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花田 ‖ 林邑行者 ‖ 前行与回归

 十二花田 2021-07-09

前行与回归

— —读《在峡江的转弯处》的几点思考

十二花田

      近日在急切、期待的心情下拜读了《在峡江的转弯处》一书。记得,初识“甲哥”之名还是在大学时期,由室友缙君提及,那时候通过新闻初浅了解那么一点。近来,《在峡江的转弯处》一书问世,便迫不及待的下了订单,每晚静下来后读至深夜,犹不能释卷,有兴趣的篇章更是看了两遍。读书,在于引发和启迪思考,读的情况不同,思考便要深一分。借着这端午雨的清凉,在笔端做个交流。

      在书的前言《我们那一代人都是草根》里面,有这么几句话“我们每个人都心怀理想,即便人生起点低到尘埃,也可以怀着'到中流击水’改变社会的梦想;也可以保持不妥协的少年气,和生活近身肉搏;也可以不富贵,但是要高贵,不因为生活的苦难把我们变成苟且的人,坚持选择自己相信的那些东西”。这几句话,我读出了些味道。在短暂的职业生活中,在对比之下,于浮躁的社会生活中,往往带来的选择是妥协再妥协,是不需要太多的拼搏与努力,是相信权力和财富变现所带来的快速成功。或许,妥协与委屈只能是个体的,是内心的,甚或是一种“赵氏托孤”式的悲壮,但终究在“青山妩媚”和“波澜不惊”之间,不同的抉择,即是不同的结果。“甲哥”的人生抉择,让人生经历了爬坡至顶又不断从山下起步的路径,可谓“活了别人几辈子”的样子。

      《在峡江的转弯处》以记的形式分七个篇章进行了阐述,依此是“母亲”“爱情”“清华求学”“赴美交流”“主政巴东”“转场公益”。整体上对时间和事件进行了穿插,但记叙的方式不变,文字平淡、朴实,情感真切、丰富。

十二花田

      “母亲”是作为儿女情感最深的,越是苦难的时候,越是脆弱的时候,越能感受母爱的伟大。正可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从“鉴湖女侠”秋瑾到东北抗联赵一曼,她们是英雄的母亲。我们的母亲,可能没有那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迹,也不一定是书香之家、名门闺秀,但纯洁无私的母爱,滋养着自己的子女,总是把最好的留给了自己的孩子。“甲哥”出生的年代还处于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母亲的勤劳、善良、智慧、纯洁让作者受用无穷。每每读到动情之处,不免眼角湿润。我的母亲,也是这样的。父亲,离去较早,在90年代的城乡变化的大背景下,虽然社会整体上的物质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生活却依然过得并不轻松。生活的偏远的农村,需要进城务工、需要勤劳、需要吃苦。记得小时候,母亲一个人硬生生能咬牙够挑动男壮劳力的一担谷子,通过捡废品支撑我学业的完成。现在回想,这有多么的不易。往往为了多攒点钱,在早晨四五点便出门了,即便在年三十,也要趁着别人团圆之时,出去捡满一担回来。有一年,她回来后跟我说“回来的路上,看到别人在放鞭炮、吃团圆饭啦”。母亲,永远用自己的臂膀护佑自己的孩子,也言传身教的引导教育着自己的孩子,“善良”“独立”“自强”“干净”“勤劳”等等都是母亲给子女的,也是可以终身受用的。

      “爱情”最好的便是纯粹的,或许纯粹的爱情越发难经受考验,越要迈过千沟万壑,越是面临一道道难题。但,正是这样的难,才是爱情的“模样”。“甲哥”大学的爱情值得向往,但是跨越上千公里,经过数年的考验,更值得羡慕。从沿海中山回到湖北的小城兴山,这是妻子给予“甲哥”爱情上最大的力量,放弃容易,选择却很难。特别是,倒回时针,这真的需要奉献,对爱情无条件的奉献。我在挫折之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南下,妻子有过短暂的彷徨、迷茫、焦虑,这都是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生活环境,选择重新开始,相当于从山腰下来,再攀登新的山峰,这种抉择不是那么容易的。本来已经驾轻就熟的生活环境,拖家带口的全部重新去适应,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要去慢慢适应,大到工作就医,小到买菜缴燃气费,这多多少少都会给内心带来一定的冲击。以致于,我和妻子都度过了一段极度焦虑和迷茫的时间。好在,及时调整了心态,顺应的时间。妻子在简短的调整之后,走上了考研之路,以抱定必胜信念战之。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终究走入了研究生的大门。成家之后,这其中的不易,真是只有经历过的才能知晓。

      “甲哥”从矿井到招商,团委,成为全县最年轻的乡镇长。大部分人,经历至此,一步一步往上攀登即可,政治上生活上已经成为少数人才能企及的了。然,官至镇长的“甲哥”,选择辞职读清华,开始一段全新的“清华求学”之旅,这即是人生的大转折。让人难以想到的是,清华毕业后的他,又回到了县城。清华的高大上,与回去的回头路相比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匹配的。这已经跨越了三种人生状态。时下,往一线城市去,往中心城市去,是大家的共同想法,这里面有太多复杂的原因。包括我自己,从内陆来到沿海。其实,我最初并不愿意离开林邑,只想穷守故地。这跟自己没有名校加持,没有资金加持固然有关,但内心就真的认为自己的家乡小城生活挺幸福的,挺美好的,足够自己施展聪明才智了。然,现实一击,到了一定高度俯瞰之后,便下了南下的决心。“甲哥”从清华的荣光中出来,当然,有了更高的平台。这种平台,也失去了都市的繁华、更失去了都市的包容性,为后来的巴东之治和巴东裸辞埋下了伏笔。

十二花田

      水木清华的深造,海洋彼岸的交流,让“甲哥”这位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再回归实践,主政“巴东”,名噪一时。其爱民之心,就单单与艾滋病家庭结对同吃年夜饭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人汗颜。虽然,知道不被传染,但内心的芥蒂,深深的鸿沟,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克服。在处理信访的问题上,虽然当前环境下,很多人只关心自己的诉求能否得到满足。但,于大部分官员而言,都很难做到一件一件接待、一件一件处理,有的部门更多的是打太极。从客观上来说,不花费精力、花费时间代价,也难以让上访者信服。从职责上来说,不亲自接访处理并无不妥。这种在可与不可之间,是党性、是群众感情。我们很多人都来自贫困的农村,都吃了不少苦,但是一旦失去了那段感情,没有对当前群众“以及人之困及当时己之困”的心理,走在物质像享受的道路上 ,就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偏。“甲哥”深深植根于农村、深深植根于群众,对困难群众的感情发自肺腑。农村的贫困,产生了大时代下的扶贫攻坚,无论怎么说,能够让大家眼睛往底层看,让资金和人员往底层去,这都是难得的、都是伟大的。“甲哥”被人誉为当代版“海瑞”,这从严于律己、不容沙子来说,足可以在史册上并提。打破与建设是执政者同时需要考虑的,旧的体系、制度、机制存在缺点、不足,大家在实践中都可以看到,但要建设新的却不是那么容易。即便一对一的打补丁,也难以吻合。“甲哥”在巴东的短暂五年,在打破现有利益,在探索创新制度建设上的勇气,不下于一位“小改革家”的称呼。

      转战公益的“甲哥”,已经全力奔跑在新的人生轨迹上,而且做出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事情。前行是每个人有理想的人所要的,无论是国家民族的大理想,还是个人家庭的小理想,都要在自我的付出和拼搏中实现,在历史车轮和社会需求中契合。正如“甲哥”所说的那样“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言及至此,我还是谈谈袁公。袁公与世长辞之时,朋友圈都是哀悼和悲痛之情,在阳明山殡仪馆都是自发赶来的群众,以泪相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作为执政者,终此一生,能够将善意始终伴随人生之路,勿以恶小而为之,真正把人民放在自己一生的“事业上”,即便职位再低,恐怕比高级别的某某长更受群众尊重。

      愿我们努力前行,仍然能不时回归本心。在形形色色的世界里经历了起起伏伏之后,始终不忘记自己曾今走过的路、呼唤过的正义、渴求得到的尊重、内心拥有的善意。

                                     知行

                      笔于2021年6月3日雨

《作者简介》

林邑行者,生于湘南林中城,忙碌于南粤之地,素好文字,以文娱情,以法为业,往碌碌之生,继雅者遗风尔。

经典回顾 

十二花田 ‖ 陈文震 ‖ 趣自闲中得,诗从险处求


十二花田 ‖ 煮雪 ‖ 玉见 · 吾心安处


花田诗友合集 ‖ 庆祝共产党


十二花田 ‖ 冷月清晖 ‖ 《卜算子》小辑


【平台简介】

顾问:刘军 青埂深居 黄山如海
总编:北尘
主编:吴长龄 李明翔 槿潼  烟雨红尘 阿信 
法律顾问:丰学明
编辑部:天涯 凭栏独语 疏狂且醉 芥末 煮雪 茉轻颜 清莲 发如雪

本期编辑丨北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