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群星闪耀时》:关于伟大人性的赞歌

 新用户32637V7d 2021-07-09

斯蒂芬*茨威格的文字有一种非凡的魅力,他兼具诗人饱满的激烈热情,戏剧家紧张的节奏感铺排,你能明显感觉到,茨威格仿佛每一个特写都是提着一口气在写的,直到结尾的时候,才会有舒缓的呼吸。

本书由14篇历史特写构成,历史的脉搏因为那些伟大的人物而激烈跳动,展现出无比的生命力。

说是历史特写,其实是14个历史人物,作者是如何选择这些人物的呢?

如果说这14篇历史特写里的人物有什么共性的话,那么他们的身上,都闪现着茨威格所认可的某种人性的光辉,这种光辉也许不能占据历史成功榜,但却恰恰因为每个人那份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坚持,在灿烂的历史星空中闪耀着不一般的光芒,让你为之动容。

相比于成功,茨威格似乎更愿意为勇气写赞歌,他似乎偏爱悲情英雄。

茨威格曾说:“我从不愿意为那些所谓的“英雄人物”歌功颂德,而始终只着眼于失败者们的悲情。在我的传记文学中,我不写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物,而只写那些保持着崇高道德精神的人物。”

司马迁的史记在告诉我们,历史不只是书写王侯将相,不只为王者写赞歌,历史应该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各式各样的面孔。

而茨威格的历史特写,是在告诉我们,值得一书的人,是那些真正愿意用生命去留下痕迹的人类,他们因为自己的卓越的坚持而让人无法忘怀。

01

在《黄金国的发现》里,你将深深地感觉到巨额财富的邪恶力量,浩如烟海的黄金,一个人是无法占用的,因为你面对的是一群人以至于一个国家对于财富的占用欲望,而当你非要去争取的时候,财富也就成为你家破人亡身败名裂的原因。

苏特尔开发了黄金国加利福尼亚州,却被洪流般的淘金人流所淹没,他的权利在人性的贪婪面前毫无价值和尊重的必要,他通过诉讼得到土地赔偿,却因为这诉讼的成功而遭到一群无赖的追杀,三个儿子丧命,财产全部化为乌有。

他曾经在发现黄金的一瞬间险些成了世上最富有的人,然而也仅仅是一瞬间。

最终,他不过是一个衣衫褴褛,精神萎靡的乞丐,永远徘徊在华盛顿法院大厦的附近,临死的时候,衣袋里藏着一份申述书。

只不过,没有人会再次谈起他对于那片土地的权利问题。


02

斯科特,一个率领科考队去征服南极的英国皇家海军上校,他和他的科考队并没有成为到达南极的第一人,因为当他们到达的时候,看到的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挪威国旗,而在这样征服性的举动中,第一到达将收获一切荣耀,第二名却什么都不是。

他们最终在归途中全部罹难,搜救队发现的时候,他们的尸体被冰封在睡袋里,长眠于那片银白色的冰封世界。

他和他的团队却得到了茨威格最高的赞誉:

“看来徒劳的事情会再次结出果实,一件耽误了的事情会变成对人类的大声疾呼:要求人类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到尚未达到的目标: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失败中会产生攀登无限高峰的意志。

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03

与凯撒同时代的西塞罗,最终死在了讲坛上,他所拥护的共和政体被三巨头代替,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无法抗衡历史上某一时刻的主宰者,然而他那被安东尼砍下后高悬讲坛的头颅却成为了对政敌最强大的抗议,几乎所有的人都不自觉地在那颗依然死去的头颅面前地下了自己的头,逃避内心的责问。

被迫远离政坛的西塞罗,却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真正价值,写书,他将自己一生无数闻名的演讲集结成册,他过早地超越当时的罗马,提倡仁爱精神,反对暴力,即使是到今天,他的言论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对一个睿智的人而言,任何一种形式的流放都是一种使内心宁静而致远的推动力。”-

西塞罗之死大概是作者最倾注感情书写的,读完之后,有一种无比悲怆的心情,西塞罗身上依然可见古罗马贵族的某种精神。

04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刻,才有勇气离开自己的妻子和家庭,

在托尔斯泰离开家之前,他曾经跟自己的妻子有过恳切的交谈:

“恰恰在我们彼此不能理解的时候,我们更需要依靠我们爱的力量相互信任。人是这样,天主也是这样。”

“愿你也有某种信仰,索尼娅,当你不能再理解我的时候,如果你也有信仰,至少会相信我追求真谛的意志。这样的话,一切也就好说了。”

然而,妻子给她的回馈,依然是半夜十分翻遍了他的所有文稿,以保证他没有什么异常的言论危及家庭的安稳。

去实现自己文字中一直坚持的思想和形式的托尔斯泰,最终死在了一个小火车站站长的休息室里,默默无闻,却异常安宁。

也许,人死在哪里,并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死才是重要的。死得其所,并非是死在自己自己钟情的物理环境中,而是在死的时候,终于感觉自己与内心的信念与信仰在一起。

“请你不必为他难过,这种毫不炫耀,近乎寒酸的最后命运无损于他的伟大。如果他不为我们这些人去受苦受难,那么列夫托尔斯泰也就永远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名满天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