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恨交织的亲子关系

 新用户32637V7d 2021-07-09

身为父母的原罪

我想,在现代社会,身为父母本身带着某种原罪。

似乎我的同龄人都在感慨做父母很难,做父母很焦虑,而且也没有答案可寻,无论我们是选择抱团取暖,还是选择专业咨询,最终,也不过是找到了一个在多大范围内吐槽的机会,过程中,你也许会发现,做父母必然焦虑,这是一种常态,只不过每个家庭的焦虑点不同而已。

我们生下了孩子,而且在最初的两三年,带着对新生命的神圣感,总是充满了虔诚的爱意,直到他们第一次走进幼儿园,开始了所谓的社交生活,我们才开始对孩子有了要求,并开始接触教育,这个时候,其实孩子已经和我们形成了分离。

从此后的每一步,孩子都在逐渐地与我们分离,而在这个过程中的,父母的爱总是变换着各种不同的方式,打着不同的旗号,或者带着某种自身愿望的铠甲,想要去保护孩子,却不经意间,因为这种出于爱的行为,到变成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铜墙铁壁。

我们爱孩子,但是又难免恨他没有成为我们期望的样子,我们即便有时候恨他们的不完美,却又不得不依然带着爱意想要看护他们一辈子。

如果爱一个东西,就可以只管爱,不谈责任就好了,就像许多祖父母一样,只负责溺爱孩子就合格,并被冠以隔代亲的专用名词。

如果我们爱孩子,只管爱就好了,但是我们还难免要约束,引导和管教。

如果让我们用一些形容词的标签来解释我们对孩子的预期,大概就是自信、健康、快乐、独立、爱思考等等这样比较抽样得连成人很多时候都难以达到的标准,而实际上,隐藏在背后的却总是更多。

父母真的是有原罪的,因为我们其实想要的很多,我们的爱都是有条件的。

生活习惯的养成要趁早

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能够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独立,也就是说,经济独立代表着他未来必须具有独立养活自己的能力,而放眼中国,受教育似乎是你逃不过的一关,也许受教育未必能带给你更多,但是不受教育将意味着这个社会上一切的高端和优越可能都将与你无缘,我想,这个应该是应试教育最为重要的存在土壤,说白了,我们依然是在想着将孩子社会化。

孩子最容易让我们上蹿下跳的表现,恰恰首先在生活层面,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不拖拉,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自己收拾玩具,在时间管理上自律,这样的要求可以说已经具体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几乎是被家长们认为是基本要求,然而,事实上,真正能够满足基本要求的孩子,几乎凤毛麟角,如果有,那也一定是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生活的,说得很对,对于一个刚出生的生命而言,它一开始是一种依赖性的生存模式,或者说一种被动接受的模式,它的一切生物钟都是由喂养她的人根据自己所认为科学的根据去创造条件达成。

那么,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所谓的生活习惯呢?

通常来看,大人认为孩子的生活习惯不好,一方面是世俗意义上的教养要求,更多的是因为孩子的生活习惯对大人造成了困扰,比如拖拉,因为拖拉,导致每天早上送学这件事情变得艰难,大人总在早上的时候忍受着煎熬,另外,做作业的时候拖拉,导致网络上有些父母直接写出因为辅导作业导致心梗的段子。

再比如不爱收拾,我想一定是因为孩子在尽兴玩乐了之后,留下满地狼藉,给大人增添了无数的烦恼丝。

再比如沉迷游戏,那也一定是因为影响到了孩子学业的进度,或者说孩子因为学习的问题,导致家长被班主任恳谈。

这么看来,我们与其说是关注孩子,不如说是在关注我们跟孩子共同的生活,因为从孩子出生开始,我们就已经成为了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人,然而,遗憾的是,在孩子生活习惯养成的最初,大人并未遇见到规范某些日后行为的重要性,或者本身就没有以身作则,而是等到习惯一旦养成,才会突然间大发雷霆。

孩子在很多时候是缺乏自律的,其实是成人,可能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法做到自律,这样想的时候,也许我们应该对孩子的所谓生活陋习多一些宽容。

世上最难的事情是沟通

什么时候,我们发现,对待孩子,我们几乎穷尽了办法,我们放低姿态,我们甜言蜜语,我们威逼利诱,或者是大打出手,但是都没有用,感觉孩子就好像油盐不进,活在自己的一个执拗的世界里,然后你眼睁睁看着曾经从你的肉体当中分离出来的那个人,将注定和你渐行渐远,留给你的,也许只是无限的哀叹。

我们大多都认为下一代的孩子,叛逆期提早了,而且似乎是因为得到了更多关于自由的渲染,伴随着父母权威的绝对丧失,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脱离大人的控制,变得不可接近。

人们都说,孩子是这个世界上至真至纯的一种境界,他们够真,所以不会掩饰任何对周围人和事物的不满。

反观我们自己,其实我们生活中,最愿意交流的,一定是那个愿意倾听你的人,或者是那个任何时候都会支持你决定的人,这样的人被我们称为好朋友。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好朋友?

彼此有共同的话题,有互相欣赏的地方,有无条件的信任感和支持力。

好朋友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陪伴对象,在这样的朋友面前,你没有秘密,你可以暴露你的脆弱,你的愤怒,你的不甘心,你的骄傲,一切的情绪,都让你显得更加真实和可接近。

所以,我认为,跟孩子沟通,最好的途径是可以跟他成为好朋友。

只要他愿意跟你敞开心扉,那么一切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关于孩子的未来

培训班怎么选?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要怎么平衡?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怎么配合?

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我们对于未来的迷茫,对于未来时代预测的迷茫。

然而,我们真的可以为孩子的未来负责吗?

又或者,我们真的能看清孩子的未来吗?

又或者,我们真的清楚自己的未来吗?

在我们自己都还没有搞清楚生活的真相之前,我们是没有办法知道该把孩子引向何处的。

在我们自己尚且没有找到在这个世界的立足根本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知道什么样的成长对孩子是最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能做的,是牵着孩子的手,一起走向前方,一起去面对这个时代的变迁和挑战。

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孩子参与每一次的选择,并最终学会勇敢承担每一次选择之后的结果。

我们只是同行的人,却并不需要必然背着某种责任的十字架,毕竟,谁也无法为谁真的负责。

结语

一切孩子身上的问题,都必然反映了父母的问题,家庭的问题,因此,要想改善亲子关系,

只有善于自我反省的父母,才最有希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