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地理】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汛期来了这些常识你知道吗?

 hjh2004 2021-07-08

始终坚持做地理

已经两天没见太阳了,雾蒙蒙的,如同得了白内障,应该是涨水了,我们大东北终于迎来了汛期,那么有关汛期你知道有多少呢?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

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或冰雪融化,引起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叫汛期。


汛期一般类型


根据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为4种汛期:

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中国北方,冬春季节河中水流受冰凌阻碍而引起的明显涨水现象称为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人们习惯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期称为伏汛。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


七大河流进入汛期时间


由于地理位置、天气系统等差异,我国七大江河的汛期迟早不一。据降雨、洪水发生规律和气象成因分析,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


一图了解汛期天气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刚刚还是阳光明媚瞬间白昼变黑夜
乌云压顶雷声霹雳
大风劲刮鸡蛋大的冰雹砸落
暴雨如注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这就是华南前汛期常见的天气景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由于地理位置、天气系统等差异,我国七大江河的汛期迟早不一。即使是同一河流各年也有早有迟。按季节的不同,我国有四汛,即桃花汛(春汛)、伏汛(夏汛)、秋汛和凌汛。其中,伏汛和秋汛最大。通常我们所说的汛期主要指这两汛而言。主汛期是含于这两汛之中的极易产生洪水的时间。

根据降雨、洪水发生规律和气象成因分析,我国七大江河汛期大致划分如下:

图片

六月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
意味着大气对流活动活跃,强降水集中
时常会产生暴雨、洪涝等灾害

同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
高温极端天气事件呈增多趋势

让人备受关注的端午节也在此月
因此,天气的变化牵动了更多人的心

除了高温暴雨
还有哪些天气变化值得我们关注呢?

高温热浪

在气象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者超过35℃作为高温的标准,“高温热浪”又叫高温酷暑,是一个气象学术语,通常是指持续多天的35℃以上的高温天气,由于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引起人、动物以及植物不能适应并且产生不利影响的一种气象灾害。高温热浪的标准主要依据高温对人体产生影响或危害的程度而制定。

图片


台风

严格地说,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热带气旋则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

图片

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是气象学上所指的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强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它常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强对流天气来临时,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鸣、风大雨急等恶劣天气,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

图片

暴雨

我国气象上规定, 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00毫米以下为“大暴雨”;200 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降水强度差异很大,故暴雨标准各地有所不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