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味甘草虽常见,用好却是显功底

 乘物人 2021-07-09
图片

如被问哪一味中药最为常用,估计大家会首推甘草。甘草,药如其名,《本草思辨录》记载:“味至甘,性至平”。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一百多首方剂用到甘草。陶弘景曾说:“此草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而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卷》语:“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可见,古代对甘草的应用相当重视。

那么,如此重要的甘草,是所有方剂都可应用吗?抑或有人认为,甘草应用如此广泛,恰是因为其效用平平,并无特效。这些观点正确吗?让我们一起看看国医大师对甘草的认识和应用吧。

张志远 (1920—2017) ,男,国医大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自幼习医,于经、史、子、集多有涉猎,医、教、研并举,成果丰硕。倡论“医易相关”说,研究各家之言,对于风药理论、玄府学说等均有精妙阐述。临床重视中医源流,擅用经方,巧于用药,强调因人制宜,注重辨舌诊脉。

图片

■甘草的制备

病有虚实之分,药有生熟之异,效有补泻之别。甘草也分为生用炙用,生甘草多用于泻火利咽、化痰止咳,炙甘草多用于补脾和胃、复脉缓急。张老师经过临床验证提出,应用生甘草或炙甘草区别不大,不应牵强附会,但个别方剂及特殊情况仍需区分使用。经方中的“甘草”一般为生甘草,其制备相对简单,方便保存、取用。《名医别录》记载 “二月、八月除日采根,曝干,十日成”。张老师将生甘草用于有明显化热倾向的证候,并常在甘麦大枣汤中大量应用,用量至少30g,取其清虚热、缓急和胃之功。

《伤寒杂病论》虽以生品为主,但也会在特定情况下应用炙甘草。对于 《伤寒杂病论》中的炙甘草,张老师考证认为应为水炙甘草,而非现代所用蜜炙甘草。张仲景时代的“炙”是指“烘烤”,正如 《说文解字》所言 “炮肉也,从肉在火上”之意,“水炙甘草”即先用水将晒干的生甘草泡发,后在文火上炙烤而成。现代所言 “蜜炙甘草”实为“蜜炒甘草”,即先将甘草裹匀稀释过的炼蜜,以文火在锅中炒制形成。炼蜜即熟蜜,是生蜜加水煮沸,过滤浓缩后形成,味甘性温,可增甘草益气补中之用。用 “蜜”缓和药性由来已久,《伤寒杂病论》中曾出现乌头“蜜煎”,“蜜煎甘草”最早可见于东晋《肘后备急方》,但用“蜜”对甘草进行炮制,在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蜜炒”之后才开始应用。不管“水炙”还是“蜜炙”,皆属于炮制方法,炮制后的甘草气味更加醇厚,性质更加温和,安脏腑之力大增。临床上除取其调和之性外,张老师还极为重视炙甘草在炙甘草汤中的关键作用。张老师手稿记载曾诊一患者,以 “胸闷、心悸数月,加重一周”为主诉就诊,纳可,眠浅易醒,二便调,舌暗红少苔,代脉,遣方炙甘草汤加味,每日1剂。复诊自述效不显,后知患者一直以生甘草煎服,遂嘱其更换为炙甘草,连服10剂后逐渐好转,可见炙甘草复脉定悸的功效优于生甘草。

甘草应用心法 

《伤寒杂病论》中含甘草的方剂有125 首 ( 同名方及附方未计入),甘草在其中多作为使药出现,张老师认为其居使位的关键功效是助臣药发挥调和与扶正的作用。“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 应臣之谓使”,甘草作为使药,可与臣药相配, 发挥协同作用。比如,甘草在桂枝汤中,与芍药酸甘化阴,调和营卫气血,共行安内攘外之能;在麻黄汤中,与桂枝辛甘化阳,入心通血脉,发散汗液。可见甘草以其甘温之性,助臣药发挥作用,增强疗效,正如李时珍所言:“赞帝力而人不知,敛神功而己不与”,实乃不可或缺之品。此外,甘草于《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可调和诸药偏性,并能解除多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例如,《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下品的附子,《名医别录》 称其 “大热,有大毒”,炮附子辛热之性稍减,但若煎煮不当或用量过大时仍可导致中毒,而加如10~20g甘草即可减其毒性。张老师对此体悟颇深,认为四逆汤中甘草虽不起主要作用,其用量却大于干姜,即取此效。许多医家认为甘草常作使药,在方中难占重要地位,张老师通过钻研经方,结合临床经验,认为甘草亦可起主治作用。

  大剂清火毒 

《神农本草经》言甘草主“金疮肿,解毒”,叶天士《本草经解》云: “金疮热则肿,气平则清,所以治肿;味甘缓急,气平清热,故又解毒”。

张老师常效仿《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中“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即以单味生甘草治疗阴虚火旺,热邪循少阴经脉,客于咽喉所致咽干咽痛。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化热生痰,阻碍气机,导致痰壅中焦、肺气上逆,则“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桔梗汤由甘草与桔梗组合成方,方中桔梗可化痈排脓,“治喉咽痛”,《日华子本草》谓其“补虚,消痰,破癥瘕,养血排脓”,与甘草配伍,清热宣肺、解毒排脓,祛邪不伤正。

张老师还常将甘草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等相配伍,投量须大,一般20~30g,取其清火解毒、消肿止痛之效,治疗疮疡与疔疖疗效显著。

  复脉治重病 

《伤寒杂病论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云: “发汗过多,其有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桂枝甘草汤主之。”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阴津亏损,阳气随之外泄。心主神明,阳气虚则心神无以收摄,神明不安则心动; 心主血脉,阳气虚则心脉鼓动无力,固摄血脉作用失司,推动与调控作用皆失常。李中梓《医宗必读》言: “阴阳并需, 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故张仲景嘱桂枝甘草汤需顿服,用于救急。其中桂枝辛温,通心脉、温心阳,《名医别录》曰 “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 通血脉 ”,甘草“通经脉,利血 气”,两者相配,辛甘化阳,温阳通脉,复脉定悸。

张老师据此自拟甘草一号汤,药物组成: 炙甘草15g,桂枝10g,麦冬10g,生地黄10g,茯苓6g,柏子仁1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若阴虚致口渴加麦冬,虚热骨蒸致消瘦加生地黄,水饮不化致凌心扰神加茯苓,心神失养致不寐加柏子仁,调理心阴阳两虚之心悸、失眠等有良效。

此外,对于脉结代、动悸不安者,常给予自拟方益气复脉汤,药物组成: 黄芪150g,生地黄120g,炙甘草12g,桂枝12g,甘松15g,方中大量黄芪、生地黄益气滋阴,桂枝与甘草通阳复脉,甘松芳香理气、开郁结,诸药配伍正合《伤寒杂病论》炙甘草汤之意,可见甘草于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缓急疗顽疾 

张老师临床格外重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机之枢,化生精血,以灌四旁,充养脏腑经脉,而甘草入中焦,可补益脾胃,正如黄元御《长沙药解》所言: “脾胃者,精神气血之中皇,凡调剂气血,交媾精神,非脾胃不能,非甘草不可也”。《伤寒杂病论·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云:“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中阳不足,胃寒上逆,肺为娇脏,“冷则气沮”,故肺脏不用而痿。上虚则眩,兼有寒邪,津液不化,则多涎唾。肺金不用,气化无权,膀胱不制,则遗尿、小便数。此病实质为上中二焦阳气不足,将甘草、干姜合用,温养上中二焦,恢复肺脾之机能。

张老师据此自拟六段汤,药物组成: 炙甘草15g,干姜6g,桔梗10g,麦冬10g,紫菀10g,款冬花1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 连用10~30天,对咳证、喘证效果佳。 

此外,张老师善于将甘草与白芍配伍,缓急解痉。白芍滋阴柔肝,润养经筋,又可“主通顺血脉, 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化瘀通络,通则不痛; 甘草味甘性温,缓急止痛。一者滋阴通脉,一者甘缓补虚,两味相配,濡养筋脉,镇静解痉。张老师一般投以15~30g,常用于小腿转筋或某些胃肠疾病导致的腹痛等,多为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寒湿之邪乘虚而入、痹阻筋脉所致。

图片

 应用须有度 

《神农本草经》言甘草可 “坚筋骨,长肌肉,倍力”,认为此主要因其和中健脾之效,但补气之力与人参、黄芪相差甚远,且甘草 “气薄味厚”,属于静药,静者守,不善走行,易碍于中焦,多服令人胸腹满闷。张老师曾诊治一男性患者,70 岁,平素血压低,就诊时心悸、头晕目眩、气短、乏力, 给予苓桂术甘汤加黄芪,药物组成:白术10g,桂枝10g,茯苓10g,黄芪15g,甘草30g,水煎服, 每日1 剂。7 剂后心悸、头晕有所减轻,仍神疲、 气短、乏力,新增脘腹胀满、纳呆症状,遂将甘草改为10g,加人参15g,5 剂后心悸、头晕明显减轻,逐渐转愈。此案例充分表明甘草补中益气的功效偏弱,大量服用则妨碍脾胃运化、阻滞气机、影响食欲,临床上不可过量或长久服用。

病案举例 

患者,男,42 岁,1980 年 11 月 14 日初诊。

主诉:心悸 6 个月余,加重 1 个月。

刻诊:阵发性心悸不宁,平素恶寒、易紧张、易受惊吓。近1个月心悸发作频率增加,伴有烦躁,纳可,眠差多梦,二便调;舌暗、苔薄白润,脉沉弦细数,偶有 一止。

西医诊断:神经官能症。

中医诊断:心悸 ( 心阳亏虚、心神浮越证) 。 

给予桂甘龙牡汤,处方:桂枝15g,龙骨20g (先煎) ,牡蛎20g (先煎) ,炙甘草15g。7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

7日后复诊,患者反馈症状无明显改善,遂将炙甘草加至3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

服用7剂后自述心悸、易紧张等症状大减,睡眠状况转佳。效不更方,继服30剂后,心悸、易紧张、烦躁消失,眠安。

6个月后随访,心悸未曾复发。 

按语:《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 精则养神”,阳虚无法收敛心神,浮越于上则心悸,不守正位则易受惊。烦躁、紧张、眠差多梦责之于阴阳不得遇,水火升降不畅使然。水火升降依托于气机,中焦脾胃作为气机枢纽,总管一身气血 津液之升降,因此脾胃的正常运化与否与烦躁、紧张等情绪息息相关。炙甘草为至甘纯甘之品,初诊时使用15g 未达效力,复诊加量至30g,奉为君药,一则取其甘温缓急,配伍龙骨、牡蛎平复浮越躁亢之阳,安神定悸;二则以甘味调和脾胃,促进中焦对气机的枢转,使阴阳交会,阴平阳秘则烦躁自止;三则与桂枝辛甘化阳,温通心脉,通过补虚助阳从根本上达到治疗心悸的目的。以上案例正如张老师所言:“甘草也可被奉为重点,在方中占据核心地位。”

温馨提示

上述方药供大家学习、参考,具体病证治疗还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