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最憋屈太子,逍遥10年却死活不肯继位,后被父皇打晕抬上龙椅

 鹿文康金 2021-07-10
在历史上,皇权作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受到了不少人的窥视,而就连最紧密的亲人之间,也容易发生争端,骨肉相残,兄弟反目的事情,可以说是大有人在,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却成为了一个例外,比如宋徽宗、宋高宗和宋孝宗,三个皇帝,到了晚年就急不可耐的将皇位拱手让人,自己则躲到一边享清福去了。而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古代历史上,最为屈憋的太子,他的一生,都臣服于形势所迫,这就是宋徽宗的儿子,宋钦宗赵桓。

1125年,金人攻破了辽国,并没有停下自己的步伐,而是紧接着进攻宋朝。此时的宋朝廷,还在为多年的夙敌倒塌而沾沾自喜,听闻这个消息,上下一片惊恐,因为多年没有战事,金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了宋朝国都开封不远,为此宋徽宗赵佶十分惊恐,他知道,很有可能大势已去,宋徽宗虽然平日听信奸臣之言,纵情玩乐,但是他并不愿意,祖宗的基业,就在自己的头上给毁掉。因此宋徽宗下令,“皇太子赵桓可接替皇帝位。”

赵桓,已经到了26岁,此时的他当了10年的太子,过着无比逍遥滋润的生活,面对宋徽宗的诏书,他岂能不知道父亲的心思?难道自己就该做亡国之君吗?因此是又哭又闹,死活不肯继位,多次上书表示自己不能担任此任,还以重病推脱,然而都被宋徽宗无情的拒绝。宋徽宗为了让太子继承皇帝,故意编了一个借口,假称自己重病在身,要托付后事,赵桓果然上当,急忙进入宫中,结果大臣们一拥而上,要将黄袍披在他的身上。
《宋史》:“趣太子入禁中,被以御服。泣涕固辞,因得疾。又固辞,不许。”然而太子因为推脱,却让宋徽宗大怒,下令将其直接打昏,穿上龙袍抬上龙椅,(另一种说法认为是赵桓和大臣撕扯的时候,昏了过去。)
总而言之,木已成舟,最终赵桓第二天,正式登基,然而他却继承了和宋徽宗软弱不堪,游疑不定的性格,靖康之变,赵桓在抗金宰相李纲的建议下打算死守开封,而到了后来,却又罢黜李纲,出城投降。
而熟悉这一段历史的人知道,这个举动,如同羊入虎口,金朝人在东京大肆劫掠一番,带着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扬长而去,赵佶一行分乘八百六十余辆牛车,由彼此语言不通的胡人驾车,一路凄凄惶惶,受尽屈辱折磨。妃嫔一路更是受到了凌辱。

虽然宋钦宗得知弟弟赵构,在南边建立南宋后,一度寄希望于他,渴望将自己接回故国,但是却没有任何的消息传来,相反,金人的侮辱,却是越来越过分,宋徽宗赵佶,在五国城生活了三年,1153年去世后,尸体被金人烧做灯油。这让宋钦宗异常悲痛,对于自己的将来更加惶恐,而在3年后,57岁的宋钦宗也同样去世。
《辽史》和《宋史》对此语焉不详,然而《大宋宣和遗事》却记载了经过,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六月,金海陵王完颜亮命令宋钦宗出赛马球,赵桓本来身体孱弱,患有严重的风寒,又不善马术,怎么能进行如此剧烈的活动?

实际上正是完颜亮刻意的为难,然而赵桓还是得硬着头皮上,结果他很快就从马背上摔下,随后被乱马践踏而去世,此时的赵桓,已经窝囊度过了30年的战俘生涯,一直到1161年,这个消息才传到南宋,尽管宋高宗赵构表面痛不欲生,然而却彻彻底底松了一口气,没人再能威胁到他的皇位,赵桓的一生,透露着悲戚,一国之君的惨状,正是那个时代的屈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