐州、青州。

“五胡”乱华

385年五月,苻坚撤出长安,西燕军攻陷长安。苻坚至五将山,被姚苌俘虏, 不久被杀。苻丕撤出邺城,于晋阳继位。乞伏国仁叛变前秦独立,建西秦王国。后燕军陷邺城,定都中山。东晋收复益州。吕光进入凉州。

386年,拓跋珪称代王,北魏帝国建立(北朝开始)。后燕慕容垂称帝。西燕慕容冲被杀,段随继任燕王,段随为慕容永所杀,立慕容顗,放弃长安,率四十万鲜卑人东迁。慕容顗被杀,慕容瑶继位称帝。慕容永杀慕容瑶,立慕容忠为帝,西燕东迁至长子。慕容忠被杀,慕容永继位。西燕军与前秦苻丕大战,前秦军大败,并州全属西燕。苻丕逃亡,被晋军杀死,前秦苻登于陇县称帝,后秦姚苌入长安,与前秦攻占不休。吕光建立后凉王国。东晋收复黄河以南、山东半岛失土。

387年,后燕帝慕容垂吞并山东半岛地区。

388年,西秦乞伏国仁死,子乞伏乾归继位。

389年,东晋帝司马曜之弟司马道子专政,政治开始衰败。

390年,西燕慕容永攻洛阳,被晋军朱序击退。

“五胡”乱华

391年,西燕慕容永再攻洛阳,被晋军击退。

392年,后凉王吕光派军攻西秦,被西秦军击败。

393年,十一月,后燕帝慕容垂率军攻西燕。 后秦帝姚苌死。

394年四月,前秦帝苻登与后秦大战,前秦败,退入马毛山。 五月,太子姚兴继位 [42] ,后燕军进入太行山,与西燕军大战,西燕军大败,后燕占领晋阳。 七月,前秦帝苻登与后秦帝姚兴战于马毛山,苻登死。前秦太子苻崇于湟中(青海西宁)继位。 八月,后燕攻陷长子,斩慕容永,灭西燕帝国。后燕取得并州,为帝国疆域最大时期。 十月,前秦帝苻崇攻西秦乞伏王国,兵败被杀,前秦帝国灭亡。

395年十一月,后燕与北魏参合坡之役,后燕军战败,四、五万士卒被拓跋珪坑杀。

396年,三月,后燕再攻北魏,慕容垂病逝。四月,太子慕容宝继位。 [43] 北魏拓跋珪攻陷晋阳,取得并州。 后燕内斗越演越烈,开始衰退。拓跋珪率大军进攻后燕河北地区,河北仅余中山(定州)、邺城(临漳)、信都(冀县)仍属后燕。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被妃子闷死。太子司马德宗继位,是为晋安帝。

397年一月,北魏攻陷信都。后凉吕光军攻西秦,大败。秃发乌孤叛后凉独立,建南凉王国。三月,后燕帝慕容宝撤出中山。七月慕容详、慕容麟先后于中山称帝。卢水胡沮渠蒙逊、沮渠男成推段业为首领,建立北凉王国。十月,拓跋珪击败慕容麟,占领中山。

398年一月,后燕慕容德放弃邺城,南下滑台,南燕帝国建立。北魏帝国完全占领河北地区。 四月,龙城乙连兵变,后燕帝慕容宝被杀。十月,慕容盛继位称帝,后燕退居东北地区。东晋内乱,殷仲堪、桓玄等叛变。十二月,北魏拓跋珪正式称帝。东晋变民孙恩起兵。

399年,南凉秃发乌孤由金城(兰州)迁都乐都(青海)。南燕王慕容德占领青州、兖州地区。南凉秃发乌孤死,弟秃发利鹿孤继位。后秦军攻陷东晋洛阳,吞并河南诸郡。东晋桓玄击败殷仲堪,独霸荆、江、雍三州。后凉王吕光死,太子吕绍继位。吕纂政变,吕绍自杀,吕纂自立为王。

400年,后秦军攻西秦乞伏王国,西秦灭亡。 敦煌李暠叛北凉沮渠,建立西凉王国。南燕慕容德于青州广固称帝。

401年,后凉吕纂被杀,吕隆继位,即位凉王。三月,东晋刘裕击败孙恩变民。 五月,北凉沮渠蒙逊杀段业。六月,沮渠蒙逊被推举为张掖公。 后秦对后凉发动总攻,包围首都姑臧(甘肃武威)。八月,后燕慕容盛被杀,慕容熙继位。

402年,东晋司马元显讨伐桓玄,桓玄杀司马元显,进入建康。 南凉秃发利鹿孤死,秃发傉檀继位。 高句丽王国攻击后燕帝国,吞并辽东半岛(直到668年,唐高宗李治灭高句丽王国,才收回辽东)。北魏帝拓跋珪攻后秦河东,后秦军大败。东晋变民孙恩死,卢循继立。

403年,南凉秃发、北凉沮渠、后秦联军包围后凉姑臧,吕隆投降后秦,后凉灭亡。后秦帝国最盛期。 十一月,桓玄叛变,篡东晋帝位,称楚皇帝。

404年,二月,刘裕等于京口起兵,讨伐桓玄,进攻首都建康 。三月,桓玄退出建康。五月,桓玄死。十月,东晋变民卢循攻陷南海郡。

405年,一月,北府兵团攻陷江陵,平桓玄之乱。 后秦姚兴尊高僧鸠摩罗什为国师。益州兵变,刺史毛璩被杀,谯纵自称成都王,西蜀王国建立。全中国九国并立。九月,南燕帝慕容德死,慕容超继位。

406年,南凉秃发吞并后秦姑臧。十一月,南凉王国迁都姑臧。 南燕帝国爆发内斗。

407年,河套匈奴刘勃勃(即赫连勃勃) 叛后秦独立,夏国建立,全中国十国并立。后秦仅剩关中、河南地区 。七月,慕容云(高云)杀慕容熙,号北燕。慕容云恢复姓高(原为高句丽人,慕容宝养子)。南凉攻北凉,失败。赫连勃勃攻后秦,十一月攻南凉。后秦、南凉军惨败。

408年,七月,后秦军讨伐夏国、南凉失败。东晋讨伐西蜀王国失败。南凉秃发褥檀称王。

409年,二月,南燕军攻东晋徐州。四月,刘裕第一次北伐,攻击南燕。乞伏乾归叛后秦复国,西秦重建(已亡国八年)。此时全中国十一国并立,为最乱之时期。北燕高云被杀,冯跋继立(此时北燕仅领有辽西地区)。十月,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被其子拓跋绍所杀,太子拓跋嗣杀拓跋绍,继位,是为明元帝。

410年,二月,东晋刘裕攻陷广固,杀慕容超,灭南燕。东晋收复山东半岛地区。五月,南凉秃发褥檀三攻北凉沮渠,失败,北凉攻姑臧。五月,东晋广州变民卢循、徐道覆北攻建康。七月,刘裕追击变民军。九月,东晋刘裕大军讨伐徐道覆。十一月,晋军包围广州。

411年,二月,晋军攻陷始兴,杀徐道覆。三月,平卢循之乱。北凉沮渠蒙逊攻陷南凉首都姑臧。北凉攻西凉,失败。

412年六月,西秦政变,乞伏乾归被杀。八月,乞伏炽磐平乱 ,继位。十月,东晋刘裕攻杀刘毅。十二月,东晋朱龄石攻西蜀王国。

413年,夏国赫连勃勃建统万城(陕西靖边)。 南凉攻北凉,大败。七月,东晋朱龄石攻陷成都,杀谯纵,灭西蜀王国。东晋收复四川地区。

414年,乞伏西秦袭击南凉首都乐都,攻陷。秃发褥檀投降西秦,一年后被杀。南凉灭亡。

415年四月,刘裕击败司马休之,攻克江陵。司马休之败逃。夏国赫连勃勃攻后秦,坑杀后秦军二万人。西秦、北凉相攻不绝。

416年二月,西秦、北凉和解。后秦天王姚兴死,太子姚泓继位,皇族相争,后秦国内大乱。后秦、夏国、仇池氐互相混战。八月,东晋太尉刘裕第二次北伐,收复河南地区,攻克洛阳。

417年二月,西凉公李暠死,子李歆继位。 三月,东晋军进潼关,击败后秦军。北凉沮渠三万大军攻西凉,战败。八月,东晋军攻克长安,姚泓出降,后秦灭亡,东晋收复沦陷近百年的关中地区。十一月,留守刘穆之死,刘裕返建康,其子刘义符等留守。

418年,夏国大军南下,进逼渭水。十一月,晋军诸将内讧,关中大乱。夏国军攻陷长安,吞并关中地区。北凉沮渠再攻西凉,不成。夏国赫连勃勃于长安称帝。 十二月,东晋刘裕杀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立恭帝司马德文。

419年,东晋太尉刘裕进封宋王。

420年六月,东晋恭帝司马德文退位,刘裕称帝,是为宋武帝,建立刘宋帝国,东晋灭亡,南方进入南朝时代。北凉沮渠蒙逊攻西凉,杀李歆,攻陷酒泉,李恂继位。

421年,北凉攻陷敦煌,李恂自杀,西凉灭亡。刘宋帝刘裕派人闷死晋恭帝司马德文。

422年,刘宋武帝刘裕死,少帝刘义符继位。十一月,北魏帝拓跋嗣攻刘宋帝国,第一次南北大战爆发。

423年,北魏开始在首都平城北方修建长城。四月,虎牢战役,北魏猛攻,攻克。北魏攻陷刘宋司、兖、豫三州。十一月,北魏帝拓跋嗣死,太子拓跋焘继位,是为太武帝,尊崇道士寇谦之。

425年五月,刘宋政变,废杀皇帝刘义符。八月,改立刘义隆,是为宋文帝。夏国帝赫连勃勃死,子赫连昌继位。 柔然大举进攻北魏,被击退。十月,北魏分兵五路兵伐柔然,从此,拉开了北魏对柔然战略反攻的序幕。

426年二月,谢晦反抗刘宋中央失败,被杀。西秦、北凉、夏国互相混战。十月,北魏帝拓跋焘亲征夏国。十二月,北魏攻陷夏国长安,取得关中地区。

427年五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穿越黄河,指挥了北魏攻夏统万城之战。七月,攻陷统万城。夏国帝赫连昌走上邽。

428年,二月,北魏军攻陷上邽,俘赫连昌。 赫连定继位 ,迁都平凉。 五月,西秦王乞伏炽盘死,子乞伏暮末继位。

429年,北凉、西秦相攻。北魏太武帝重击柔然汗国,参见北魏破柔然之战。

430年,刘宋北伐,第二次南北大战爆发。 北燕政变,冯跋死,冯弘逼太子冯翼自杀,自立为王。九月,北魏攻夏国首都平凉。十二月,攻陷平凉。十一月,北魏军反击刘宋北伐军,拓跋焘领军击溃了刘宋军队主力刘彦之所部。

431年,夏国帝赫连定攻西秦南安(陇西县),乞伏暮末出降,西秦灭亡。赫连定屠杀乞伏家族。 刘宋北伐大将檀道济粮尽撤退。北魏完全夺取了黄河四重镇:洛阳,金镛,滑台,虎牢。夏国帝赫连定西迁,被吐谷浑国突击,赫连定被擒,夏国灭亡。

432年七月,北魏攻北燕,北燕战败。 吐谷浑献赫连定与北魏,北魏杀之。

433年,北凉王沮渠蒙逊死,子沮渠牧犍(茂虔)继位。

434年二月,北魏、刘宋汉中争夺战,参见古弼的百科。

435年七月,北魏军攻北燕,兵临城下。

436年,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诬杀檀道济。 五月,北燕冯弘弃龙城投奔高句丽王国,北燕灭亡。

438年,高句丽长寿王高琏杀冯弘。

439年,九月,北魏帝拓跋焘率军包围姑臧,沮渠牧犍出降,北凉灭亡。北魏帝国统一华北,135年的五胡乱华时代结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第三任),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第三任),南北对峙,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

事件影响

五胡乱华时期处于中国被外族侵占、北方沦陷时期,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胡”乱华

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

永嘉之乱以后,在胡人的野蛮残暴的统治下,长期陷于战争,民生经济大受破坏,人口锐减,晋室政权南下,改都建康,建立了东晋。

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中原。《晋纪》、《晋书》记录当时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唐编《晋书》卷65《王导传》据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就是说,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留在北方的汉人纷纷建立坞堡以自保。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如《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残暴。

原先在中原地区的士族、仕人、农民、手工业者、商贾等也纷纷逃亡到南方去,他们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使江淮和江南地区日渐富庶和繁华,最终在南北朝时期取代中原而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南方,非汉民族是占压倒性多数的。 南迁汉人主要集中在荆、扬、梁、益诸州,以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今江苏的淮阴、扬州、南京、镇江、常州一线为最多。 迁到南方的中原部族与当地的人民和百越各族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包含江南特质的新兴文化。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加之汉族人口不断进入南方少数民族聚落区,南方少数民族如山越、俚、僚、蛮等族也不断出居平地,与汉族成犬牙交错居住的态势。如东吴征服散居于今苏南,皖南,浙、赣两省山区的山越后,将越人从深山险阻之间迁出至平地与汉族杂居并逐渐融合。蛮族人民不断从山谷出居到江、淮、汝、颍之间以及沔水南北,长期和汉族人民交错杂居,到隋唐之际基本上和汉族融合。蜀地的僚人绝大多数先后融入当地汉族居民中,隋唐以后,仅在川黔交界的部分山区还有少数僚人居留的记载。这一时期,居住在岭南地区的大部分俚人也和汉人杂居,同为国家编户。 华南地区的先民,则在漫长而又复杂的历史演变中,一部分受华夏中原文化影响,与南迁汉人长期相互融合,形成南方汉人与南方汉语,另外一部分则逐渐演化为现在的侗台人群。

第3世纪末,当西晋内部爆发了血腥的权力斗争和内战时,朝廷不能有效地控制境内的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藉此起兵反抗中国的统治,引发了长达300年的战争。在此时期,汉人被驱逐到南方,建立以建康为首都的5个政权,北方留给游牧民族先后建立了超过20个以上的政权。 几乎平均11年便有一次朝代更替,成为秦以后中国古代分裂时间最长、动乱频率最高的历史时期。因此,常被史学家称之为“乱世”。华北的六族(汉族、匈奴、鲜卑、羯、羌、氐)之间进行了长期混战和厮杀。五胡乱华的后期,鲜卑族拓拔部最终获取胜利,建立北魏之后逐渐统治华北地区,遂开始了后来的孝文帝改革。中国境内的五胡基本失去了独立的族群身份,融入到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中。

政治上的不稳定,必然导致频繁的战争。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战争连年不断,持续近150年之久。北魏“孝昌之际(公元525年),乱离尤甚。恒代而北,尽为丘墟;崤潼已西,烟火断绝。齐方全赵,死于乱麻,于是民生耗减,且将大半”。这种毁灭性战争的结果,便是“人皆相食”、“白骨遍野”、“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统治阶级之间的争权夺利,加上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使得“民尽流离,邑皆荒毁,由是劫抄蜂起,盗窃群行”,贫民起义层出不穷。南北朝时,南北方发生了多地大量的的流民大起义与农民战争。长期的战争不仅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而且造成社会经济的大破坏,大倒退。 汉人在饮食起居乃至风俗等日常生活方面借鉴胡人不少,胡人同样也借鉴汉人。中国虽然胡化现象突出,但在文明最核心的框架上仍然保持了汉族制度的主体。中唐以后,以五胡为代表的魏晋时期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与华夏之间的界限消弭了。比如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独孤及等著名文人,其先世都是胡族,有大量文字流传下来,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基本上读不到任何种族身份的色彩。 张学锋认为,隋唐帝国的人与汉帝国的人,并不相同,应该称之为“隋唐人”。在汉代以后,即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人,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胡汉通婚等现象,最终导致两者合为一体,是一股大的历史潮流。如果说胡族已经汉化,那么也可以说汉族已经被胡化,汉帝国式的胡汉分类,不再符合新时代的区分标准。 胡族带来的并不仅是军事力因素,风俗习惯以及制度等社会各方面都可以看到来自北方的影响,例如骑马的风俗、女性的活跃等等。而这些因素又与中国社会的固有元素相混合,最终作为中国社会的新样态而沉淀下来。

汉代以后,少数民族不时入主中原,大规模融入汉族。如西晋末年,鲜卑、羯、氐、羌和匈奴5个少数民族乘乱进入中原,分别建立了十几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经三百年不停歇地混居融合,胡汉族群最终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隋人与唐人。今日北方中国人,其血脉都是胡汉融合,即便是汉人也是商周时诸夏与周边各族群融合成的大族群。在这样的大融合中,不是谁同化谁,而是多方的互化。政权旋生旋灭,族群旋起旋落,由于任何族群上台都坚持混居融合政策,“汉人”数量也就越融越多了。 隋唐政权继承了北朝多元文化的基础,杨隋和李唐甚至被称为是“胡化了的汉族政治集团”。朱熹就曾说“唐源流出于夷狄”,宋末元初的郑思肖也说,“李唐为《晋·载记》凉武昭王李暠七世孙,实夷狄之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