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和为贵,表面上客客气气,其实话中有话,斗争可谓无处不在

 职场智谋 2021-07-08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魏纪十(公元264)
【事由】丁亥(二十七日),封刘禅为安乐公,刘禅的子孙及群臣封侯者五十多人,晋王与刘禅一起宴饮,为他表演蜀国的歌舞,旁人都为之伤感不已,而刘禅却喜笑自若,晋王对贾充说:人之无情,竟然到这种程度,即使诸葛亮还在,也不能辅佐他长久平安,何况姜维呢!

【解析】

1、权力威胁

魏国灭亡蜀国后,司马昭为何不杀刘禅?反而封他为安乐公?封刘禅也就算了,而且还封他的子孙以及群臣五十多人,为何要这样做呢?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刘禅虽然投降,但怎么说也是当过皇帝的人,站在权力的角度,凡是威胁到权力安全的,必须要除掉,刘禅投降后也是具备一定的威胁,司马昭不除掉刘禅,不太符合权力自私规律。

2、宣传工作

司马昭作为魏国的掌权人,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那么司马昭是怎么想的呢?其实司马昭优待蜀国的高层,其实就是要展示魏国心胸广阔的心态,以向吴国展示魏国的高尚的态度。

投降者也可以拥有荣华富贵,司马昭是在做宣传工作,为以后攻打吴国铺路,司马昭有一统天下的野心,现在虽然灭亡蜀国,但吴国仍然是强大的对手,并不能马上可以灭亡吴国。

3、降低抵抗

就算要灭亡吴国,也得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法,而宣传工作就是成本最低的工作,现在展示蜀国高层荣华富贵的生活,其实就是给吴国将领们一条退路,以降低他们的抵抗。

吴国的将领们看到蜀国的投降者,也可以拥有荣华富贵,打战的时候就不会拼死抵抗,反正有退路,大不了投降,投降也可以拥有荣华富贵,拼死抵抗得掉脑袋,为何不投降呢?

4、故意为之

魏国灭亡蜀国后,司马昭封刘禅为安乐公,接着设宴欢饮,然后安排人在宴会上表演蜀国的歌舞,司马昭是迎合刘禅还是故意为之?又有何目的呢?职场智谋分析如下。

其实司马昭是故意安排人员表演蜀国的歌舞,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要试探刘禅是否有恢复蜀汉的野心,蜀国没有灭亡之前,刘禅是蜀国的一把手,作为皇帝,自然少不了欣赏歌舞。

5、暗中观察

司马昭安排蜀国的歌舞,就是要暗中观察刘禅的心态,刘禅如果表现出惋惜的态度,说明仍然怀念蜀国的生活,怀念蜀国的生活,说明有反叛的野心,这是危险的信号。
如果刘禅展示出惋惜的心态,司马昭就有可能对他下死手,就看刘禅的表现了,刘禅也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已经不具备反叛的能力,既然不具备反叛的能力,也只能接受现实,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展示出无所谓的心态,以表明自己没有反叛的野心,表面上看似欢宴,其实话中有话,斗争可谓无处不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