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最好的作品是什么? Sir不知道。 但有一部,最有资格凡尔赛。 第一季9.7,第二季9.8,第三季9.8,第四季9.7。 过去四季,有超过十万人给出近满分评价。 第五季,播出三集,稳稳9.8。 到底是什么,让一向挑剔的豆瓣er如此忠诚? 当然还是它—— 瑞克和莫蒂 第五季 Rick and Morty Season 5 神剧也有“黑历史”。 上一季结尾,无底线的恶趣味激怒过一批忠诚粉丝。 好在,神剧也有神剧的底蕴。 这一季,痛定思痛,再度杀回豆瓣评分排行榜TOP5,更成为前五中唯一新作。 怎么做到的? 播出三集,Sir看到了精进与调整。 最重要—— 它警惕变得老成。 重新扮演那个无恶不作的顽童,扒下成人世界的件件新衣。 01 狂妄 《瑞莫》最浅显,最新鲜的特质:脑洞。 和一般想象力丰富的动画片不同。 它的脑洞,总蒙上一层狡黠。 第五季开场,疯狂科学家瑞克打开一道传送门,通向异世界,那里时间流逝速度是现实的千万倍。 门前一分钟,门后好几年。 这么厉害的科技,要搞出一个什么样的大新闻? 答案非常《瑞莫》: 所有伟大发明的初衷可能都只是为了解决举手之劳。 瑞克把自己的葡萄酒丢进去,再拿出来。 几秒钟。 廉价新酒,变百年醇酿。 ![]() 无聊?幼稚?开玩笑? 嗯,Sir似乎已经听到编剧幕后的窃笑。 所有脑洞的泛滥,都在存在失控的风险。 果不其然,玩脱了。 传送门对面,是一个牛头人生活的世界。 门这边,莫蒂估算着时间到了,回去取酒,异界的牛头人也好心帮他搬回来。 ![]() 互道一声珍重,牛头人告别。 这一来一回,出大事—— 时间过去数十年之久。 妻子去世,连自己离开时还在娘胎中的儿子都已长大成人。 ![]() 父子团聚? 屁,儿子直接捅死老子。 死前,父亲留下了遗言(预言),一切都是那个恶魔之子(莫蒂)的错,他还会回来的。 ![]() 莫蒂一次玩笑,酿成牛头人世界的“牛伦惨剧”。 蝴蝶卷起的风暴还在扩大。 莫蒂再来取酒,再次激化矛盾,再次误伤人命…… 结果: 恶魔之子的传说在牛头村一代传一代,根深蒂固,“他会回来的”。 ![]() 怎么办? 牛头人悲痛欲绝,立下血誓——恶魔之子?干他丫的! 于是。 他们艰苦创业,他们筚路蓝缕,不畏风霜雨雪,烈日暴晒…… 最终建立国家,发展文明。 莫蒂的名字,就像三体文明投向人类的一颗“水滴”。 牛头国从此挂满了莫蒂的图腾,国人把消灭恶魔之子当作整个文明的终极任务。 ![]() ![]() 这是一个举国之力以弱胜强的热血故事? 嗯,编剧再次偷笑。 “恶魔之子”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让牛头国迅速崛起强大。 反而,文明进步过程中。 牛头国经历反复的权力斗争,骨肉相残。 莫蒂的名字,逐渐成为政客谋权的工具,背叛者的武器,阴谋家的噱头…… ![]() ![]() ![]() ![]() 于此同时,莫蒂继续不断来存酒,取酒。 牛头国的日子,也反复在“平静日子”和“末日灾难”中切换。 最终,牛头人终于发明出他们自己的“传送门”。 冲啊报仇! 冲是冲了。 可这次举国谋划的复仇行动,结果是…… 轻轻撞倒了一下门外的人。 ![]() 后来发生了什么,这个脑洞又该如何收尾? Sir不剧透。 但你已经能看出来,编剧真正在意的不是脑洞。 而是讽刺—— 整个牛头国的文明,就像一个笑话; 而回看牛头国的历史,不也是人类的(部分)历史。 这事不是第一次干了。 “一个文明的存在,可能只是因为小男孩来取一杯酒。” ![]() 一次末日危机,可能只是外星人想听听地球人唱歌。 ![]() △ 第一季第五集 一个星球的诞生,可能只是因为某人手边缺了充电宝。 ![]() △第二季第六集 …… 发现没—— 《瑞莫》嘲弄的不是人类文明史本身。 它嘲弄的,是人类不断标榜自身“文明”时的自大与自恋。 02 虚无 第一集还是小试牛刀,第二集才是真大胆。 开场就吓呆你: 瑞克全家被杀。 ![]() 编剧疯了? 这一幕是真的,也是假的。 脑洞再次起飞。 一个新概念:假目标/假家庭(Decoy)。 瑞克说,自己树敌太多,为了给敌人制造干扰,他在全国各地放置了无数复制体。 障眼法。 真瑞克先做了几个初版假瑞克,然后让他们自由生育,不断繁殖……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 看起来瑞克一家就可以安然无恙了? 玩脱的地方来了—— 1、这些复制体,都不承认自己是复制体。 2、这些复制体,还在不断制造自己的复制体。 于是一场“大逃杀”开始了: 杀掉假瑞克! 你才是假瑞克! 你们都是假瑞克! 对,自己杀自己。 刺激吧。 ![]() 层层套娃故事,《瑞莫》玩过好多次。 但它还是玩出新花样。 大逃杀最激烈之时,立马一个急刹—— 停。 各位坐下来想想。 如果谁都无法分清真与假,那么,世界上不就不存在真瑞克了? 也就是说…… 这世上已经没有造物主(神),我们都是造物主(神)。 ![]() ![]() ![]() 更玄乎了是不是。 我们不必苦思冥想《瑞克》到底给出了什么答案。 再牛的作品,也无法完全解答我们关于宗教、信仰、死亡等宏大命题的困惑。 它们只负责提出问题。 好的作品,往往能提出真正尖锐的问题。 这一通喧闹,编剧希望指出的是我们信仰的麻木。 加缪说:“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 《瑞克》则选取了这问题的其中一个侧面。 即—— 自毁的虚无,与虔诚的信仰,区别到底在哪? 03 什么都无所谓? 作为初入坑者,看《瑞莫》未免会有点懵。 这动画到底在说啥? 相信没人能用一句话总结。 它的切点极小:爷孙俩,家庭生活里的各种胡搞; 形式却极大:平行宇宙、神怪魔幻、时空裂缝,天马行空……无所不包; 内核更是无边:人与自我,人与宗教,未来与过去,道德与欲念…… 所有的混沌与狂躁结合。 让《瑞莫》一直是套两极分化的作品。 喜欢的人喜欢到死,讨厌的人依然嫌弃。 ![]() 而喜欢《瑞莫》的人里,也有不同理由。 许多人看见它的虚无,它的躺平,它对一切无所谓的态度。 Sir则相反。 Sir爱它的深情。 瑞克就是个多情之人,尽管他从不承认。 别看他说什么,看他做什么—— 一言不合当着家人的面,脱裤子让莫蒂看自己屁股,然后放个响屁。 他啥也无所谓? 不对,他再糊涂,再爱玩。 无论逃到哪里,都会无条件带上自己的家人。 ![]() ![]() ![]() 他在决战中给了莫蒂一根激光鞭。 因为莫蒂在上一季曾说过自己想要一根鞭子。 ![]() ![]() 《瑞莫》在心态上存在一种有趣的矛盾。 一方面它指出周遭的无意义,一方面它又忍不住对周遭恨铁不成钢。 与其说它觉得一切无所谓。 不如说—— 它从不敢轻信任何一种确定的、默契的价值。 一个细节,第三季第九集。 瑞克给莫蒂造了一个物理和数学意义上的“绝对平面”。 莫蒂上去就不想下来。 因为相比这个绝对平面,现实的粗糙和残缺变得不堪忍受。 ![]() 平面代表的是完美的理想世界。 而相比之下对现实落差的厌恶,并非绝望,而是怀疑。 ——你们凭什么笃定,脚下的地面就是绝对平整? 到底是笃定,还是假装? ![]() 怀疑,最终变成愤怒。 也形成了《瑞莫》独特的风格: 它用没心没肺掩饰着他的一本正经,它用无意义遮掩着每一条的意义,因为尽管它崇尚消解一切,但同时也警惕着过度自由和过度消解的副作用。 而情感,变成这种愤怒的临时出口: 一切正襟危坐都是可被解构的,只有最微小的最日常的家庭生活本身不可以。 正如制片人丹·哈蒙,把剧集定义为“意义的追寻”: 我赞同瑞克认为的一切都了无意义吗?其实不赞同。 因为认识到“什么都没意义”,即使确实如此,但却无益于你。 地球会挂掉,太阳会爆炸,宇宙在变冷,到最后什么都无所谓。 你越能抽身,就能承受越多的事实。 但当你聚焦于地球,当你聚焦于一个家庭,当你聚焦于一个人的大脑,聚焦于一段童年或是一段经历,你看到的是一切都很重要。 ![]() 《瑞莫》绝不虚无。 它只是不愿像大多数人一样,用肤浅的“意义”张牙舞爪,以假冒的“虚无”躺平放弃。 它的表面冷漠,是一种实在的深情。 正如那句始终被历史记住的话: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人生无意义的勇气。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义,你永远不会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哆啦春梦 |
|
来自: 郑飞3bbr5o1bk2 > 《准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