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觉察 | 从化除禀性开始

 绝骑红尘 2021-07-09

很多年前我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女孩子,她紧缩眉头告诉我,我最讨厌别人碰我了,然后我就用手又碰了她一下,她越是瞪我,我就越戳她一下,我知道不对,但手好像不听使唤一样……
这就是被禀性操控的状态。
天性是率性而为,习性是可为可不为,禀性是任性而为。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家里家外,太多人被禀性操控而不知。

  先贤语录  

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禀性、三习性。天赋的性是天性,天性是纯善无恶的,孟子说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人赋的性叫禀性,禀性是纯恶无善的。荀子讲性恶,正是指的禀性。后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告子说的性“可东可西”正是指的习性。

‍‍‍‍


什么是禀性?

因为禀性本身的原因,禀性大的人脾气大,负面情绪尤其多,以至于做了事情不是怨恨就是难过后悔,那什么是禀性?禀性从哪里来呢?

从表面看,禀性就是不受控的脾气,背后的本质是我们站错了角度,错认了自我。从脾气角度讲,禀性要一点点消除;从本质出发,找对了角度,禀性当下就有可能消除。

禀性的特点是不接纳,甚至对抗。

如有一次孩子在情绪中打了妈妈一下,我说向妈妈道歉,孩子头一歪,我就不道歉。孩子非常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在这一刻,她已经被禀性操控了。

如果父母平和的引导孩子表达感受,禀性就会消失;如果父母为了让孩子承认错误声色厉茬,孩子的禀性就会增长,增长到自己承受的极限,就会爆发。

性为体,身为相,心为用。性体不变,身相生灭,心则千变万化,谁通透了这三个维度,就能得到自在。

禀性到底是什么?禀性是“切断连接”的能量。孩子本身遇到事情天生有感受。在没有表达出来前被打断或者否定压抑,就会让孩子有种“被抛弃”、“被背叛”、“不被爱”的感觉。这个时候能量强一点的会选择对抗,能量弱一点的会选择逃离。

很多人不明白,自己遇到事情为什么会选择逃离甚至脑袋都没有反应过来,就开始逃避了。也有很多人选择对抗,固执。极少一部分修养很好的人,才可以跳出局外,在轻松平和中冷静处理问题。

前者是因为被禀性操控了。后者选择了天性的生活方式。

天性长,禀性就消。

天性不清不能明,要想清天性,先去私欲;

禀性不化不能正,要想化禀性,先去我见;

习性不去不能立,要想去习性,先去不良嗜好。

人如果能以天性用事,自然“和其光,同其尘”。

人有性心身,性代表过去,心身代表现在,同时心的选择,又决定了我们的未来。所以消除禀性最快的方法,就是我们能不能认出“禀性”。

禀性的禀,是执着的意思,当禀性控制我们的时候,其实是过去的记忆和感受在操控我们,也可以说是外在的人事物触动了我们过去某种感受和想法的按钮。假设失去了觉察,任由它作妖,那么过去的场景和感受很可能会在当下重现。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认出它,然后告诉自己,此刻,我选择活在当下!

倘若你发现过去这么多年受的委屈,烦恼都是这么一个小东西在影响我们,你怎么会不开怀大笑呢,倘若你发现只要自己保持一点点觉察,人生可能就可以活的很快乐很幸福,怎么可能会不敢动呢?

因为过去自己太傻了,太自以为是,错把冯京当马凉……






人的性都是自己生的,做什么事就生什么性。

做善事就长善性,做恶事就长恶性,都在人自己。

性是惯性,也叫业力,你用什么态度经营生活,生活就用什么态度经营你。所以哪里有人帮人,帮人就是帮自己,哪里有人害人,害人终究也是害自己。

所以什么是天性为主?就是以心安为主,什么是心呢?万物皆是我的心。怎样算以禀性为主呢?做事自私自利,把身体当成我,只追求肉身的享受,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平安,怎么会不烦恼呢?

哪里有人动了你的奶酪?都是自己忽悠自己,然后在外面找个“敌人”针对。你说可笑不可笑?

以天性做事的就会找人好处,以禀性当家的准看人不对。

这就是什么性招什么事。

我们不鼓励大爱,如果非要说大爱,请先爱好自己,爱好身边的人。有两句话很经典,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说什么爱这个爱那个,你相信吗?

怎么爱自己爱身边的人呢?不是找这个毛病那个缺点,更不是我要帮你提升频率维次,而是看到对方的好处,看到对方的贡献,看到对方的圆满。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能量,就像一座宝山。我们进入宝山能拿出多少宝贝,只能靠自己的眼光和力气。没有眼光,宝贝就是石头;没有力气,只能光看不能拿到结果。

什么是眼光?就是我们的关注点;什么是力气?就是我们对生命的认知深度。

终究有一天你会发现,万物真的是一体。

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习性是禀性的根,对自己当下言行举止保持觉察,就是断掉过往的禀性,就是生出真正的天性。所以智者都会告诉你,以觉为师。

过去种种,犹如昨日死,以后种种,当从此刻生。

理则顿悟,事则渐除。遇到事情,遇到烦恼,养成刨根究底的习惯,找到源头,找到根本,这是我们倡导的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