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英雄的背影——夹墙山雪山攀登(之一)

 阳光行摄 2021-07-09

——————————————————————————

阅读更多游记图文,请“阳光户外”添加关注。

——————————————————————————

英雄的背影——夹墙山雪山攀登(之一)

摄影/文字 阳光脚步

夹墙山属于祁连山冷龙岭山脉

整个冷龙岭山脉附近遍布很多四季雪峰和冰川

目前尚未进行商业开发和收费

距离银川和武威市区都不算太远

因而是户外雪山体验和攀登的最佳场所

又是一年新年,辞旧迎新

走出户外走进自然登高望远抒怀祈福成为每年的习惯

选择夹墙山作为新年登高的目标既有欢喜也有挑战

喜欢雪山的静谧唯美纤尘不染

挑战自我,增强努力奋斗勇攀高峰的毅力和信念

雪山,是圣洁的地方

行走户外,在所有的风景中,雪山是最具魅力的

然而,雪山也是具有风险,最具挑战性的

经历了雪山的艰难困苦的跋涉与攀登

体味了雪山的酷寒与洁白

我们的心仿佛更加安宁平和充满活力

攀登雪山,心是骄傲的

在攀登的路上,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塑造更好的自己

当坚持成为习惯,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哪怕是苦和累,都成为生命里的光和热

本次由阳光户外组织并召集

线路: 银川—中卫—武威---丰乐---宁缠豁垭,全程约600公里

时间:三天半,放假前下午一点半出发,当晚八点多即到达宁缠豁垭

D1:早9:00重装爬山,约15:00到达4100米雪山营地扎营。近距离观赏雪山,看雪山日落

D2:早630看日照金山,攀登假墙山顶峰,约12:00登顶,登高望远,观赏雪山风光,祈福留念,12:30准时下撤,约15:00到达营地,收拾下撤,2000左右到达武威市住宿、腐败、庆贺

D3:睡到自然醒。约9:00开始返程,15:00左右到达银川,行程结束

整个行程基本按此管控,顺畅圆满

由于进山道路崎岖难行,到达宁缠豁垭煤矿已是21点多了

天气极寒,夜空漆黑,繁星满天

车辆直接开进煤矿院落的一排平房

原以为这个寒冷的季节肯定没什么人了

大家打算在院落扎营

结果响声惊动了看守煤矿的守门人

在问明了情况后他打开来空置的两间房子让我们扎营

并且说可以在他睡觉的有炉火的屋子里住几人

意外的收获和惊喜,生活中总是会有善良和美好

我选择在空荡的屋子地面铺地席宿营

对于经常山中野外扎营来说,这已经是五星级的营地了

由于天晚且冰寒,加之一路奔波劳累

没有再烧水喝茶做饭,收拾停当即钻入睡袋

听着左右两边其他屋子驴友们的吃喝吵闹

在迷糊中渐渐睡去

但是心里一直惦记着一件事:拍星空

这次专门背了三脚架,为的就是拍雪山星空

今晚天空清澈无云,正适宜于拍摄

因而睡的一直不是很踏实,夜来醒了多次

当看到时间五点时,赶紧悄悄地爬起来

穿戴整齐,收拾好相机三脚架等装备,然后出门拍照

黎明前的夜空静谧安详,除了冷,一切是那么美好

站在煤矿的小院落里,借着星光

能隐约的看到前方的雪山和四周的山峰

向着不同的方向持续拍摄了近一个小时

返回房间开始烧水做饭冲奶茶

准备登山所需要的食品水和物资

山里的天空亮的很晚

六点半天空开始透亮,八点半才看见旁边山头的日光

由于天空寒冷色温低,没有等待中的日照进山景色

但这并不减弱我们向往雪山走进雪山的喜悦和勇气

招呼大家抓紧早餐并做好准备,九点准时出发

俺则进进出出,在叮咛队员的同时不时拍几张眼前风光

时光杳然,每一刻都使新的都是不同的

我知道,这随手的点滴记录,都会成为未来最美的记忆

宁缠豁垭雪山标志性的建筑:变电站

昨晚由于天黑未曾留意到

以至于继续向上约一公里到达垭口最高点开始下坡时才惊觉

后又返回才看到错过的宿营点

黑暗让人迷茫,失去目标和方向

但只要坚守心中的目标总会到达光辉的顶点

本次出行原计划召集12人,后报名13

临行前由于各种因素退出俩人,最终11人成行

到达规定的时间,还有俩人在收拾磨蹭

其他人只好边走边等,好在天气晴好线路清晰

出发前每个人都意气风发,满心欢喜

也只有俺一个人带了大块头相机

所以,镜头中总是风景和他人俊俏的身影

本次出行挑选的队员都是有一定户外能力和经验的

装备齐全,经历丰富,户外时间久远

有的人甚至攀登过雀儿山、玉珠峰等六千米以上的雪山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经历和户外认知

属于户外“驴头”和“大神”级的驴友

这也使得这次夹墙山之行存在了很多不可操控性

当站在出发点的高坡上

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了我们行进的方向、路线、营地、攀登的山峰

以及注意的要点和事项后,每个人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由于能够清晰地看见我们所要登顶的山峰

能看基本看到我们所要宿营的位置

以及看起来似乎近在眼前目标和路线

许多人在轻松之余也起了轻视之心

有人甚至说:中午12点前到营地,下午登顶并返回

根本不用再山上扎营

我只说了句:绝不要轻视雪山;12点肯定到不了营地

一句出发,各位大神门立马按照各自的理解四处撒开

开始了夹墙山雪山攀登的前段重装行程

满山的雪积累溶化成为了冰铺满山坡

这样的地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掉以轻心

我小心的绕着向沟底走去,身边几乎没有一个人

其实,这段路程已经看过无数回

坡上沟底也已经走过几回

我知道,沿着沟底攀爬是距离最短最省劲的

可是,大虾们已经是坡顶坡中满山遍爬了

行进中偶尔看见几名队员的身影

不时地手台联系着,知道每个人都自在安全

也就不管那么多了,按照自己的路线和步骤前行

夹墙山一号峰,在前进方向的最左边

由于它的前厅深远积雪深厚

两侧延续的山梁又比较陡峭

至今没听说有人去登顶

也许夏季可以考虑体验和攀登

正是阳光初升时刻

行进中回身探望

由于是顺光方向

天空格外的清澈湛蓝

朵朵白云像是仙女驾临飘荡漫游

脚下行走的山坡是一大片草垫

夏季时,这儿是绿草茵茵花朵摇曳积水遍地

与雪山的白遥遥相对美妙如诗

草垫的右侧就是雪山融水冲刷得沟壑

沟的对面是海拔相对比较低的山峰

水走捷径,因而,沿着沟爬是最近的距离

天气晴好,可以看见前方的队员三三两两的身影

我边走边观察地形、道路、风光,边拍摄

用双脚踏过征程,用镜头留住美丽

终于追上了两位对路线拿捏不定的队友

顺手留下了他们飒爽英姿的身影

并带领他们向沟底行进

远远地能看见出发地的房舍

走了已经快一个小时了似乎并未走出多远

高原徒步,不能走的太急太快以免引起高反

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和要求

事实上,一般人也快不到哪儿去

逐渐下到沟底

以面对的近处的黑色石头山峰为中心

左右两侧是两个大的雪塬

雪塬上方,左右两边分别是夹墙山二峰和三峰

这些都是适合人们近距离接触和攀登的雪山

沿着沟底,雪水已经冻成了冰

但依然可以听到冰底潺潺的流水

天寒地冻,生命并未停止自己的行程

阳光灿烂,静谧安逸

逐渐靠近雪山

阳光已经将雪山全部照亮

天空湛蓝,一切都显得那样宁静

重装行走,全身发热

驱散了寒冷,似乎感到了雪山的温馨

当拐进通往夹墙山二峰的沟里时

满沟的亮冰惊艳了眼帘

兴奋、触摸、开心的同时

也不得不考虑该怎样通过

好在每个人都准备了冰爪

生活中许多的东西都是相生相克的

光亮坚硬的冰让人寸步难行

但在冰爪面前就成了泥土般柔软

为了避免长时间在沟底行走带来的冰雪困扰

开始向着沟右侧的石头坡上攀登

这也是通往营地的必经之路

在沟口侧面一个石头垒彻的羊圈里看见一名队员在扎营

看时间才刚十二点左右

远远的问了情况

那似乎就是出发前声言要一日登顶下返的队员

此时已经无力继续攀登到达营地了

轻视大自然终为大自然所唾弃

叮咛了几句继续前行

这一段拔高攀登的行程是艰难的

看似短短的两公里路却爬了近三个小时

远远的等待和关照着最后出发的两名队员

让他们能够看见俺的身影,知道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三点整,到达4100米的雪山营地

远远望去,沿着山脊爬上来的几名队员已经在左侧扎营

其实,标准的营地应该是山峰右侧

这也是明早登顶最佳的出发地

估计到达营地位置每个人都很累了

那就各自为营吧,好在隔坡相望

登顶他们过来也不算远

此处营地是一片平坦的岩石地

夏天来时,旁边的深潭一汪碧水正好作为水源

此刻水潭已经干枯,露出泥色的潭底

整个夏天,雪山已经耗尽了它的生命之源

整个冬季,它在重新凝聚能量

只为春暖花开时节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阳光明媚,天空晴好,朔风劲吹

看似温暖平静的山凹却是冷的手脚麻木

平时三五分钟即可搭好的帐篷整整折腾了大半个小时

其间还差点被风吹走,追了几十米才追回来

一阵疾跑顿时感觉气喘如牛,就地躺在地上喘了几分钟

才过来继续搭帐,后来有微微的头痛

知道那是疾跑与起来蹲下造成的高反

扎好帐篷,用石头将帐篷四周压实

在旁边的雪地里挖了两塑料袋干净的积雪

放在帐篷的门厅作为今明的水源

然后一头扎进帐篷里几乎再未出来

本来还想着拍傍晚的落日以及晚上的星辰

可是每每拉开帐缝感觉实在太冷也就作罢

晚上头戴棉帽,冲锋衣羽绒服全部垫在身下,勉强挨过冷寒

自此对元旦期间的雪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尽管出发前强调了保暖衣物和睡袋的重要性

要求每个人最低必须1500克左右羽绒或鹅绒睡袋

但依然有人整个夜晚冻的睡不住

只好起来披着睡袋,帐篷中烧着气炉泡茶聊天取暖

后来还听到因鞋湿进水的小牛有失温症状

直到脚心贴上暖贴,钻在睡袋里,烤着火才安稳

后来手台联系对面营地才知道

有一人因高反头疼厉害,下午五点连夜撤回

直到晚十一点才到达煤矿小屋

主峰方向,感觉阳光似乎都带着寒气

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

不管个人多么厉害,都将会为自然而低头

通过与自然深切的接触、交流和感受

让我们懂得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让生命更美好

就户外而言,能够克服高寒与高海拔

到达雪山之巅,风餐夜宿,都是英雄

英雄只是人与人之间,人群里的英雄

在大自然面前,英雄只是一个背影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