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岁前孩子有5个成长信号,这样做会让娃更聪明,爸爸妈妈别偷懒

 莹妈育儿 2021-07-09

文|莹妈

一岁前孩子的变化非常的快,短短的一年时间,孩子可以说判若两人,无论是身高体重还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掌控能力。

出生的时候连喝奶都费劲,到孩子一岁的时候已经可以自己吃饭了。

出生的时候只会哇哇地哭,到一岁的时候甚至可以说一些单句了。

出生的时候抬个头都费劲,到一岁的时候已经学会走路了。

这些都是形于外的成长表现。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大脑神经在一岁之前发育也是非常快的,伴随着是孩子发出的各种成长信号。

家长要及时捕捉孩子一岁前五个成长信号,帮助孩子度过,才能让娃更聪明

1、三个月开始的吃手:代表注意力发展萌芽

孩子在三个月之前只会吃了睡,睡了吃,对这个世界不太关注。但到了三个月之后,孩子突然想通过嘴巴了解这个世界,一是他发现最好的工具就是,所以孩子会把手放到嘴巴里吸吮。

家长可能看孩子就是不爱卫生,吃手指其实嘴巴吸吮手的时候孩子的大脑开始在高速的运转。

嘴巴去分辨手到底是什么形状的,而手又去探索嘴巴里面有什么样的结构。

儿童心理学管这个认知叫做跨通道认知,这是孩子心理发育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慢慢的通过一次一次的吃手,让孩子大脑变得更聪明。

爸爸妈妈别偷懒:

帮助孩子做好手部清洁让孩子愉快的吃手。吃辅食之后都给孩子制作手指食物,孩子除了吃手之外,还能感受其它食物的不同。

2、拍打抠掐:说明大脑在快速发育

孩子在6个月左右开始会用手去抠东西,甚至食指跟拇指可以捏玩具,说明孩子的精细动作慢慢变得更加的成熟。

孩子可能拿到一个玩具,他会抠会掐,甚至会拍打,这是孩子在利用手感受这个玩具,大小,长短,轻重或者把玩具抠一抠,了解它是什么样的性状,这其实是孩子精细动作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重要信号。

爸爸妈妈别偷懒:

把家里面危险的东西藏起来,给孩子一些合适抠掐的玩具,比如说有一些小洞洞的洞洞书,或者是给孩子玩一些面团,促进孩子手部触觉的发育,毕竟孩子的手上有非常多的神经,手部灵活了,孩子的大脑就会更灵活。

3、开始抵触陌生人:安全感建构中

7个月左右我们会发现孩子开始认人了,到了不熟悉的环境和看到不认识的陌生人的时候,孩子会下意识地找妈妈,这其实就是孩子的认生阶段孩子认生不是坏事,代表着孩子能感受到危险,陌生人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危险。

抗拒陌生人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爸爸妈妈别偷懒:

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这样是矫情,孩子非常不情愿,还要把孩子给一个陌生人抱着,这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建议经常带孩子出门去接触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人,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有爸爸妈妈之外,还有很多人。

带孩子出去的时候,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感,别人想碰孩子的脸蛋或者捏小手的时候,孩子不情愿,家长就要帮助拒绝。要让孩子知道我的身体是我自己的,我可以决定给不给别人碰。

4、爬行:锻炼平衡能力和感统能力

8个月左右的孩子开始在翻身坐起来的时候,突然趴在地上挪动自己的身体,那是因为孩子已经成长到爬行的重要阶段爬行是孩子由静态到动态的大运动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动作。

当孩子学会爬之后,他能够看到的事物会更宽广,能够更好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

孩子在爬行的过程中,不仅要用到手脚的力量,更加要协调头部脊椎,颈部的力量对于孩子全身肌肉的锻炼是非常明显的,而且还能在爬行的过程中,孩子学会平衡自己的身体,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和感觉统合能力

爸爸妈妈别偷懒

在孩子8个月左右就要经常放孩子在相对安全的地方,让孩子趴在地上,父母可以在前面引导孩子向前挪动身体,孩子在刚开始爬的时候可能动作不标准,慢慢地孩子的动作,会越来越标准,爬的越来越快。

在家里面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爬行的空间,让孩子不断地爬,爬得越多越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5、分离焦虑:代表孩子在寻求安全感

孩子在9个月左右开始变得非常地黏妈妈,一旦妈妈去上班或者出门的话,孩子就会哭闹不休,这是孩子的分离焦虑期

孩子在一岁半之前,觉得自己跟妈妈就是一个整体,他应该天天跟妈妈黏在一起,一旦妈妈离开她就会感觉很沮丧,感觉很不安全。

爸爸妈妈别偷懒

建议妈妈在和宝宝长时间分离之前要提前做准备。

比如说妈妈休完产假准备去上班之前要跟孩子进行一个短暂的分离实验

刚开始跟孩子分开5分钟,慢慢的,10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让孩子知道妈妈离开还会回来的。

爸爸妈妈要出门的时候不要偷偷地溜走,而是明确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去干什么,要去多久,大概什么时候回来?

孩子刚开始不理解会哭闹,但是他发现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之后,妈妈每次说什么时候回来就会到那个时候回来,孩子就会慢慢的放下心来。

孩子一岁之前大脑发育快,神经系统开始觉醒重要的成长信号,父母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才能促进孩子大脑健康发育,让娃更聪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