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录003:精灵之声与魔鬼之声

 新用户32637V7d 2021-07-09

是不是每家都有一个磨蹭的孩子?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曾经一个跟我们早晨锻炼的妈妈,说自己都要焦虑了,原因就是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各种磨蹭。

那天早上看她的神色,就知道疲惫中还带着一种未消的怒气,体现在动作上就是迟缓无力。

仔细观察,身边的妈妈们,十有八九的烦恼来自于孩子,曾几何时,爱情已经不是中年女子生活的内容了,所以,那些爸爸们如果认清了这样的一份现实,大概会对自己家的孩子感激涕零,尤其是家里的熊孩子,充当了靶子的作用。

我们家也有一个无论怎么说都会磨蹭不改的娃,我曾经陪着她吃早饭,十分钟过去,我已经吃完了,她刚刚啃了一个鸡蛋的一角,那一角可以称之为冰山一角,更神奇的是,我根本感觉她嘴巴一直动,也没有做其他事情,我甚至都好奇她这十分钟是怎么度过的。

再比如,几乎没有上课不迟到的时候,经常你觉得时间够,快出门了要上厕所,穿鞋子要讲完一个即兴故事。

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是怒吼,然后很多教育理念告诉我,要制止自己,后来我几乎放弃了,有一天一边上电梯一边跟孩子吼叫,吼完开始找补说:“你看看,妈妈这段时间是不是吼声开始多了,你知道吗?这都是魔鬼之声。”

“妈妈什么叫 魔鬼之声?”

“魔鬼之声首先是很难听,其次是外来的。”和魔鬼之声对应的是精灵之声。

“那什么是精灵之声呢?”

“精灵之声就是你自己给自己说的话,一个人只有自己希望自己变好了,她才能真的变化。比如说你的习惯,如果你自己没有下定决心要做好计划的话,那么妈妈的声音就是魔鬼之声。”

“哦,我懂了,就好像你之前说过的苏格拉底的精灵之声一样?”

是的。

后来,我很感谢自己灵机一动创造出来的两个词语,很多时候我都控制住不发出魔鬼之声,然后就很无奈地告诉她“你的精灵之声呢?”,她其实已经懂我的意思了,运用一个代号,尽管行动上改变依旧是很困难的。

其实,苏格拉底的“精灵之声”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一个人如果能随时随地在内心产生出精灵之声并依照行事,她至少能成为一个不错的人,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后来接触一些佛教思想,听到“本自具足”四个字,大概完美解释了“精灵之声”的根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