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韵美文】陈海峰‖西沟往事(九)

 书香雅韵 2021-07-10

诗人风采



陈海峰

诗人简介

 陈海峰,陕西省三原县人。陕西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西部名流》报执行编辑;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作协会员。文学观:心的感触落在笔尖,不拘形迹。

作品欣赏

西沟往事(九)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扬起岁月的尘埃。黄土剥落的崖头里,酸枣树在寒风中抖搂着满身的尖刺。偶尔能看见飞掠崖口的鹞子在河沟上盘旋。台地上越冬的麦苗尖干枯泛黄,河道边上的芦苇在没有温度的太阳下里泛着点点白光。

正月初一是一轮新的计时开始,一切过去的都已过去,新的一年从小孩子的点燃的鞭炮声中开始。

老家的人们,在大年三十把过年应该准备的吃食,礼品都准备的妥妥当当,只等初一开始的幸福享受。

记得儿时,过年放炮只有双响炮,(二踢脚),和封封炮(鞭炮,一封一百响,或者二百响),没有什么礼花弹,红地毯,大地红……就是鞭炮也不是一下子放完,是把鞭炮捻子一个一个拆下来,变成一个个小炮,这样才能放得更长一点时间。放炮的时候,每人拿一根点燃的香,点炮的时候在香头上吹一下,对着炮捻子,火药在香头的火星引导下,迅速的燃起,“嘶嘶嘶”,火星乱溅“啪”清脆干净的鞭炮声过后,一股硫磺火药味弥漫在身体周围,这种味道是年的味道,夹杂在冷空气里,吸进鼻孔,甜甜的,暖暖的……

当爆竹声响彻云霄,回荡在浊峪河的沟沟坎坎,峁峁梁梁,便将年前准备的好酒好菜,在短短的一个正月里,磨快牙齿使劲的吃,甩开膀子要命的喝,亲朋好友走瞧串门,客人没喝醉是主人没招待好,小孩子没得到压岁钱是主人涩皮。(那时侯压岁钱最多的就是五毛,一般都是一毛两毛的,哄哄孩子嘛!投个喜庆。)几天里连续的好吃好喝,不醉不归的串亲戚,又好像生了贱骨头似的,老想吃那一口面条。想吃一碗酸汤挂面还要看屋里人的脸色,(屋里人就是女主人,男人都被叫做外前人)不过,一般都是在屋里人的骂声中吸溜着酸香解馋的酸汤挂面。

正月里海吃海喝直到十五元宵节。这天,西沟里家家户户门口都要挂起大红灯笼,沟对面塔瓦村的窑院门口,也是一溜一串的红灯笼。飞不到空中俯瞰,一个冲动,便跑都村北梁的垫方头上,在冷风里环顾四周,眼能看到的浊峪河流域的村子,都有点点红光晃动,幽灵一般。最热闹的是小孩子打起舅舅家送的灯笼,灯笼最多的是长命富贵灯,火罐罐灯,兔娃灯,莲花灯,石榴灯等等……灯笼都是用各色的纸和竹蔑糊的,五颜六色,灯光也是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孩子们追逐着嬉戏着“碰灯”,要是谁的灯笼碰着火了,还不能哭,不能怨,这叫“火烧柴门开”。不过着火的不多,碰灭的倒是不少。

在打灯笼的队伍里,捣蛋鬼随处可见。小平子和雁冰拿着弹弓,穿梭在碰灯的人流里,伺机敲打着灯笼。

哇,灭了,快点上”。

以为是蜡烛烧完啦,点起洋火,发现蜡烛才着了一半,只是灯笼破了一个洞……

他俩得意的诡笑着,又在寻找下一个目标。弹弓延伸的一个具有震撼性的武器,就是链子枪,(又名叫洋火枪)具有手枪的外形,和“威力”,并能发射子弹(洋火把)链子枪整个零件都是来自废旧的架子车轮,和自行车轮,枪托架是架子车车轮辐条,枪管是自行车链条拆卸下来,单个的连接环,最前面的枪口,用自行车辐条帽,正好可以塞一个火柴棒,枪栓用架子车辐条,复进簧是自行车内胎,(也有用橡皮筋的)剪成半指宽的橡胶条,扳机用自行车辐条握成。经过简单的组装,一个“手枪”立马成功。在碰灯的时候,二强的链子枪也时时响在灯笼周围……

在元宵节过后,有着当地流传下的一个人人都自觉自愿去过的一个节,正月二十,要补天补地,是要把前几天吃的(都是上天赐给的食物)来源,给补上,不然一次吃完,来年就没得吃了。也有相传是纪念女娲补天的传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烙饼子,或摊煎饼,或蒸鳖子(谐音叫饼子)。用来把天给补上。

正月二十二,叫干补灯(音译,具体是那个字怎么写,无从考证)这一天,人们不能熟油,不能倒水,不能炒菜,只能吃头一天准备的现成的吃食,是让灶王爷也好好休息一天。到二十三,才可以动炒锅。“正月二十三,老牛老马歇一天,喝了豆豆麦仁游河湾”。这一天人们啥也不干,可以出外游玩踏青,也可以在家休息。之后下来,就要准备春耕生产,没有什么时间休息啦!这个习俗,现在一些老辈人还在遵循着流传下来的节日,现代的年青人慢慢的快把这个传统习俗给忘却啦!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第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剃头,理发。预示着新的一年要鸿运当头,从头开始。村里剃头的数三爷的手艺了,上年纪的人都去他那里剃头,一个方凳,一壶热水,一个镔铁脸盆,一条布手巾,一块肥皂,一个毛刷,一块磨刀石,一条宽牛皮带子用来筚剃刀。手起发落,圆圆的脑袋白光油亮,剃好头的人摸着自己的光脑袋,嬉笑着感谢三爷的手艺好。不愿理发的小孩子们,被大人追着满沟跑,嘴里还念念有词:二月二黑驴都揭鞍呢,快把你外撒(头)收拾嘎……快回来,包跑啦……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只好作罢。双手拍着大腿,叫嚷着孩子,回家炒豆豆。孩子还是半信半疑的保持距离的跟在大人后面。二月二,炒豆豆,预示着一年要圆圆满满,大仓满,小仓圆,今年又是个丰收年。炒豆豆有,黄豆,黑豆,玉米豆,还有面豆(有人叫炒棋子),炒豆豆不用干锅炒,而是在崖畔上去干净的绵土(没有杂质的黄土),砸面,过筛,然后在锅里烧热,直到面土在锅里冒泡泡,在把豆豆放在土里炒,炒熟的黄土有健胃消食的功效。这样炒出来的豆豆,松,脆,吃起来有一股泥土的清香,有助消化,老少皆宜。

收拾完头发,兜里揣着刚炒熟的豆豆,便有人三五成群结伴的去逛庙会。逛完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星斗满天了。
  

一个正月里人们就这样走亲串户的,吃吃喝喝中度过。三爷站在前头沟的崖畔上,河沟里吹来的风还有点襂(风凉有些冷),黑棉袄裹了裹,望着慢慢返青的麦苗,眯着眼笑着,自言自语:今年又有个好收成啦……



书香雅韵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激发民族奋进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