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编苏芒?艺人苏芒!

 娱乐硬糖 2021-07-08
 
以“艺人”身份重回聚光灯下,不知对苏芒是喜是忧。应该是开心的吧?毕竟名利场中人,最怕是寂寞。
 
从《时尚芭莎》离职后颇沉寂了几年的苏芒,2021年通过多档综艺强势回归。曾经创造“不穿秋裤论”的她,也再次凭借“芒言芒语”登上热搜、话题出圈。
 
节目之外的苏芒同样惹眼。大概是“650伙食费不够吃”的言论太扎心,群众自发挖掘苏芒吃瘪往事,今年四月的旧事又成了新闻。


想当年,苏芒因合照裁掉潘石屹妻子张欣及老对头洪晃,而被洪荒发微博狠狠揶揄一番。风水轮流转,这次被裁掉的人是苏芒。
 
话说今年4月,苏芒受邀参加某品牌晚宴活动,曾13万元拍下Tiffany对镯,自留一只送苏芒一只的章子怡,活动后po出的照片却不见好姐妹身影。
 
神通广大的网友找到活动当晚视频发现,苏芒与章子怡之间不过隔着刘雨昕,合照裁掉苏芒待人寻味。与苏芒私交甚笃,也同样参加品牌活动的刘嘉玲,放出的照片中亦无苏芒身影。

 
名利场人走茶凉细想真无味。不知从时尚女魔头转型综艺女艺人的苏芒,能否再让女明星们将其列入“合影准入门槛”。 
 
女魔头逐梦娱乐圈
 
《了不起的姐姐》《50公里桃花坞》以及苏芒任飞行嘉宾的《初入职场的我们》先后播出,综艺“含芒量”一时间严重超标。而苏芒与娱乐圈之间,早在她还担任《时尚芭莎》主编时便已眉来眼去。
 
有人说,晓雪、张宇与苏芒并称中国三大时尚女魔头。这三人中晓雪为人低调,张宇则有二代的自矜,唯独性格风风火火、爱出风头的苏芒,是时尚圈里最像明星的那一个。
 
最像明星的苏芒,在纸媒尚且红火的时代嗅到了时代的风向。专业度欠佳的《时尚芭莎》正是靠着与明星深度联姻,从过期打折行列一跃成为追星女孩心头好。而苏芒一手操办的“芭莎明星慈善夜”更被称为中国的“met gala”,是检验明星咖位的试金石之一。

 
左手杂志右手明星的苏芒,难免动起向娱乐圈再靠一步的心思。2009年还是电视台为王的时代,时尚芭莎与号称“新锐媒体”的旅游卫视携手,推出《BAZAAR必须时尚》《BAZAAR绝对时尚》两档时尚节目,前者可以视为“芭莎慈善夜”的电视版,通过竞拍筹集善款用于公益事业;后者则是人物采访、穿搭指导及时尚资讯的混合体。
 
同年,北京艺百合投资拍摄的时尚剧集《时尚王国》开拍,苏芒任总策划、并客串出演剧中另一位“时尚女魔头”。然而该剧播出后便陷入“高度致敬”《穿Prada的恶魔》的争议,芒姐初次触电并未获得太多关注。
 
2010年底,苏芒升任时尚集团副总裁;2014年被“扶正”,掌管传媒业务版块。2015年,苏芒出演综艺《燃烧吧少年》,与龙丹妮、华少组成少年Boss团,在该节目中担任少年团掌门人的舒淇,也因此与苏芒结下交情。


2015年至2018年离职前后,则是苏芒与阿里的蜜月期。
 
2015年5月20日,阿里巴巴在总部杭州举办首届“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彼时的苏芒作为时尚集团总裁,大谈“做一个完美女人”的理念是如何支撑自己从小销售一步步坐上总裁宝座;2017年,苏芒客串出演号称中国首部赛博朋克美学电影《破梦游戏之不醒城》,优酷正是该片出品方之一;2018年,反裤衩阵地同名小说《北京女子图鉴》被优酷改编,苏芒任时尚顾问。
 
也因苏芒与阿里一度浓情蜜意,在离职消息实锤后,业内曾有风声称马云向苏芒抛去橄榄枝,女魔头的下一站将会是阿里。
 
2018年离职风波,如国产剧的职场失意主角一样,苏芒飞往异国放空自己,悄然归国时,苏芒的头衔中多了“《潮流合伙人》联合出品人”一项。
 
这也标志着苏芒与爱奇艺之间友情的开始。2020年下半,苏芒挑大梁的女性访谈节目《了不起的姐姐》上线,虽然反响一般,甚至没能在豆瓣成功开分,但并未妨碍第二季于今年准时上线。

 
在爱奇艺,苏芒扮演的角色更偏向于幕后,但从《姐姐》为数不多的观众反馈不难发现,站惯C位的芒姐始终有着难以抑制的表达欲。隔壁鹅厂则为“艺人苏芒”提供了展示表达欲的舞台,《桃花坞》中苏芒作为参演嘉宾出镜,迅速成为群众热议的对象。
 
为何要做女艺人?
 
海外大刊女主编退休后,多选择赞助艺术家或专心做慈善,而手握26家公司应该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苏芒,为何对做“女艺人”情有独钟?这或许还是出于打造个人IP的考量。
 
早在1994年,伟大的剧作家梁左便借《我爱我家》傅明老人之口,指出久在台前之人,乍一失去舞台后的百般不适。在时尚界呼风唤雨多年的苏芒,恐怕对这一点感触更深。
 
去年,最后一位还坚守在时尚行业的女魔头张宇宣布离职,洪晃则在抖音就此事发表名为《网红时代女魔头纷纷下岗》的视频。短视频爆发、网红时代来临,群众对时尚大刊言听计从的时代已经过去,个人权威时代来临。女魔头们想在网红时代有一番建树,比拼的是个人IP。


但中国时尚产业整体起步较晚,国内虽然形成了以五大刊为首的头部梯队,但大刊主编并未能如海外同僚那般,形成鲜明个人特色,更难如安娜·温图尔那般,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全球流行趋势。因此离开平台加持的女魔头们,亟需解决的就是如何将平台赋予她们的光环转变为个人影响力。
 
一向自矜、甚少营业的张宇,默默开通了小红书及抖音账号,分享日常穿搭的同时,时不时来几张与明星的合照或视频,引来不少小粉丝在评论区留言“求求姐姐再多放一点”。离开《Vogue》,加入红杉资本的张宇,仍以“女魔头”作为自己的账户名,可见其目前仍需要借助前平台赋予的光环,打造个人IP。

 
在这一点上,一向好出风头的苏芒其实更有优势。很长一段时间,大众对晓雪、张宇停留在只知其名不知其人的状态,苏芒则靠着“秋裤语录”从2008年起就时不时被群众拉出来群嘲一番。
 
“秋裤门”固然坐实了苏芒在专业水平及文化内涵上的欠缺,但也推动了“苏芒=时尚女魔头”这一等式在大众心中的建立。而这几年的“中女风潮”,也为苏芒的女艺人之路提供了便利。
 
一方面苏芒的人脉集中于大花圈,与时下群众追捧的姐姐群体高度重合;另一方面虽有秋裤门、大腿门等黑历史,苏芒本人从销售到总裁的职场故事,也匹配得上“奋斗史”这几个字。在这个知名捞女邓文迪都能收获一批真情实感拥趸的时代,芒姐还是当得起独立女性这个称号。

 
同为女魔头的晓雪选择了写作延续个人品牌,文笔不错的她离职后出版了新书《优雅是种力量》,并与优衣库、鄂尔多斯等品牌合作,倡导优雅美学。但文字本就不是芒姐擅长,与其主动露怯倒不如走黑红并行的女艺人之路更合适。
 
艺人苏芒能走多远
 
苏芒闯荡娱乐圈并不被吃瓜群众看好,在几档节目中的失言似乎也证明了时尚女魔头到娱乐圈的水土不服。然而,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黑流量也是流量。虽然苏芒的部分言论存在争议,但并不触及群众底线、违反公序良俗,属于话题性十足但杀伤力不强的言论
 
大多数时尚界人士闯荡娱乐圈,总是以“专业度”作为安身立命的资本,比如为明星或剧集担任时尚总监、视觉指导等。苏芒最初闯荡娱乐圈,也是在复刻这一路线,但走专业度的打法并不适合她。
 
必须承认,三大女主编之中苏芒是专业能力最弱的一个,无论是个人的穿搭品位,还是在访谈中流露出对时尚的理解都不难看出,苏芒对“时尚”的理解还相当简单粗暴。她担任时尚顾问的《北京女子图鉴》《爱的理想生活》,也没能因剧中角色穿搭出挑而获得关注。

 
利用手中的人脉做高端对谈,同样是不少时尚圈人士的选择,但这条路也不适合苏芒。虽说做了十几年时尚杂志主编,但苏芒的特长并不在内容,而在于人脉资源整合。与所有销售精英一样,芒姐习惯了永远站在聚光灯下的不动C位,与嘉宾做对谈的时候往往说着说着,就开始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好的对谈节目肯定不是照本宣科问问题,而是靠着主持人对节奏的把控,通过对话引导嘉宾卸下心防,吐露出真实的想法。苏芒社交场上是一把好手,而时尚圈的social多流于“你又瘦了”“你最近又美了”这类表面寒暄,
 
在《了不起的姐姐》节目评论区有网友遗憾表示,苏芒不会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更深入地问,尤其是在嘉宾已经主动在厚重的防卫下打开一道缝隙时,芒姐却将话题转向下一个不痛不痒的常规寒暄了。


业务及性格上的劣势,导致苏芒无法在时尚顾问或主持人的路上走得更远,综艺咖这条路或许才是最适合她的。
 
不怯场、爱表现、开得起玩笑,是优质综艺咖的几个共性。而苏芒,则一直有着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她或许是中国最爱接受各类采访的大刊主编,嘴上说着因为“秋裤门”造成的舆论危机,所以现在说话非常谨慎的苏芒仍乐此不疲地抛头露面,甚至主动自Cue秋裤事件。
 
而多年在时尚圈的浸润,使得苏芒对于Social已经形成了一种如条件反射式的本能。这样的参演嘉宾,能够较快将其他人黏合起来,《桃花坞》中也能发现,苏芒凭借着一手好厨艺,以及热情张罗的性格,使得其所在的三号房成为其他嘉宾频频关顾的“夜间食堂”。

 
一位曾在苏芒手下工作过的时装编辑对硬糖君表示,“她就是那种喜欢张罗事儿,安排好每个环节从中获得满足感的人”。在她看来,出演大型综艺恰好能够发挥苏芒在人际关系、整合资源上的强项。
 
在离职后的一次采访中,苏芒曾提及突然闲下来的日子里,自我定位“一个最好使的工具”的她第一次思考“我是谁,我想要什么”这个问题。而成为艺人,不知道是否是她在深思熟虑后得到的最终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